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蘭 凌晨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9%~10%,惡性程度與腫瘤轉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惡性腫瘤的轉移進程中上皮-間質轉化(EMT)發(fā)揮著關鍵的調節(jié)作用,癌細胞表型發(fā)生頻繁的暫時性、異質性改變,表觀遺傳調控可部分解釋癌細胞表型靈活轉變的特性,其中microRNAs(miRNAs)的轉錄后調控機制起著重要作用[1-2]。miR-30a可通過靶向ZEB2[3]和SLUG[4]抑制乳腺癌細胞的惡性轉化以及EMT進程。超聲(US)成像技術是一種實時成像技術,造影劑微泡優(yōu)先分布于腫瘤中豐富的微血管,從而進行腫瘤顯影[5]。近年來,超聲靶向微泡破壞(UTMD)作為藥物和基因的遞載系統(tǒng),體現(xiàn)出巨大的潛力,引起眾多研究者的重視。筆者擬利用UTMD技術在體外研究miR-30a遞載進入乳腺癌細胞后對癌細胞EMT進程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細胞培養(yǎng) 人乳腺癌細胞株MDA-MB-231購于中科院上海細胞庫,細胞貼壁培養(yǎng)于含15%胎牛血清的L-15培養(yǎng)液中,在37 ℃、5% CO2的細胞恒溫培養(yǎng)箱中常規(guī)培養(yǎng)。
1.2 試劑與儀器 SonoVue購于博萊科公司,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購于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Promega公司,Bcl-2抗體、Ki-67抗體、cl-caspase-3抗體、Vimentin抗體、N-cadherin抗體、Slug抗體、GAPDH抗體均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熒光素酶報告質粒載體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構建,流式細胞分析儀購自美國BD Bioscience公司,實時熒光定量PCR為瑞士Roche公司生產,Envision分析儀由美國PerkinElmer公司生產。
1.3 微泡制備和UTMD轉染 SonoVue瓶內注射5 mL無菌生理鹽水,振蕩至全部分散。6孔板培養(yǎng)MCF-7細胞,按照次日達到70%接種密度進行傳代培養(yǎng),過夜培養(yǎng)后,用SonoVue進行轉染,分為4組,每組3孔細胞。Cells組:無處理;Cells+US+miR-30a組:細胞中加入50 nM miR-30a,均勻分散后,以1 MHz頻率、1 W/cm2輻照功率超聲30 sec;Cells+MB+miR-30a組:細胞中加入等量 miR-30a,加入20%原始濃度SonoVue;Cells+UTMD+miR-30a組:細胞中加入等量miR-30a和SonoVue,以1 MHz頻率、1 W/cm2輻照功率超聲30 sec。
1.4 實時熒光定量PCR實驗 采用SYBR Green熒光定量PCR法檢測miR-30a和Slug的基因含量,嚴格按照Invitrogen說明書進行操作,Trizol試劑提取總RNA,經逆轉錄成cDNA后,對各基因表達量進行檢測,引物由蘇州瑞贏生物公司合成。miR-30a引物 上 游:5'-GAAGGUCAGCUCCUACAAAUGU-3',下游:5'-GAAGGUCAGCUCCUACAAAUGU-3', 以U6為內參,上游:5'-GGAACGAGAAAGATTAGC-3',下游:5'-TTGGAATTCACGAAATTCCG-3'。Slug引 物上 游:5'-TCCTGGTCAAGAAGCATT-3',下 游:5'- GAGGAGGTGTCAGATGGA-3',以ACTB為內參,上游: 5'-ACTCGTCATACTCCTGCT-3',下 游:5'-GAA ACTACCTTCAACTCC -3'。采用2-ΔΔt法計算目標基因相對內參基因的相對倍數(shù),各實驗均重復3次。
1.5 細胞凋亡檢測 各組加藥處理48 h后,采用胰蛋白酶收集懸浮細胞,按照凋亡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以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百分比,計算早期、晚期凋亡率之和,實驗重復3次。
1.6 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檢測 采用胰蛋白酶收集細胞,經細胞裂解液冰上裂解后,再經BCA試劑盒測定總蛋白濃度。每組取30 μg蛋白經變性和loading后,上樣進行SDS-PAGE凝膠電泳分離,再經PVDF轉膜蛋白印跡。用5%脫脂奶粉封閉后,再經一抗孵育過夜(4 ℃),再經二抗室溫孵育1 h,加ECL顯影液顯色,再由成像分析儀測量各條帶光密度,計算各條帶相對內參蛋白的相對表達水平。
1.7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 根據(jù)miR-30a和Slug 3'-UTR結合位點設計wt Slug 3'-UTR和mut Slug 3'-UTR,克隆至熒光素酶報告質粒載體psiCHECK2上,然后將其和miR-30a mimic、miR-NC共同轉染到MDAMB-231細胞中,按照lipofectamin3000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轉染24 h后,檢測海腎熒光素酶活性和螢火蟲熒光素酶活性,按照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計算螢火蟲熒光素酶與海腎熒光素酶活性值的比值,作為miR-30a同Slug的結合力。
1.8 Transwell細胞侵襲實驗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各組細胞,調整至105個/孔,每個小室的上室(含基質膠)內加入100 μL細胞,下室內加入700 μL完全培養(yǎng)液,過夜培養(yǎng)后用棉簽拭去上室上表面細胞,下表面經甲醇固定、結晶紫染色后封片,顯微鏡下計數(shù)下表面附著的細胞,并計算相對侵襲力。
2.1 UTMD轉染效率鑒定 采用qRT-PCR技術鑒定各組miR-30a的表達水平,結果顯示Cells+UTMD+miR-30a組的miR-30a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各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Cells組、Cells+US+miR-30a組、Cells+MB+miR-30a組之間miR-30a水平無統(tǒng)計差異(P>0.05)。見圖1。
圖1 4組MCF-7細胞中miR-30a的表達水平
2.2 UTMD遞送的miR-30a促進MCF-7細胞凋亡 細胞凋亡結果顯示,Cells組、Cells+US+miR-30a組、Cells+MB+miR-30a組、Cells+UTMD+miR-30a組 的細 胞 凋亡率分別為(3.2±1.4)%、(4.8±2.1)%、(3.5±1.1)%、(20.2±3.2)%,Cells+UTMD+miR-30a組的細胞凋亡率顯著高于其余各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三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圖2A。進一步檢測各組的凋亡相關和增殖相關蛋白表達,可見癌基因Bcl-2和增殖相關基因Ki-67的蛋白表達水平在Cells+UTMD+miR-30a組中明顯降低,凋亡執(zhí)行者cl-caspase-3的蛋白表達水平在Cells+UTMD+miR-30a組中明顯增加,與其余三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3個蛋白的表達水平在其余三組中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圖2B。
圖2 4組MCF-7細胞凋亡水平和凋亡/增殖相關蛋白的表達
2.3 miR-30直接靶向結合Slug 首先采用miRanda、miRWalk和TargetScan預測miR-30a和Slug的靶向結合位點,Slug 3'-UTR包含兩處進化保守的結構域,同miR-30a具有互補性,然后對Slug 3'-UTR的結合位點進行突變,見圖3A,通過雙熒光素酶實驗證實,同時轉染miR-30a mimic和Slug-wt的細胞的熒光素酶活性最低,同其他轉染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3B。進一步用UTMD遞送miR-30a,并檢測細胞中Slug的基因表達水平,可見同Cells組、Cells+US+miR-30a組、Cells+MB+miR-30a組相比,Cells+UTMD+miR-30a組的Slug基因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3C。
圖3 miR-30a同Slug 3'-UTR的靶向關系檢測
2.4 miR-30抑制細胞侵襲和EMT 與Cells組相比,Cells+UTMD+miR-30a組的細胞侵襲力顯著降低(P<0.05),而Cells+US+miR-30a組、Cells+MB+miR-30a組無顯著變化(P>0.05),見圖4A。進一步對EMT進程標志蛋白Vimentin和N-cadherin的蛋白表達水平進行檢測,可見Cells+UTMD+miR-30a組中,Vimentin和N-cadherin的蛋白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其余3組比較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同時,Cells+UTMD+miR-30a組的Slug蛋白表達水平也顯著降低(P<0.05)。
圖4 4組MCF-7細胞侵襲能力和EMT能力檢測
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等,腫瘤轉移是導致復發(fā)、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25%~50%的乳腺癌患者最終會出現(xiàn)轉移,從而增加死亡風險[6],故而乳腺癌的轉移機制研究是研發(fā)治療藥物的基礎。隨著基因技術的發(fā)展,基因治療有可能成為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體內基因轉染的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病毒雖然轉染效率高,但容易發(fā)生脫靶反應,有著安全性的疑慮;而質粒的分子量巨大,會造成有效劑量低、靶點效率不高。研究證實,miRNA可能對乳腺癌惡化和轉移的預測、診斷、治療及患者預后具有一定指導價值,有效劑量、靶向性等方面均具有顯著優(yōu)勢,但受限于遞送方法的影響,易被體內廣泛分布的RNA酶水解。
本研究通過觀察超聲靶向微泡破壞(UTMD)技術遞送miRNA至體外人乳腺癌細胞的效果,探討miR-30a抑制乳腺癌細胞生存、侵襲的能力及其作用機制。結果顯示,單獨超聲或單獨微泡處理,并不能將miR-30a轉染進入乳腺癌細胞,但超聲和微泡聯(lián)合使用時,miR-30a可被轉染進入癌細胞,且其在細胞中的表達水平顯著提高,說明UTMD技術可以增強基因的轉染效率[7]。miR-30a表達水平的提高對乳腺癌細胞的生物功能產生一系列影響,Cells+UTMD+miR-30a組乳腺癌細胞凋亡水平上調,凋亡相關蛋白cl-caspase-3水平降低,癌基因Bcl-2蛋白和增殖相關蛋白Ki-67表達降低。研究證實,經UTMD遞送后,癌細胞內上調的miR-30a對乳腺癌細胞下游凋亡和增殖通路具有一定的影響。一項慢性髓系白血病細胞株的研究顯示,miR-30a高表達可促進K562細胞的凋亡[8]。綜前所述,miR-30a可能具有促進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本研究通過軟件預測發(fā)現(xiàn),miR-30a可能同Slug 3'-UTR結合,經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證實,miR-30a直接結合于Slug 3'-UTR,并且UTMD遞送的miR-30a造成Slug基因表達和蛋白表達降低,證實Slug是miR-30a的靶點。Transwell實驗顯示,UTMD遞送的miR-30a減少了MDA-MB-231的侵襲能力。進一步檢測EMT標志蛋白證實,Vimentin和N-cadherin的蛋白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在EMT進程中,癌細胞逐漸丟失上皮表型,缺乏細胞-細胞間的粘附性,增強間充質特性,表現(xiàn)為更強的游離性,是癌細胞轉移的重要機制。主要的EMT標志物包括上皮標記物(如E-cadherin)以及間充質標志物(如Vimentin、N-cadherin)[9]。Snail的過度表達是EMT發(fā)生的先決條件,而Slug屬于Snail家族,在腫瘤進展過程中亦會觸發(fā)EMT[10-11]。Slug抑制后可增加緊密連接蛋白CLDN表達,減少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性,發(fā)揮調節(jié)乳腺癌EMT的作用[12]。Slug還可以通過轉錄作用激活三葉蟲FSCN基因表達,而FSCN在細胞內發(fā)揮維持絲狀偽足的作用,推測miR-30a抑制的Slug下調了MDA-MB-231細胞絲狀偽足的組裝,造成Vimentin和N-cadherin水平降低[13]。本研究結果證實,UTMD有效的遞送miR-30a進入MDA-MB-231細胞,并下調了癌細胞的EMT水平和細胞侵襲能力。
綜上,UTMD是一種有效的miRNA遞送方法,miR-30a對乳腺癌細胞EMT具有靶向抑制作用,UTMD可以通過遞送抑癌基因成為一種基因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