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麗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工作,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面對的閱讀材料會越來越多,復雜性也會逐漸提高,這就給閱讀教學的開展增加了難度。因此,擺在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能夠選擇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呢?解決了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會讓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在過去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本人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fā)現借助思維導圖展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以下是個人相關經驗的梳理,希望能對大家有些許借鑒意義。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思維導圖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工作,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面對的閱讀材料會越來越多,復雜性也會逐漸提高,這就給閱讀教學的開展增加了難度。因此,擺在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能夠選擇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呢?解決了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會讓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在過去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本人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fā)現借助思維導圖展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以下是個人相關經驗的梳理,希望能對大家有些許借鑒意義。
1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養(yǎng)成系統(tǒng)閱讀的習慣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幫助學生梳理大語文觀,也就是不能以“文”論“文”。說到底就是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單單就某一篇文章進行簡單閱讀、理解和分析。大家知道,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每個單元選入的課文都是相近類別,而單元與單元之間往往也不是割裂的存在,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借助樹狀的思維導圖對整冊書的內容進行初步的系統(tǒng)梳理。比如說,我們指導學生把整冊書先按照單元來切分勾畫,然后再從每個單元分解到每一課,這樣逐漸地解構梳理。思維導圖的呈現方式可以由樹木的主干到枝干,再填充勾畫枝條葉片,通過整冊書的內容與思維樹之間的對應關系的建立,使學生對整冊書有一個初步的整體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后面的閱讀指導教學。這種系統(tǒng)思維樹的勾畫是我們指導學生有效閱讀要完成的一個非常重要工作,當學生逐漸掌握方法后就可以獨立嘗試在寒暑假中完成,這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及從宏觀到微觀的思考習慣。
2利用思維導圖了解作者布局謀篇的方式
面對一篇文章,怎樣引領學生去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謀篇?圍繞著核心內容作者重點寫了哪幾件事兒?或者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證明自己的核心觀點?作者在每一段落的具體表述中,想要強調的中心詞句是什么?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呈現。首先,把每一課的中心內容作為基點,然后再以放射發(fā)散的形式分層級地借助中心句子呈現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對于一些關鍵的詞語,我們可以對應下一層級的內容梳理出來,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就形成了一篇課文的具體的幾個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主要內容中的中心語句及關鍵詞語,對于一篇文章的大致結構就了然于胸了。
3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人物分析
首先我們以某一人物為例進行分析。作者如果想刻畫出人物的鮮明的性格特征,使一個豐滿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并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一定會從不同的角度著眼并落筆。比如說,作者在描述一個人物可能寫到他的外貌特征、語言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等等。那么我們就可以從這幾個不同方面(外貌、語言、心理)作為思考的方向,引導學生畫出放射性的思維導圖,然后具體再就某一方面(如說人物外貌特征)寫出關鍵語詞。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其他的方面也可以如法炮制,在對人物進行多方面的剖析之后,一個具有鮮活的特點的人物就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4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文中的好詞佳句
任何選入我們教材的文章,或是孩子們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能看到的一些經典書籍,里面一定會有很多優(yōu)美的語句。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饒有興致地將這些好詞佳句記住,成為孩子們語言積累的重要素材呢?在此方面,我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在對文章好詞佳句的梳理過程中,我通常會指導每個學生在閱讀中初步劃出每個段落中較好的語段,然后再集全班的智慧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比如說,我們在正式畫思維導圖之前,讓學生對文章進行較為細致的解讀,在書上圈劃出個人認可的好詞佳句,然后通過課上師生、生生的互動,借助思維導圖進行梳理。人物的心理活動也好,景色描寫也好,哪一部分學生特別喜歡,就可以把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勾畫出來,然后再經過全班師生的共同篩選討論議定。當然,為了張揚學生的個性,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可以額外保留自己特別喜歡并沒有被全班完全認可的句子。經過一段時間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處理語句的能力會愈發(fā)增強,這些好詞佳句也會成為學生語言積累中非常重要的資源。
總之,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閱讀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逐漸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引導學生形成系統(tǒng)閱讀的習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會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天慶.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文淵(小學版),2019,(1):277.
[2]李正均.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課內外,2019(20):161.
[3]王學孔.淺談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20(20):151-152.
[4]周麗珊.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讀寫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20(2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