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赝话俣嗄昵暗闹袊?,民眾一盤散沙、國家積貧積弱、列強覬覦肆虐。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凝心聚力、浴血奮斗,實現(xiàn)了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的百年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謀篇布局、開拓進取,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強起來,獨樹一幟地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中國共產黨有了凝心聚力和謀篇布局的偉大力量。一所學校的振興與發(fā)展亦是如此,旗幟鮮明的學校文化是學校辦學過程中凝心聚力的核心,謀篇布局的基礎,也是堅定信念、攻堅克難,推動學校蓬勃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和重要抓手。
一、學校文化的凝練要文雅精煉,更要存義明理
廣義來說,學校文化指的是校園環(huán)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現(xiàn)象。包含顯性的如學校的場地、建筑、校徽、校服等物質文化,以及隱性的如辦學理念、校訓、校風等的精神文化。本文所述學校文化指的是隱性的,影響或內化為師生價值觀念和行為原則的精神文化。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演化并凝練出來的,是學校靈魂與精神集中體現(xiàn),也是學校品味與格調的直接表現(xiàn)。由是,學校文化要盡量文雅精煉,而不能粗鄙冗長。更為重要的,學校文化應該是學校辦學循序漸進的發(fā)展藍圖,是師生共同健康成長的行動指南。因此,學校文化更要言簡意賅、存義明理,而不能佶屈聱牙、高深莫測。以我校辦學理念的凝練為例加以具體說明。
結合“新華”中學的學校名稱、發(fā)展歷史和辦學特色,我校凝煉了“盛德日新、桃李自華”的辦學理念。出自于《周易·系辭》和《淮南子·時則訓》,原文是“日新之謂盛德”“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始華”。理念既隱含了我校校名中的“新華”二字,又句出有源,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應能稱之為文雅精煉。
但僅是文雅精煉尚不足以充分發(fā)揮辦學理念的重要作用。筆者認為,辦學理念之于學校辦學就如同教學目標之于課堂教學。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讓師生都能看得懂,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在學與教過程中“導學、導教、導測評”的重要作用。辦學理念則要存義明理,揭示出清晰具體的辦學主張和辦學思路,讓師生都能記得住,才能成為“司南”,發(fā)揮凝心聚力的強大作用,引領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師生的價值觀念?!笆⒌氯招隆痹趯υ淖隽恕懊咳者M步就是最大的德性”的通俗詮釋的基礎上,明確了師生“修身立德、日日維新”的價值主張?!疤依钭匀A”則對原文之意“春季氣溫回升,雨水充沛,桃李剛剛開花”做了引申與拓展——合適的環(huán)境促進桃李自然花開。并將桃、李的品種多樣與我校體藝特色、多元發(fā)展相結合。由此明確了學?!盃I造‘陽光生態(tài)、綠色環(huán)境、溫暖校園孕育師生自主成長、多元發(fā)展”的辦學思路。
二、學校文化要成體系、合邏輯,互為延展、相互支撐
正如學校文化要文雅精煉、存義明理,才能讓人們看得明白、容易理解,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凝心聚力的重要價值一樣。學校文化的各個要素要互為延展、相互支撐,形成完整的、邏輯清晰的文化體系,才能發(fā)揮謀篇布局的重要作用,成為指引學校辦學和師生成長的錦繡藍圖。而不能看到好的、喜歡的詞句就拿來主義,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生搬硬套。
筆者認為,對于學校文化中的各個要素,辦學理念是核心,由其向其它各個專門的領域延伸,就拓展出了校訓、校風等其它文化要素。同時,各個要素對辦學理念以及彼此之間提供對應的支撐與強化,相互具有清晰的邏輯和結構關系,才能構成一個完成的學校文化體系。
按筆者的理解:概括而言,辦學理念是學校辦學育人的立場和出發(fā)點,落實的是“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是學校辦學育人的方向與目的地,思考的是“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則是由出發(fā)點到目的地之間過程的路徑設計,解決的是“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見下圖)
具體地,以新華中學的學校文化為例加以說明:
如上所述,新華中學“盛德日新、桃李自華”的辦學理念突顯和強調的是師生“修身立德、日日維新”的價值觀念,以及“營造‘陽光生態(tài)、綠色環(huán)境、溫暖校園孕育師生自主成長、多元發(fā)展”的辦學思路。
由該立場和起點出發(fā),明確了學校與師生內涵發(fā)展的方向,再結合學校的發(fā)展歷史和辦學特色,自然就延展出了新華中學“校園有溫度、師生有風度、辦學有高度”的辦學目標。(見上圖)
校訓是學校師生在踐行辦學理念,實現(xiàn)辦學目標過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在新華中學,如何由辦學理念“修身立德、日日維新”的內涵發(fā)展,孕育師生“自主成長、多元發(fā)展”,走向“校園有溫度、師生有風度、辦學有高度”的辦學目標呢?學校明確了“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的準則來引領和支撐理念的實施。由此也就凝練出了新華中學的校訓——志存高遠,尚雅求新。志存高遠較易理解,指的就是“仰望星空,樹立崇高理想和遠大目標!”尚雅求新說的則是“腳踏實地,在傳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此處需要適當加以詮釋:“遵規(guī)守禮、品格高潔”謂之雅,“不拘一格、勇于突破”是之新,尚雅求新指引師生“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樹立高潔品格,養(yǎng)成優(yōu)良習慣的基礎上,不拘一格、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
校風則是學校師生在踐行辦學理念,實現(xiàn)辦學目標過程中所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和風氣習慣。桃李受益于環(huán)境,自身也在優(yōu)化回饋環(huán)境。對學校而言,孕育師生自主成長、多元發(fā)展的“陽光生態(tài)、綠色環(huán)境、溫暖校園”是需要置身其中的每個個體去營造、去維護的。因此,新華中學明確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校風。希望它能成為每個新中人的價值認同,乃至成為每個師生為人處世風氣和習慣——每一個人都盡自己的能力先做到“我為人人”,同時也就自然享受到了“人人為我”。這就是眾志成城、聚沙成塔的力量,實現(xiàn)宏偉目標的根本和基礎。
學風則具體到了師生在學習成長方面的行為習慣與風氣。在新華中學,師生如何才能實現(xiàn)辦學理念中的“自主成長,多元發(fā)展”呢?“自覺、自立、自主”的“三自”學風給出了明確的指引。自覺即“把該做的事做好”,是首要條件;自立即“把能做的事做成”,是必要條件;自主即“主動且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是重要條件。?“三自”學風中的前者是后者的先行條件,既有起點要求,又有遞進關系,給師生指引了明確的學習成長路徑,幫助師生逐步實現(xiàn)自主成長與多元發(fā)展!
教風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行為習慣與風氣。學生的“修身立德、日日維新”和“自主成長、多元發(fā)展”,都離不開教師的陪伴與教導。教師應從哪些方面進行陪伴和教導,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呢?我校確立了“引導、指導、督導、疏導”的“四導”教風給予了具體的指引。引導即方向引導,教師引導學生樹愿景、立志向、明目標,形成正確的三觀,這也是履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及踐行“修身立德、日日維新”辦學理念的首要條件。指導即方法指導,教師加強對學生生活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具體指導。督導即過程督導,教師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具體事項要及時關注,跟進落實,必要時加以干預。疏導即問題疏導,教師要正視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溝通交流、疏通關系、解決問題。
以上種種學校文化,凝聚、呈現(xiàn)到學生個體身上,就是學校的育人目標,也是回答“培養(yǎng)什么人?”問題的鮮活答案。新華中學將其凝練為“眼中有光、臉上有笑、肩上有責、心中有愛、腳下有路”的“五有”育人目標(也是學生自身的成長目標)。眼中有光,即志存高遠、目標清晰,有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能看得清目標、未來與希望;臉上有笑,即自信樂觀、不畏困苦,能自信樂觀的面對自己、面對世界,不畏困苦,迎難而上;肩上有責,即對己負責、對外擔當,能為自己負責,能對他人負責,隨著成長能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心中有愛,即愛己及人、寬厚善良,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愛學習,心胸寬廣、仁愛善良;腳下有路,即尚雅求新、博學篤行,養(yǎng)成良好習慣,勇于突破創(chuàng)新,學識淵博、不懈探索。
文化是人類群體所創(chuàng)造的并獲得共同認可的精神活動,有著強大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一所學校的學校文化,則是學校組織及師生個體內化于心的價值認同及行為習慣。因此,學校文化僅是文雅精煉、存義明理、邏輯清晰、功能完備仍是遠遠不夠的。學校文化的建構,要從校長開始,真心認同、身體力行,讓師生的所見、所聽、所做、所感都融入在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夠帶領全體師生共同將這些外在的文化符號,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與精神,進而自覺為自身的行為習慣。近兩年,新華中學充分發(fā)揮學校文化凝心聚力、布局謀篇的強大力量,教育教學成績取得了大幅度跨越。2021年高考在2020年高考高優(yōu)上線率的基礎上翻番,本科上線率首次突破60%的基礎上,再次取得歷史性突破:作為生源中下水平的普通高中,特招上線83人,比去年增長62人,翻了兩番多,上線率達到了13.2%;本科上線423人,比去年增加227人,翻了一番多,上線率達到了65.9%。
責任編輯????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