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香
◆摘? 要:立德樹人就是教育工作的首位,現(xiàn)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教材中蘊含了很多的德育因素,在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可以向?qū)W生進行德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高貴的人格。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召開全國教育大會,印發(fā)《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全面加強各級各類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教育領(lǐng)域綜合改革,強化教材建設(shè)國家事權(quán)地位,這些舉動充分說明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和期望,教育面貌正在發(fā)生格局性變化?,F(xiàn)代教育要求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一個人品質(zhì)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學校教育是其中之一,所以,立德樹人就是教育工作的首位,現(xiàn)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教材中蘊含了很多的德育因素,如果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加以挖掘,有意拓展,循循善誘,向?qū)W生進行德育滲透,那么,這是最好的途徑,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這對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崇尚美好品德、端正人生走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疑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現(xiàn)在,本人就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一課來談?wù)勛约菏窃趺丛谡Z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
關(guān)于《邊城》的創(chuàng)作目的,沈從文先生曾說過: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眹@這個目的,作者在文中充分展現(xiàn)了邊城這個地方的風景美、風俗美、人性美。所以,在教學時,重在引導(dǎo)學生在這些方面的探究學習,尤其是人性美。
邊城,即邊地的小城,指遠離城市的風光秀麗的邊遠小鎮(zhèn)。這里山清水秀,沒有受到現(xiàn)代工業(yè)的污染,保持原始的自然美。這樣的美是令人心曠神怡的,人與自然是和諧相處的。
在探究文中的風景美時,我有意提到了我們荔波,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光美,我們荔波是原始的喀斯特地貌,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之一,被譽為這顆地球上的綠寶石,天然氧吧,許多人都慕名前來,流連忘返,沉醉在這一個美麗的旅游圣地。學生七嘴八舌興奮地說出自己熟悉的美麗景點,臉上洋溢著自豪與驕傲,我也十分開心,提升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他們會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們會感恩這一片養(yǎng)育了自己的土地。長大了會愿意為建設(shè)更好更美的家鄉(xiāng)而努力,將來即使在外工作謀生,心中也會有一田滿滿的故鄉(xiāng)情。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會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特色,并且傳承下來,這也是一個民族不斷發(fā)展下去的源泉。作者描寫了邊城湘西一帶的風俗美,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有端午節(jié)的龍舟賽 和捉鴨子比賽。中秋、過年時有:月下對歌、獅子龍燈、放煙花。這是一個民族風情濃郁,民風淳樸的詩意祥和的地方。
在探究文中的風俗美時,也讓學生說說家鄉(xiāng)的風俗,體會這種淳樸美。我們荔波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有苗族、水族、布依族、瑤族
等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诘陌俜种攀?,民俗也多,布依族的四月八,水族的卯?jié),苗族的苗王宴等等,各種民俗異彩紛呈,在課堂融進這方面的教育,也可促進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進民族大團結(jié)。
關(guān)于人性美方面的展現(xiàn),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重中之重。沈從文創(chuàng)作《邊城》的用意在于要跟兩種現(xiàn)實進行對照:一是用“邊城”人的淳樸、善良、正直、熱情跟都市上流社會的虛偽、懦弱、自私、勢利進行對照;一是用湘西社會的“過去”與“當前”相對照,即把過去的“人情美”與今天的“唯利唯實的庸俗人生觀”相對照,從而引起人們“對人生向上的憧憬,對當前一切腐爛現(xiàn)實的懷疑”。
《邊城》描畫了一幅民性淳樸的風格畫,就是作者營造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那里的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 發(fā)生于其間的愛情,更因為男女雙方特有的符合鄉(xiāng)下人審美標準的形貌以及靈魂的相互吸引而具有濃厚的審美意蘊。《邊城》里面的人物比較多,邊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這種人性美在多樣化人物關(guān)系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翠翠與儺送純真的愛情、翠翠與爺爺深厚的爺孫情、爺爺與老熟人多年交情、儺送與哥哥的兄弟情、過渡人、順順……他們友好善良,相處和諧,每一份人與人的情感都是如此的樸素與真實,單純而美好。即使是一個過渡人,也對爺爺懷著一份純粹的感激之情。學生在探究文中的人性美時,重在感受里面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著重對人物性格的探究。
學生通過探究,通過分析里面人物關(guān)系時,能清晰感受到,這里民風淳樸,人民淡化功利,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nóng)業(yè)文明的傳統(tǒng)美德。
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分析,引導(dǎo)學生明白在提升個人人格魅力時應(yīng)該努力的方向,學會與人友好相處,懂得體諒與包容,守住善良與真誠!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學生品質(zhì)的高下,決定了將來他們對國家的熱愛與貢獻程度的多少!所以,對學生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人格的塑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立德樹人,永遠擺在教育的第一位!而高中階段又是他們步入社會的準備期,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對高中生進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滲透,對于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們的人格,以便將來更好地參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shè),必將產(chǎn)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教育是世界上最生動、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事業(yè)。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活潑可愛、善良單純的孩子,是一群富有青春活力、激情四射的孩子,是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他們對知識充滿著渴望,對未來滿懷著憧憬。他們就像春天里茁壯成長的小樹苗, 在廣闊的藍天下,在溫暖的陽光里,努力汲取著大地的營養(yǎng),努力伸展著自己的枝干,向著美麗的天空,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我很欣慰自己能夠以老師的身份守護在他們的身邊,陪伴著他們、鼓勵著他們、督促著他們。分享他們的快樂,分擔他們的苦惱,在他們需要我的時候,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悄悄地用最恰當?shù)姆绞綆椭麄?,讓他們學習的更開心,成長的更健康,生活的更快樂,將來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