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
◆摘? 要:美術是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如何提升小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率,是值得每一位美術教師深深思考的課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能夠生動形象的欣賞美,高效快捷的設計美,形式多樣的繪畫美,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技術構(gòu)建新型的美術課堂,提升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技術;積極性;教學策略
小學美術教學在于傳授美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陶冶美的情操。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許多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學習效果也不夠理想。小學生們習慣于模仿教師的示范畫,課堂看起來毫無生氣,學習積極性不夠。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與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課堂中廣泛應用。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教學更為直觀,學生更易接受。信息技術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教師打造智慧美術課堂和趣味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那么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正確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技術,本文現(xiàn)略談幾點體會,以期為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利用信息技術,直觀生動地欣賞美
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美術欣賞課將變得生動有趣。美術教師可以將欣賞課的圖片,音頻視頻做成課件,課堂上只需要輕輕點一下鼠標,就可以讓學生全面的了解優(yōu)秀作品。在欣賞立體作品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欣賞作品,讓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漫步在藝術的長廊,盡情享受藝術作品帶來的美,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美術的魅力。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欣賞課《多彩的民間美術》中,學生通過教師搜集的圖片了解到民間美術主要是由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的,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民間美術是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的美術形式。我國的民間美術種類繁多,通過圖片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到民間美術中的各種藝術樣式。
小學生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師應該合理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直觀的欣賞美、感受美,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豐富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小學生們真正學好美術和培養(yǎng)良好的美術審美觀,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信息化技術則可以有效整合圖片、視頻、音樂等多種教學方式,讓美術課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們的美術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太陽》這一課時,利用視頻播放后羿射日的故事導入,介紹關于太陽的神話故事。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用課件向?qū)W生們展示古代藝術作品中的太陽,在學生制作環(huán)節(jié),為了增強課堂氛圍,還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種太陽》的歌曲,充分調(diào)節(jié)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在音樂中輕松愉快地創(chuàng)作,把我們習以為常的太陽創(chuàng)作的更生動有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展示圖像、聲音、動畫等,這些類型的素材更加受小學生們的喜愛。如果運用多媒體展示教材中內(nèi)容,使學生真正看得見、聽得清,使課堂豐富多彩、生動有趣。
三、讓示范與練習評價同步呈現(xiàn)
美術課由于學科特點,經(jīng)常要給學生做示范,普通的小學美術課堂每班有50人左右,讓學生圍著觀看示范空間不夠,普通的素描兒童畫可以勉強掛在黑板上或在投影儀下進行示范,而水墨畫因為材料的特殊性就難以完成示范。這時候如果借助微課,教師在課前錄好微課,上課時直接放給學生看,學生都可以清楚的看見,遇到不清楚的地方還可以反復播放,這樣既直觀又便利,使學生既掌握技法又欣賞到老師的創(chuàng)作步驟和思路。除了可以用微課教學之外,還可以用無線投屏技術呈現(xiàn)學生練習作品 ,當看到自己的作品通過用手機投屏到白板上時,學生的熱情高漲,課堂上都爭先恐后的想讓老師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那么在創(chuàng)作上會更用心,更有激情,更有效率的完成作品。
美術課中評價學生的作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單純手拿作品,學生草草欣賞,很多學生并不能記住作品,那么在自評、互評時,學生往往說不出重點。如果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教師利用多媒體中的投影儀將作品放大,這樣全班學生可以真正看得清作品,學生在自評、互評時,其他學生一目了然。正確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美術學習中的不足和同學們的優(yōu)點,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水平。
四、建立豐富多樣的繪畫場景
在小學美術課上,電腦繪畫是學生們普遍喜歡的繪畫形式,電腦繪畫中的素材可以從網(wǎng)上輕松找到,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繪畫基礎薄弱的學生尤為喜歡,這減輕了他們手工繪畫時的尷尬,并讓他們體驗不同的繪畫形式,豐富了想象力,在電腦面前就可以領略到五彩繽紛的世界。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電腦美術一一你追我趕》時,本課中的幾幅體育題材的攝影作品,通過虛實的對比等方法使畫面有很強的動感。利用電腦中的Photoshop軟件中的模糊濾鏡來創(chuàng)作作品,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對于四年級的孩子此課并不難,而且新鮮感十足,學會了方法,大家創(chuàng)作起來都十分賣力,而且創(chuàng)意新穎,最后呈現(xiàn)的效果也很好。這種形式的繪畫孩子們初次體驗,卻都能達到預期效果。
總之,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更能為我們的美術課堂營造美的氛圍,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美術課堂中,是對教學方法的補充和改進,它不能取代班級授課的教學模式,也不能把課堂完全交給信息技術。因此,在以后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科學恰當?shù)厥褂眯畔⒓夹g,讓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成為我們的小學美術課堂點睛之筆。
參考文獻
[1]劉楠.淺析多媒體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 (18):227.
[2]王茂山.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學科深度融合的思考[J].學周刊,2019 (10):156.
[3]周翠,曹艷.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的應用[J].農(nóng)家參謀,2018(07):164.
[4]劉麗.小學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整合的初探[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 (3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