洪晴輝
摘要:初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能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當然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這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把握教學時機,應對教學中的各類問題,尋找更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優(yōu)化發(fā)揮語文學科的真實作用,提高學生交流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诖?,以下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生表達能力;提升策略探索
引言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在當今社會立足的一項重要能力。在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教學重心放在如何落實基礎語文知識上,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關注度不夠。在進入新的教育階段后,教師需要將目光放得長遠,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關注語文學習的長期發(fā)展。學生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才能夠在當下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
一、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表達
新課程改革理念主要是強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進一步體現(xiàn)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將學生的學習主題性有效地發(fā)揮出來。傳統(tǒng)形式的課堂教學有許多弊端已經(jīng)滿足不了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語文老師能夠進一步確立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自主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進行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也應該能夠進一步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地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更多的啟發(fā)式教學,進一步給學生的語文表達發(fā)展帶來更多良好的變化。比如在語文課堂教學開展的時候,在進行一篇新課文的學習時,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表達,通過視頻提出有關課程開展的主要內容,從而鼓勵學生能夠在視頻播放后進行獨立的思考、深入探索,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更多的表達,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引導能夠有效地活躍語文課堂討論的氣氛。同時,這種形式的引導教學在一定意義上能夠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進一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的主要內容以及相關的知識結構,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增加學習樂趣。
二、提供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評價的主體,這就導致學生迫于教師的威嚴,會想方設法地達到教師的期望,滿足教師的要求,這也導致學生喪失了一部分個性。對此,教師需要優(yōu)化評價的方式,注重過程式評價,并且將學生的看法和建議,也納入評價體系中,同時將教師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和課堂教學成效也納入評價體系中,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評價。通過開展自評互評,學生明確個人在學習上的不足,反思在近一段時間的語文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或進步。以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為例,由于這一單元涉及的主要是古文,如《孟子》《富貴不能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對于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掌握的要求較高,為了讓學生及時地查缺補漏,教師可以開展自主回顧評價的活動,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并將活動分為三個部分———自評,互評,課堂評價,這三個部分的活動主體都是學生。
三、增加課堂互動活動,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學生的表達能力無非就是體現(xiàn)在學生的說與寫上面,在表達的過程當中,教師通過日常的學習與鍛煉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就能綜合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表達能力。初中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黾诱n堂互動的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融入更多的教學模式,提高綜合的語文教學效率,這是教師應該承擔起來的責任。比如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當中,這一首古詩主要講解的內容就是作者在一夜的驚醒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茅草屋已經(jīng)被秋風吹得凌亂。在這樣的狀態(tài)之下,應該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作者是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并且寫下了這一首古詩,作者的心態(tài),對生活的態(tài)度,作者表達的情感,這就可以作為主要的一個教學的任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讓不同的學生朗讀這一首古詩??纯磳W生的理解程度,通過學生朗讀過程當中的表達,這樣就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來。不同學生朗讀古詩的情感不一樣,理解也就有著一定的差異。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加深學生對于課文古詩的理解,在朗讀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課堂的整體氛圍變得活躍。在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進入社會之后,一個人的表達能力關系到一個人的長遠發(fā)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途徑較多,教師可以開展豐富且具有特色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空間。在師生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提問,表達個人的見解,抒發(fā)個人情緒和感受,同時在學生自行表達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流氛圍,讓學生更加有自信,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表達。
參考文獻
[1]王緒智.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J].課外語文,2018(10):24.
[2]仲發(fā)義.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提升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95):26.
[3]姚玉柱.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3(0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