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丹越 高穎 鮑翔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劇,由頸動脈狹窄導致的缺血性眼病(IOP)日益增多,嚴重者可致盲[1-2]。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是改善頸動脈血流的一種重要方法,多用于腦卒中的治療[3-4]。臨床已將CAS用于IOP的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目前已有研究較少從血流動力學角度觀察CAS治療對IOP眼部的影響。本研究運用彩色多普勒超聲(CDU)技術觀察眼部血流灌注以評估眼部血管的病變程度,旨在探討CAS對IOP的血流動力學改變。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行CAS的單眼IOP患者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齡50~70歲,平均(44.6±2.9)歲;病程平均(4.1±1.3)年。(1)納入標準:結(jié)合臨床癥狀與體征表現(xiàn),并經(jīng)視力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確診為頸動脈狹窄所致的IOP;符合CAS手術指征;無其他眼部疾患。(2)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動脈粥樣硬化、嚴重顱內(nèi)腫瘤、>6個月或>10 mm的慢性完全阻塞性動脈閉塞、嚴重精神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無手術意義的患者。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查方法 使用飛利浦IU-22型彩色超聲診斷儀,選擇高頻線陣探頭,探頭頻率5.0~12.0 MHz,為確保檢查的準確性和可比較性,所有患者均由本院影像科同一名醫(yī)師嚴格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步驟進行操作?;颊呷⊙雠P位,閉合雙眼并休息10 min,將少量耦合劑涂抹于眼瞼表面后使用探頭輕觸眼瞼,以眼球后3~5 mm區(qū)域設為取樣容積。在眼球后視神經(jīng)暗區(qū)顯示并測量視網(wǎng)膜中央動脈(CRA)血流頻譜,并于眼球后15 mm處顯示并測量眼動脈(OA)及睫狀后短動脈(PCA)血流頻譜,檢測記錄OA、CRA及PCA的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數(shù)(RI)和搏動指數(shù)(PI)等血流動力學指標,其中RI=(PSVEDV)/PSV,PI=2×(PSV-EDV)/(PSV+EDV),均測量3次取平均值。分別于CAS術前、術后3天及術后6個月對患眼進行檢查。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AS術前、術后3天及6個月患者OA的血流動力學比較 患眼術后3天、6個月OA的血流速度PSV、EDV值較術前明顯增快(P<0.05),RI、PI值明顯降低(P<0.05)?;佳坌g后頻譜形態(tài)恢復正常,13例OA反向血流恢復正向血流。見表1-2。
2.2 CAS術前、術后3天及6個月患者CRA的血流動力學比較 患眼術后3天、6個月CRA的血流速度PSV、EDV值較術前明顯增快(P<0.05),RI、PI值明顯降低(P<0.05)。見表3、表4和圖1。
表3 CAS術前和術后3天CRA的血流動力學改變(n=38)
表4 CAS術前和術后6個月CRA的血流動力學改變(n=38)
圖1 CAS手術前后CDU檢查患者,男,42歲,右眼缺血性眼病。A:CAS手術前,視網(wǎng)膜血流減少;B:CAS手術后,視網(wǎng)膜血流充盈
2.3 CAS術前、術后3天及6個月PCA的血流動力學比較 患眼術后3天、6個月PCA的血流速度PSV、EDV值較術前明顯增快(P<0.05),RI、PI值明顯降低(P<0.05)。見表5-6。
表5 CAS術前和術后3天 PCA的血流動力學改變
表6 CAS術前和術后6個月PCA的血流動力學改變(n=38)
彩色多普勒超聲(CDU)是評價眼部動脈血流狀態(tài)的重要檢測方法,其中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表示血液供應程度及血管充盈程度,PSV下降提示血流供應不足,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與阻力指數(shù)(RI)提示遠端組織血液灌注程度,EDV下降及RI增加反映遠端組織的血液灌注不足,搏動指數(shù)(PI)為血管的彈性[7-8]。頸動脈狹窄可導致眼動脈血流灌流不足或出現(xiàn)反向血流,這與頸動脈狹窄導致側(cè)枝循環(huán)開放密切相關[9-10]。眼動脈(OA)是頸內(nèi)動脈的第一分支,是眼部供血的主要來源,視網(wǎng)膜中央動脈(CRA)是視網(wǎng)膜內(nèi)層營養(yǎng)的唯一來源,睫狀后短動脈(PCA)由睫狀后短動脈直接發(fā)出或通過血管環(huán)發(fā)出,繞過玻璃膜的內(nèi)緣至視網(wǎng)膜,分布于視盤及其附近的視網(wǎng)膜。OA、CRA和PCA血流緩慢或逆流,即PSV、EDV值降低,RI與PI增加,可導致IOP。本文38例IOP患者在CAS手術前,CDU測量患眼OA、CRA和PCA的PSV、EDV均明顯降低,RI與PI明顯增加,提示患者CAS術前頸內(nèi)動脈狹窄,眼部血流降低或瘀滯,存在明顯的眼球組織血液灌注不足。
頸動脈狹窄是IOP的常見原因,CAS手術是治療IOP的常用方法,CAS手術可解除頸動脈狹窄,使得眼球供血量增加,眼球組織血液灌注充盈[11-12]。本文38例IOP患者在CAS術后3天運用CDU測量眼部OA、CRA和PCA的PSV、EDV均明顯增高,RI與PI明顯降低,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CAS通過解除頸動脈狹窄,局部灌注血流量增加,側(cè)枝代償循環(huán)通道被關閉,迅速緩解眼部狹窄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為進一步探討CAS手術是否能持續(xù)穩(wěn)定IOP患者患眼的血流動力學效果,本組38例IOP患者CAS術后6個月CDU測量患眼OA、CRA和PCA的PSV、EDV、RI與PI,與術前比較均明顯改善,13例OA反向血流恢復正向血流,進一步證實CAS用于治療IOP持續(xù)有效,研究結(jié)果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