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軍
摘 ?要:高中階段首要任務就是要塑造學生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教師應憑借數學學科的基本特點,將數學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有效結合,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并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模式。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展開深入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合作探究
探究式教學方法已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但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我國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看出,新時代數學教學模式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說已經不能適應,所以教師必須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一、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情境
邏輯性強是數學學科自身具備的一個特性,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普遍偏低。而探究式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必須將教學環(huán)境和情境給學生營造好,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結合。教師可以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并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像布置學習任務或者提問等。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目標,以學生自身的情況為基礎,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立,最終選擇出最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
例如,教師在講解“橢圓”時,第一步應該做的是加深學生對橢圓方程和定義的了解,這其中的重難點是如何簡化橢圓的標準方程。所以,在設立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線和釘子等工具,手繪出橢圓來,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引起學生好奇心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對橢圓的定義概念“1.平面上到兩點距離之和為定值的點的集合(該定值大于兩點間距離)(這兩個定點也稱為橢圓的焦點,焦點之間的距離叫做焦距);2.平面上到定點距離與到定直線間距離之比為常數的點的集合(定點不在定直線上,該常數為小于1的正數)(該定點為橢圓的焦點,該直線稱為橢圓的準線)。這兩個定義是等價的”進行講解,其中什么是橢圓的焦點,什么是焦距,教師都可以在繪畫過程中給學生講到。為了得出橢圓的標準方程“當焦點在x軸時,橢圓的標準方程是:x^2/a^2+y^2/b^2=1,(a>b>0);當焦點在y軸時,橢圓的標準方程是:y^2/a^2+x^2/b^2=1,(a>b>0); 其中a^2-c^2=b^2”,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并且親自動手操作。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分析和實踐,這樣理解和掌握橢圓標準方程的簡化記憶會更加深刻。
二、為了引發(fā)學生思考,可以設計相關問題
為了更好地對高中學生的思維進行開發(fā)和運用,對于部分具有研究性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做出設計和研究,這也同時對學生開展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能夠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可以更加充分有效,教師必須在備課時更加精心,對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科學的設計,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中的部分問題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合理有效的設計。為了保證教師設計的問題符合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水平,還能夠加強學生思考,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學生各方面的心理特點以及實際的知識水平。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對問題的規(guī)律進行掌握并進行解決,從而讓高中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有所提高。
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標準方程”時,為了讓學生可以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教師可以以圓的標準方程教學內容為依據進行問題的設計。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提出:“第一,圓心的位置和半徑大小確定后,圓就可以確定了嗎?第二,哪些因素與圓的標準方程有關?第三,圓的半徑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利用這些教學內容相關問題的設計,激起高中學生對圓的好奇心,可以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研究過程中的疑惑,將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可以在課本中找到圓的標準方程的由來,從而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研究和學習的探討更加深入。
三、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進行小組合作探究
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的重要過程就是探究學習,但探究學習不僅會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會讓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壓力加大。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將自己的學習成果最大程度地展現出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和知識進行探討。在小組合作形式下進行探究式教學時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對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效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融入小組,秉承著科學均衡的原則進行分組,保證各小組之間實力相當,讓每個小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將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在更全面的視角中體現出來。
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給每個小組布置相應的幾何題目,進行小組比賽,比賽要求為小組內成員每人需完成一題,小組成員可互相幫助但不能代替解題,所有題目全部做完并且答案正確的小組成為勝利小組。在進行比賽時,小組成員為了不輸給別人,就會更加積極的進行題目的解答,為了小組的勝利,小組中還沒有學會的學生就需要小組內其他成員的幫助,來完成這道題目,為了保證答案的正確性,小組不同成員在解答出自己題目后還會積極對其他成員的答案進行驗證,利用學生的勝負欲望以及團結精神,在這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高中學生的探究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對問題的提出和分析有更深入地掌握,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將學生的思考和觀察能力提高,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積極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對探究式教學進行完善,從而促進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何文濤.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A版,2020,002(005):49.
[2]陳家娥,張麗琴,毛國棟.探析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9(2):8.
[3]向克民.論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1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