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沛容
◆摘? 要:幼兒園美術教育是開發(fā)兒童藝術美感和智力的有效載體,同時也是向兒童灌輸美學文化的初級階段,因此要加以重視。本文結合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對其中的師幼互動特點展開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優(yōu)化策略,以期改善教學效果,保證提升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有效性,為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建立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師幼互動特點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同于其他教學活動,因為其學生主體的年齡較小,而且還不具備自我約束力,因此要更多的重視興趣引導和情感互動。對于美術學科而言,要增強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性,通過方式方法的優(yōu)化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前教育質量,讓幼兒在和諧、穩(wěn)定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成長。
一、搜集生活化教學材料
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課節(ji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十分密切,所以要充分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提高教學活動與生活情境的聯系性,為師幼互動建立基礎。首先,幼師要結合教材,總結要點,然后以此為基礎針對性挖掘生活素材,保證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實物,例如制作手工工藝品時,可將飲料瓶等作為基本材料,給幼兒熟悉感,以完成導入環(huán)節(jié)。最后,解放幼兒天性。美術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所以潛在教育資源也很豐富,幼師應鼓勵幼兒從生活角度出發(fā)、大膽想象,全面激發(fā)藝術創(chuàng)作天分,為實現生活化教學和師幼互動打好基礎。
二、調動幼兒的美術認知
對于幼兒而言,其缺乏相關的知識積累和美術經驗,所以認知環(huán)節(jié)要得到開發(fā),鑒于此,幼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滲透美術知識的同時,逐漸拓展文化教學寬度。首先,同樣以教材內容為主,進行必要的問題設置,引導幼兒構建一定的思維模式。如通過“圖片+問題”等方式,引發(fā)思考。其次,利用特定節(jié)日的活動性色彩,增強藝術熏陶。如借助“小朋友想象中的節(jié)日氛圍是什么樣的?”等問題,鼓勵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最后,做好課業(yè)的布置。要充分利用美術教學的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等特點,讓幼兒不抵觸,從而深挖教學,增強學習熱情。
三、組織有效教學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育自身的活躍性對于幼兒是具有較大吸引力的,但同樣要求教學活動設計也要表現出良好的趣味性,特別是要與幼兒的接受能力做好匹配。借助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保證上述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對于開展生活中的藝術相關教學時,因為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所以可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各類實物,如標志性建筑等,然后進行仿照描繪。此外,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其中,實現互動教學的有效組織。
通過對效果反饋進行分析,有效的教學活動不僅有助于幼兒感悟藝術、了解美術,而且還能利用活動載體優(yōu)勢收獲藝術靈感。在鞏固活動效果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加入評價活動,如作品展示、創(chuàng)作力以及作品解讀能力等,綜合評價幼兒的學習成果,進而幫助建立自信心以及收獲學習體驗。
四、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
一方面,幼兒園美術教學具有藝術性強的特點,所以一般需要更生動的呈現形式,以突出要點,加深美術技巧的教學印象。鑒于此,要結合藝術作品,進一步明確學習任務,并通過講述使抽象藝術形象起來,方便幼兒理解。例如,由于很多藝術作品都具有深層次意義,所以幼兒接受比較困難,此時要通過動畫、故事等方式讓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另一方面,幼兒園美術教學要關注孩子們的體驗感,因此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情境。為增加美術作品的畫面感,可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靈活特點,以互聯網資源為教育平臺,使幼兒能夠感受美術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和影響力,從而產生師生共鳴。
五、積極引導幼兒動手創(chuàng)作
幼兒動手能力和實踐水平的同步提高是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根本目標,特別是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幼師首先要豐富美術藝術講解和演示的方法,為師幼互動的開展建立基礎;其次,指導幼兒在美術教學中開展手工制作活動。例如制作風箏時,可從骨架選材、貼合細節(jié)等方面進行講解,并組織一些游戲類活動等,使美術教學“有骨有肉”;最后,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自主或者小組完成動手創(chuàng)作,這樣既能提高審美,又能促進幼兒間的互動交流,實現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
六、引導學生走進自然
幼兒園美術教學要適當組織學生邁出教室、走入自然,通過讓幼兒與自然的零距離接觸,幫助其掌握美術常識,如七色光和彩虹的形成等,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我們都知道色彩是來源于自然的,幼兒通過觀察花朵的顏色,就能逐漸體會顏色搭配的要點,從而對美術作品采取合理著色。其次,自然界中的景物有著天然而成的畫面感,有助于讓幼兒理解藝術框架的層次。再次,幼師可與幼兒展開互動,并借助相關題材引發(fā)思考,從而展開更為系統的美術知識教學。最后,自然環(huán)境范圍廣闊、空氣清新,能夠緩解室內教學的壓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最重要的是能夠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改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要通過教學活動的豐富和教育意識的轉換來實現,從而保證良好的互動性和課堂效率。
七、結論
對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特點展開分析,要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美術教師還要掌握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幼兒園美術課堂更豐富,通過文化、故事和技能的傳授,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美、感悟美的良好素質,為以后的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寧,王玉申.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特點-基于對沈陽市某幼兒園的調查[J].教育觀察,2019(03):113-115.
[2]張岱瑩.讓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J].當代家庭教育,2021(0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