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07-02
摘 ?要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體育、經濟體育、社會體育、體育產業(yè)構成了我國體育改革的“四位一體”的總框架。湖南省在高校改革的過程中,積極承接教育育人工程和國民健康生活理念。現如今,高校公體課改革成為高校改革中的重點項目,為此,本文首先對湖南省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現狀進行分析,其次尋找各大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模型、案例和成功經驗,最后提出湖南省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實施路徑,以此為湖南省高校公體課的改革提供經驗支持。
關鍵詞 ?湖南省 ?公體課 ?公共體育 ?課程改革 ?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提出要“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备咝9搀w育課程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大學生從學校體育過渡到社會體育的重要責任。我國體育事業(yè)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新時期,學校體育工作者要掌握學校體育最新發(fā)展態(tài)勢,結合新時代對學校體育教育的新要求,與全民體育發(fā)展緊密聯系,奠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技術,讓廣大學生享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終身效益。
一、湖南省高校公體課改革現狀問題
(一)公共體育課軟硬件設備配備的現狀
筆者通過走訪、線下采訪和線上采訪等方式,對湖南省4個市的7所學校進行調查,包括對體育場館設備、日常教學設備、課外活動設備等體育健身器材、教學器材、學習設備進行調查,并參考《普通高等學校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器材配備目錄》,對學校的公共體育課軟硬件設備進行歸類。調查結果顯示:有68.44%的學生表示現有體育器材可以滿足自身的體育鍛煉需求。從這一結果中可以看出,高校體育設備的數量不足,這會影響體育教學效果和血神體育學習的熱情。
(二)湖南各大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程度
高校體育觀的開放程度和質量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課余活動參與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筆者通過電話采訪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湖南省某市的4所高校進行調查,目的是訪查高校體育觀的開放程度和收費標準,了解湖南各大高校的教學質量。結果顯示:1所高校面向社會開放,其余2所學校均免費向師生開放,但非課堂時間禁止使用,只有一所高校的體育館全天預約開放。在對高校的體育場管開放程度的調查當中,有71.66%的學生表示對學校的體育場管理不滿意,希望高校能夠實現全天開放和智能管理。
(三)湖南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配置情況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領導者和參與者,是學生日常文化學習的領路人,充當著學生學習能力改善和學習效率提升的重要指導者。筆者對湖南省兩個市的3所高校進行線上調查,派發(fā)問卷166份,回收有效問卷87份。調查結果顯示: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師的年齡占比相當,分布均勻,這有利于體育教師隊伍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在教師的結構方面,講師的比例高于副教授和教授,教授的比例最低;只有兩所學校的體育教師中具有博士和學士學歷的學歷教師,且占比不超過該校體育教師的11%。
(四)湖南高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滿意度
學生對于自身學校的滿意度和對學校課程設置的滿意度直接影響著學生日常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一項數據,也能夠反映出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為研究學生對于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理念和文化宣傳的滿意度,包括學生是否在學習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教師認為多少學生不能被體育課程滿足。通過調查發(fā)現:有20.1%的學生對高校的體育教學課程不滿,包括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不滿;有30.2%的教師認為,公共體育課程不能滿足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和需求。
二、各大高校公共課改革的模型分析
(一)立德樹人視角下體育教學德育滲透
在山西省的改革過程中,某高校采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體育公共課程中進行德育文化滲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立德樹人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是基于體育文化的一種思想滲透:在體育運動中運動員需要遵守比賽規(guī)則、尊重比賽對手、尊重比賽評判結果,透過對體育互動的規(guī)則總結,進行學科融合和德育文化滲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經過長期的德育文化滲透,高校學生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升,成為了立德樹人教育滲透改革的標準模型。在湖南省公共體育改革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這種教育改革方式,促進高校學生整體素質的發(fā)展。
(二)健康中國視域下定向體育教學改革
在河北的某高校中,采用“健康中國”的教育理念,通過分層遞進的教學模式來促進教學結果的提升,結合“教學+娛樂”的原則改善學生學習態(tài)度,依據成果導向的教育模式提升學生體制,已經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在“健康中國”視域下,高校體育公共課程的定向教學模式構建需要基于學生體制、專業(yè)技能、學習興趣和體育愛好等模塊進行,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設計要求理論課程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時間課程提升學生的體質和技能。在教學設計中以定向運動知識和技能為主線,輔以體育游戲和拓展訓練,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其教育模式、方法和內容已經全面構建起來,采用這一改革模式可謂具有一定的經驗支持。
(三)趣味田徑理念下公共體育課程設置
趣味田徑教學是指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將體育游戲融入傳統(tǒng)體育教學活動當中,以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田徑學習興趣的目的。趣味田徑教學重視學生的體育興趣,并以教育為目的,重視教學的目標和目的性。在河南省某高校的體育教學當中,通過趣味田徑教學改革,學生的體育興趣均已建立,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同時,趣味體育作為一種體育教學理念,可以使用在任何體育項目當中,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為應對湖南省部分高校學生對高校教育不滿意的情況,可以采用趣味田徑理念,能夠有效改善這一情況。
(四)奧運精神滲透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
體育精神是高校體育文化宣傳的重要載體,也是高校體育運動的重要構成內容。人文奧運的基本是傳播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展示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推進多民族文化合作交流,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的精神和體育精神發(fā)展。校園文化內容的缺失導致學生缺少了解體育運動和體育文化的窗口。通過對體育文化、奧運精神等內容進行補充,能夠豐富高校體育文化,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以人文奧運為核心,進行體育文化宣傳活動,并從物質、制度、文化、活動等方面進行文化傳播,以地域文化、社區(qū)文化、體育文化等內容構建起體育文化的基本框架,這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三、湖南省高校公體課改革實施策略
(一)場地建設為基礎
在發(fā)展學校體育場地的過程中,湖南省公共體育課程改革要積極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剛要》、《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剛要》等文化精神,并參照《通高等學校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器材配備目錄》對高校的體育設備進行購置,盡快完成體育場館針對校內的開放和管理,為高校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活動的一切行動提供支持和關懷。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采用“校建官助、民營民治”的建管模式。在更新體育建材的同時,也要提升場地、器材、建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滿足學生日常鍛煉的基本要求和特殊需求。
(二)思想教育為內核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教育地位中愈加突出與重要,是黨和國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利于大學生透徹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進行高校體育公共課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以體育運動的規(guī)則為切入點,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時,要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拼搏意識、進取精神,提高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人才培養(yǎng)為根本
高校的一切教學方法、內容、理念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為培養(yǎng)社會建設性人才。因此,高校的一切教育工作開展必須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根本目的,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可以采用“快樂田徑”的教學模型,通過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來提升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滿意度,豐富教學體系內容,讓高校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在教學方法上,需要構建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和技能水平進行分層次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四)體育文化為內涵
“凡體育、必文化”,奧運精神、體育精神和中華文化,是人類歷史沉淀下來的深刻內涵,集成傳統(tǒng)的物質文化遺產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習俗,這應成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國作為體育大國,要積極承接社會責任,使世界體育文化、中國體育文化進一步的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在現階段,湖南省體育公共課程改革要結合時代特征和學校的時機情況,打造出自身的體育文化特色,提升高校在社會人才市場中的口碑。另外,要建立起文化激勵機制,鼓勵高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保持文化活力、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結語
通過筆者的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高校已經將公共體育課放在了高校公共課程改革的重要位置上,但是高校的軟硬件教學設備不足、高校的師資建設力量不夠、學生對于高校的滿意程度不高等問題依舊影響湖南省高校公體課改革的進程。筆者通過對問題的分析發(fā)現,高校出現上述教學問題的主要集中在于學校教學方法、內容、理念和校園文化等方面。從這幾條路徑出發(fā),能夠快速解決高校公體課改革的絕大多數問題。為此,本文提出設備更新、立德樹人、育人目標和校園文化等創(chuàng)新的四個策略,希望能夠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價值。另外,限制于筆者的工作經驗和文化素質,也希望在后續(xù)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優(yōu)秀案例,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高校公體課改革路徑。
參考文獻:
[1]鄭秋美.廣西高校公體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發(fā)展現狀與優(yōu)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1.
[2]王康鋒,馮國敏,王斌.意義、問題與策略:普通高校公共體育網球課教學改革研究[J].運動精品,2021,40(06):19-20.
[3]王全昌,石金龍,張擴林.完全學分制下普通高校公體課程改革實踐探索與時代展望[A].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第一屆陜西省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優(yōu)秀論文集[C].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