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杜鑫洋,王建南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 手術室,河南 南陽 473000)
直腸癌為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1]?;颊咝g中受到體位、手術時長、氣腹、體位支腿架高等影響,易發(fā)生血流動力學改變、眼壓升高等情況[2-3],還可導致患者術后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腓總神經(jīng)損傷、小腿筋膜腔高壓綜合征等相關并發(fā)癥,影響恢復。同時,相關研究指出,對體位進行改良能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滿意度[4]。但關于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眼壓的研究較少?;诖耍狙芯窟x取85例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自制新型體位墊八字形擺放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5例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術中接受改良截石位且無需特殊干預的42例作為對照組,將術中接受改良截石位且自制新型體位墊八字形擺放的43例作為觀察組。觀察組:女19例,男24例;年齡45~71歲,平均(58.17±6.03)歲;腫瘤部位為非直腸前壁20例,直腸前壁23例。對照組:女18例,男24例;年齡48~72歲,平均(60.13±5.47)歲;腫瘤部位為非直腸前壁17例,直腸前壁25例。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腫瘤部位等)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南陽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選取標準
1.2.1納入標準 (1)經(jīng)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為直腸癌;(2)擬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并符合手術指征;(3)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功能正常;(4)簽署知情同意書;(5)心、肝、腎功能正常。
1.2.2排除標準 (1)合并下肢靜脈血栓、骨關節(jié)等疾病影響截石位擺放;(2)青光眼等眼部疾??;(3)認知障礙、精神疾病。
1.3 護理方法
1.3.1基礎治療 兩組均接受腹腔鏡直腸癌保肛手術治療,由同一醫(yī)生、麻醉師、護士進行操作。
1.3.2對照組 術中接受改良截石位且無需特殊干預。在術前完善相關檢查,詳細評估患者下肢活動情況、皮膚完整性等,同時做好壓力性損傷預防工作。術中取平臥位,將臀部移至手術床背板與腿板連接處,并超出5 cm左右,安裝并調(diào)整雙側腿部支架,將小腿肌肉豐厚處置于托腿架支托上,并使兩者平行,幫助患者膝關節(jié)以上盡量與腹部呈水平位置,大腿夾角為100°~110°,頭部稍低,但床頭傾斜角需<30°,拆除雙側腿板,在患者臀部墊小硅膠墊,使得會陰部稍微超出背板床沿,在充分暴露后行手術治療。
1.3.3觀察組 術中接受改良截石位且自制新型體位墊八字形擺放。(1)自制新型體位墊。使用45 cm×23 cm×15 cm大小的海綿進行制作,中間部分約有13 cm寬、5 cm深的凹槽,近端為平滑弧形斜面,在底部縫制自黏性膠帶,使其可與手術床腿板的膠帶緊密黏合。(2)使用操作。術前準備同對照組,術中取平臥位,將患者臀部下移至手術床坐板與腿板分折處,并超出5 cm左右,在其臀部墊小硅膠墊,然后拆除手術床腿板上的兩塊膠墊,將自制新型體位墊粘貼于腿板上,將患者小腿置于體位墊凹槽內(nèi),腘窩位于體位墊斜坡處,懸空腘窩,屈曲膝關節(jié),約150°,呈水平分開腿板呈80°~90°,抬高下肢,約15°,使患者小腿與體位墊完全接觸,最后抬高手術床頭,約20°,使患者體位呈八字形擺放。
1.4 觀察指標(1)不同時間點[體位改變前(T0)、體位改變后5 min(T1)、術畢恢復正常體位前(T2)、恢復正常體位后5 min(T3)]血壓(舒張壓、收縮壓)水平。采用飛利浦Intellivue MP30監(jiān)護儀測定。(2)T0、T1、T2、T3時CVP水平。采用飛利浦Intellivue MP30監(jiān)護儀測定。(3)T0、T1、T2、T3時眼壓。采用眼壓計(Tono-Pen筆式)測量。(4)舒適度。采用自制量表評估,總分10分,≥8分為舒適、5~7分為一般,<5分為不適,由患者自行評估。
2.1 血壓水平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在不同時間、組間、交互作用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1、T2的收縮壓、舒張壓均較對照組低,T3的收縮壓、舒張壓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2.2 CVP水平兩組CVP在不同時間、組間、交互作用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1、T2、T3時CVP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CVP水平比較
2.3 眼壓水平兩組眼壓在不同時間、組間、交互作用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1、T2、T3時眼壓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眼壓水平比較
2.4 舒適度觀察組舒適度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舒適度對比[n(%)]
術中體位改變,可導致身體重心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適應性改變,進而可改變機體血流動力學水平。同時,相關研究指出,體位改變時,青年人主要表現(xiàn)為心率增加,中年人表現(xiàn)為每搏量降低,0~70°重復體位改變相較于70°傾斜站立,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更小[5]??梢?,不同體位對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水平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T1、T2時的收縮壓、舒張壓均較對照組低,T3時的收縮壓、舒張壓較對照組高,表明,將自制新型體位墊八字形擺放應用于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室體位護理中,能穩(wěn)定血壓水平。觀察組患者術中使用自制體位墊,并采用八字形擺放體位,可使其雙下肢稍抬高,幾乎與心臟平齊,從而能穩(wěn)定血壓水平。
相關研究指出,術中眼壓升高已成為術后失明的獨立危險因素[6]。手術體位的改變可引起全身血流量重新分布,尤其是頭部位置越低,眼壓越高,頭低位時可導致患者眼靜脈回流受阻,造成眼壓改變。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T1、T2、T3時CVP、眼壓均較對照組低,提示,將自制新型體位墊八字形擺放應用于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室體位護理中,能穩(wěn)定患者CVP、眼壓水平。分析原因在于:對照組接受改良截石位,術中對血流動力學水平影響較大,易引起血壓、CVP水平增加,導致靜脈回流改變,脈絡膜血管擴張,增加毛細血管壓力,從而增加房水生成,眼內(nèi)壓升高;觀察組術中所用體位基本可使患者雙下肢高度與心臟平齊,能減少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并抬高手術床背板,促使頭部、胸部升高,從而減小靜脈收縮及房水回流阻力,降低眼內(nèi)壓升高幅度[7]。另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舒適度較對照組高,表明將自制新型體位墊八字形擺放應用于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室體位護理中,患者舒適度水平較高。
綜上,將自制新型體位墊八字形擺放應用于超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室體位護理中,能穩(wěn)定血壓、CVP、眼壓水平,提高患者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