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即將到來,有小伙伴直嘆:“不是在婚禮現場,就是在去婚禮的路上。整個‘十一黃金周簡直就是處處結婚的‘婚禮周?!?/p>
去年“十一”,貴州畢節(jié)的雷先生就因“整個國慶期間要參加23場婚禮”而登上熱搜。今年“十一”還未到,坐標在北京的90后苗苗就告訴燃財經,七天假期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朋友婚禮、同學婚禮,還有同事婚禮……像趕通告一樣。
參加婚禮本該是喜事,但“隨份子”的禮節(jié)卻讓人對參加婚禮產生恐懼?!耙皇乾F在紅包金額越來越高,以前我們那里200元、300元就行,現在基本都得500元起步,關系好的話還得加到800元、1000元。二是有些人確實不熟,遠在家鄉(xiāng)的老友、相隔幾座城的同事,根本就不想去,但既然通知了就還是得給紅包。三是一兩個還好,現在國慶扎堆,一次性幾千塊給出去,9月工資全上繳。這誰受得了?”苗苗說道。
中國是人情和關系社會,隨份子也是集中力量辦事和維系感情的一種方式。結婚是大事,花費大,以前大家很難憑一人之力或一家之力舉辦一場婚禮,于是采取隨份子的方式,集合親朋鄰里的幫助完成一場婚禮。這也是我國農耕文明,親朋鄰里互幫互助的體現。
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份子錢的含義卻有些變味。從力所能及、集中力量,變成了衡量感情厚薄的工具,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的人情消費也讓很多年輕人不堪其擾。
在微博和知乎等平臺上,“發(fā)小國慶結婚該隨多少錢”“同學結婚,份子錢隨多少合適”“90后隨多少”“如何巧妙的躲避隨份子”等相關話題都有很高的瀏覽量和點贊數,直擊年輕人痛點。
2018年,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45.4%的受訪者最近兩個月隨了3~5次份子錢,84.8%的受訪者坦言份子錢讓自己有壓力,47.5%的受訪者將“隨份子”看成維持人際關系的方式,43.6%的受訪者認為不能憑禮金多少定關系親疏。
過去,親朋好友婚喪嫁娶,送上幾十元錢或其他禮物就可聊表心意?,F如今,100元已經不好意思出手,200元才勉強過及格線,300~500元很平常,上千元禮金也已經司空見慣。2017年,有機構制作了一張“全國婚禮紅包地圖”,長三角(浙江、上海、江蘇)自不必說,山東、北京也不低,就連新疆的份子錢,也是高達600元,份子錢低于500元的地區(qū)屈指可數。
時移世易,物價在漲,禮金隨之水漲船高也是情理之中。而如果是至親好友,即使禮金逐年上漲,人們也樂于接受。但隨著當下年輕人社交范圍的擴大,關系網遍布五湖四海,一些“關系不深”、“巧立名目”的宴請也越來越多。讓“打工人”越來越不甘愿掏出996掙來的份子錢。
“我的老家在四川,大學在廣州上的,之后在廣州、深圳都工作過,目前生活在北京。經常會有老家的同學、廣州和深圳的同事通知我要結婚。雖然無法趕去婚禮,但份子錢還是要給的。這種‘云隨禮我已經給出去了四份。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收回來?!泵缑绺嬖V燃財經。
當代人最為恐懼的事情之一,就是失散多年的親友突然找到了你。10年沒聯系的同學突然添加好友,十有八九是要結婚了。還有沒見過幾面的遠房親戚、沒打過幾次交道的前同事、老同學的弟弟,很多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也要隨份子錢。而在知乎上,一條“你見過最奇葩的擺酒請客理由是什么?”的帖子下,母豬下崽、喜提車庫等都成了隨份子的理由。
老一代傳下來的人情世故,讓很多年輕人叫苦不迭。北上廣的年輕人生存壓力大,份子錢隨得多,自己就要“吃土”;不隨或隨得少,又擔心傷面子。越來越多的人情往來,到最后成了大家的“尷尬儀式”。
本期小酒館,我們找到了幾位在人情鏈條中痛苦煎熬的年輕人,他們中有借錢隨份子的學生黨;有攢錢給領導隨份子的職場新人;有以“哭窮”為法寶,七年沒隨過一次禮的北漂……
對于年輕人來說,當社交攀比重于情誼,當糾結取代了祝福,隨份子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隨心的份子錢數額,真心實意的祝福,年輕人想要拿回自由的權限,讓份子錢的意義回歸,需要時間,更需要勇氣。
怡心:24歲 打工人
我本來就有離開這家公司的打算,因為動不動就加班,工資低不說,經常出了問題還會讓員工背鍋。但沒想到會因為一場婚禮而加快離職的進程。
準備結婚的是我們的直屬領導。我們原本和他關系就不佳,因為經常讓我們加班,出了問題還讓我們背鍋。得知他結婚消息的時候,我們只是公司內部八卦,說女方貌似是北京人,還有他可能能進入公司管理層之類的,并沒有往參加婚禮方面想。
但沒想到,他還真拿我們“當朋友”,竟然主動邀請我們去參加婚禮。在得知他即將結婚的那個下午,臨近六點,大家都準備下班了,領導突然在群里神神秘秘地跟我們說:“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大家想先聽哪個?”
我和同事面面相覷,很熟嗎還玩這種選擇題?但還是默契地選擇了先聽壞消息。然后他告訴我們:今晚要加班。好吧,這很正常,我們也放下了正在收拾東西的手,準備加班。但沒想象到他隨后說出的好消息是他的結婚請柬。
我和同事在工位上對視了一眼,面目表情地打出幾個字:“哇,恭喜領導,新婚快樂,有時間我們一定去參加?!蹦醯囟紱]有提到份子錢的事請。但是老板提醒到,參加的同事們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實際上他的畫外音我們都懂。
本想著抬頭不見低頭見,就算不久后會辭職,但這畢竟是個喜慶的事請,即使不到場,份子錢也會直接轉賬給上司。萬萬沒想到一個項目合作失敗,問題并不在我,他卻把所有責任推給我了,讓我背了鍋。一想到在這家公司受的委屈,而且要是現在不走過幾天還要給領導隨份子,于是我火速提了離職,并且把離職日選在了他的新婚之日。
在線24小時賺來的血汗錢,可不想再送給老板了。到現在,我領導的微信還停留在:“已經批復離職申請,婚禮還來嗎?”
而我:已讀,未回。
明明:30歲 公務員
自己生活水平降低,把錢都花在了別人身上,特別是關系一般的人身上,不符合我的價值觀。我知道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人,把隨份子當作一種賺錢的機會,這是一種特別不好的風氣。大家因此變得斤斤計較,想把投出去的錢,掙回來,沒有必要。
從大學畢業(yè)到現在,工作六七年了,我從來沒有隨過一次份子錢。因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敢于拒絕得斬釘截鐵。
第一次遭遇隨份子是在我畢業(yè)時。當時有一個同宿舍相處得比較好的室友,剛畢業(yè)就要結婚了,并且發(fā)出了婚禮邀請。而我當時已經離開上學的地方,“北漂”工作了。從北到南參加婚禮的可能性太低,何況我還剛參加工作,稅前工資兩三千,到手還不足以支付房租。
于是我就直截了當地跟我這位同學說明了我的情況,跟她說我在地下室跟人合租,住了將近一年半時間。我的工資刨除350元的房租費,剩余的錢也就僅僅夠我的生活伙食費,連一件好衣服我都買不起。好在我的同學還比較善解人意,說我“北漂”不容易,并告訴我份子錢也不用給了,讓我留下錢給自己買點好吃的。
隨后兩三年,還有兩三位大學同學結婚,我都以這種方式拒絕了,也沒遇見強迫參加婚禮的,基本上都以表示理解告終。還有一些關系比較淺的,就直接說有事、不去。記得去年,有一位不熟的前同事邀請我參加婚禮,我以“忙”、“天天加班”為由,直接拒絕了。
中國人其實是不太擅長說“不”的,擔心這一次拒絕會沒朋友,或者影響之后的關系。但事實上,我們并不需要那么多朋友。每個人仔細回想,聯系的朋友也就那么幾個。而且,即使擔心日后可能需要幫忙,這個必要也不大。因為一個人會幫你是看中你對他的價值,而不僅僅這一次的人情往來,而如果他不幫忙,自然還有其他渠道。
苗苗:25歲 新媒體
原來同事婚禮后請吃飯也要隨份子的嗎?
我是四川人,我們那邊結婚的規(guī)矩是:婚禮當天給的紅包都可以收,但是過了時間之后就不能收了。而且即使同事婚禮后請大家吃飯,也只是吃頓飯樂一樂、聚一聚就算了,沒有給份子的習慣。
但今年有個同事結婚,婚禮在外地舉行,說是回來請我們吃飯。我以為就吃頓飯聚一聚就行了,沒太往心里去。當同事們聊起來到時候給多少份子錢的時候,我徹底懵了?!斑@邊的規(guī)矩是這樣,婚禮后請吃飯也是要隨份子的,500元起步,1000元、2000元的也有。或者要不我們一起湊一份禮物送給她?”本地的同事給我答疑道。
但我還是不甘心,因為四川從來沒有這個禮節(jié)。而且雖然我們平常關系挺好的,一起吃過飯,逛過街,吐槽過領導,互相打過掩護。但朋友歸朋友,祝福歸祝福,我衷心祝福她,卻因為自己的窘境我真不想上份子錢。
所以當她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我內心非常糾結,吃飯邀請發(fā)出后,我思考了10分鐘然后決定不打腫臉充胖子。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我的想法,以及我的情況和計劃。
我覺得吃飯隨禮都正常,中國的人情講究有其內在道理。但是風俗背后,人應該有選擇權。我要根據情況不同,時間不同,選擇是否要用錢的方式維系這份人情。十月份我有自己的計劃,不想要支出太多,我覺得送上真心的祝福已經足夠了。
幸運的是我的同事非常理解我,也非?;磉_。告訴我,她此前也經常為份子錢苦惱,不希望自己的婚禮成為別人的負擔。
現在的年輕人確實對這些人情世故已經不感冒了,真正的健康的關系絕對不是上個份子錢就能加深或者維系的,甚至有時候捉摸不定的潛規(guī)則還會使得關系惡化。
一墨:26歲 公司職員
今年五一前,我接到了一條微信,是前同事的婚禮邀請函。我們在上一家公司只是泛泛之交,而且已經有兩年多沒聯系了,我琢磨著她應該是群發(fā)的消息,抱著隱身不回也許能躲過隨禮的心思,我甚至沒送上祝福。
“在嗎?你最近怎么樣???好久沒見,想你了。”當天下午,問候雖遲必到,“隱身”無效,我只能尷尬地解釋上午忙著工作沒看信息,并送上結婚祝福。接下來,我們就像兩個陌生人初次見面一樣交談,從“你離職后去哪了?”到“現在在做什么?”等,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早已離開了原來的城市,目前在北京工作,但這依然沒能阻擋她對我發(fā)出婚禮的邀請。最后我以工作太忙,實在沒時間跨城市去參加她的婚禮為由,婉拒了她,她也表示理解,我以為事情到這里就結束了,還偷偷慶幸終于躲過了“沒必要”的份子。
然而僅僅過了兩天,她再次給我發(fā)信息,說要來北京玩幾天,把北京的行程當作蜜月旅行的一部分,還問了我的居住地,說要在我附近找賓館。我問了他們想去游玩的景點,建議他們在出行相對方便的地方選賓館,但前同事還是堅持,說是為了方便跟我聚聚。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知道自己躲是躲不過了,每天工作忙成狗,還要在下班后幫他們預定好賓館。
他們之前沒來過北京,因為恰好是周末,為了盡地主之誼,我還特意去火車站接了他們,等把他們安頓到賓館,已經大半夜了。第二天中午,我們一起吃了飯,期間,我把準備好的份子錢給了他們,他們也給了我從當地帶來的特產,因為真的沒什么可聊的,我只想趕緊吃完走人。
戲劇性的一幕發(fā)生在結賬的時候,看兩個人都沒有結賬的意思,我只好起身買了單。我完全不能理解他們的邏輯,去參加婚禮,隨個份子錢還能吃頓席,我是隨禮又搭飯,或許他們把這頓飯當作我盡地主之誼的一部分吧,而我只想快點結束這場鬧劇。
來北京的第三天,前同事跟我說他們準備離京了。我很意外,實際上他們只在北京玩了一天,去天安門看了升旗,逛了趟故宮就回去了。我忍不住跟朋友吐槽,朋友說感覺他們是特意來北京收我份子錢的,實際上,我的感受跟朋友差不多。
六六:23歲 研二在讀生
我是一名研二在讀生。網絡有這樣一張圖是描述本科后繼續(xù)深造讀書的,就是:別人在上學,我們在上學;別人結婚了,我們在上學;別人孩子都打醬油了,我們還在上學。
這就為我的尷尬處境鋪好了底色。因為我還是學生,沒有收入來源。每年就靠6000元的國家補貼和3000~6000元不等的導師補助,以及父母偶爾接濟的一兩千元生活費過日子。但我身邊的朋友、同學已經到了結婚的年紀。結婚就得辦婚禮,婚禮就得隨份子。那么矛盾就產生了。
我今年已經23歲了,雖然父母支持我上學,沒有給我壓力。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可以獨立,不再“啃老”。所以今年9月份回校前,我就和我父母鄭重其事表示,這學期不用再給我生活費了,我這學期會有兩筆國家級和校級獎學金發(fā)放,在校生活費是足夠的。
但不料,比我獎學金放發(fā)來得更早的,是三位好友的“結婚喜訊”。
我是廣東人,眾所周知廣東的紅包都是“意思意思”,一兩百元給出去甚至還能收回來,并且白嫖一頓晚宴和“禮餅”。所以接到“喜訊”的時候,我沒有感受到壓力。但后來深入了解才發(fā)現,全國各地隨份子的錢,就和全國各地的紅包一樣不統(tǒng)一。
準備在這個國慶結婚的三位好友包括我在廣東的發(fā)小,一位大學室友,還有一位研究生師姐。發(fā)小的婚禮遵循廣東風俗,宴席上主人家會將禮錢返回,無非是送一份稱心小禮物的事,但是大學室友和同門師姐這倆人卻著實讓我感到心力交瘁。
我大學的6位室友都來自天南地北,新娘子是東北人,在她發(fā)出邀請后,我們剩下5個室友拉了一個小群,開始商討份子錢的事。我原本想法是大家湊錢給新娘子買個一兩千元價位的禮物,但我還沒開始說話,一位室友就發(fā)話,“咱們這邊起步都500元了,我們還都是四年室友,要不給個888元,也圖個好意頭?!?/p>
一開始我沒領會到“888元”是單人份子錢的額度,還在想:5個人湊888元會不會少了點?隨后另一位來自東北的室友的發(fā)言解決了我的疑問:“我們這邊隨份子800元都是起步價了,要不我們一人給個1314元?!笨吹竭@話我整個人都愣住了,想著這也太多了吧!但無奈,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在群里回復說沒問題,還開始商量怎么給最合適。我只能跟著回句“好的”。
前腳1314元轉賬給出后,后腳我就被拉近了一個有將近十個人的小群,群成員還都是同門。發(fā)起組織的師姐也毫不避諱,直言:“我們XX大師姐下個月結婚,我們商量一下隨份子和禮物的事?!?/p>
說是“商量”,其實就是他們將商量好的結果“告知”我們。隨份子每人出500元,禮物買了價格三千多元的高檔四件套和四千多元的高檔定制對杯,每個人均攤將近900元。都不用我們多想,組織者師姐就將群收款發(fā)出來了。長嘆一口氣后的我,準備依次完成付款時,才發(fā)現我沒有錢付款,微信余額和綁定的所有銀行卡都嘗試過了,都給不了500元。
開學前對父母拍胸口保證“這學期不用給我轉錢”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無奈只好找上了我閨蜜,問她借了2000元。我閨蜜給我轉完賬后,臨掛電話前還笑著說,“我有想過你還讀書會因為手頭緊問我借錢,但從沒想過你會因為隨份子‘隨到口袋空空向我求助?!?/p>
聽到這個我也只能苦笑,誰能想到有一天會被份子錢壓垮呢?好在獎學金在11月份就能發(fā)放了,也就有錢還我閨蜜?,F在距離國慶還有4天,只希望國慶舉行婚禮的好友就這3位了,再多我也承受不了了。
小郝:24歲 公司職員
我畢業(yè)之后,為了省錢選擇住在家里。因為衣食住行還是父母為我解決,我有些不好意思,就上交了工資卡(雖然工資也比不上父母給我花的多),然后每個月我爸媽會給我500元“零花錢”。
因為每個月只有500元,所以我特別害怕“大筆支出”,比如同事聚餐、結伴出去玩,尤其是最可怕的隨份子等。平時遇到這些我都是能避則避,但是工作后不可避免這些人情往來,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fā)結婚的消息,只能暗暗慶幸自己跟他們不熟,沒有把請?zhí)l(fā)給我。
但“份子”不是不到,只是在來的路上。有一天跟領導出門談事情,回來的路上他“無意中”跟我聊到,他買的新房裝修完了,過幾個月散完味道就要搬新家了,說到時候請我們這些同事去“暖房”。
我當時傻乎乎地什么也沒意識到,還答應領導說“好的,一定去?!苯Y果沒幾天,在公司茶水間跟同事們一起聊天時,大家開始商量起去領導家“暖房”隨多少份子錢。最后商量出的錢數,讓我感覺是一個“晴天霹靂”。畢竟我每個月只有500元零花錢。
當時大家定下來的份子錢是2000元。但我查了微信、支付寶所有的余額,從入職到現在,我只剩下200元不到的“積蓄”。我又不好意思跟父母要錢,只能自己想辦法。當時覺得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領導通知得比較早,我還有時間可以攢攢份子錢。
于是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過上了“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全面“節(jié)流”:下午茶不敢點了、朋友約著聚餐一次也不去了……還“美名其曰”我要減肥,搞得朋友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同時我還盡可能的“開源”:為了能早點到公司拿全勤獎,我每天騎半個小時共享單車去公司;還重操“舊業(yè)”,周末偷偷接了一些剪視頻的私活掙“外快”。
3個月后,我終于攢夠了份子錢,在去領導新家做客后,發(fā)了紅包。正當我松了一口氣,感到“無債一身輕”的時候,我的發(fā)小告訴我他跟女朋友領證了,但是還沒定婚禮舉辦時間。我知道我的“攢錢之路”,又要開始了……
木木:24歲 網站編輯
前段時間,我高中最好的朋友之一結婚了。但我卻只和另一個朋友合資買了一條項鏈,作為“份子”送給了她。
我和她是高中同桌,大學也是隔壁學校,經常一起吃飯、出去玩,保持著很好的感情。她結婚也早早告訴了我,并且邀請我做“姐妹”(伴娘團)。我是很想好好為她準備一份大禮的,但無奈我剛工作,月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除去房租、日常開銷,剩下的不多。
按照“行情”,如果是要隨份子、給紅包,至少需要800元起步,而我們關系親密,可能還得往上加。而800元幾乎是我半個多月的房租了。當時我們另一個共同好友也面臨一樣的情況,就找到我,跟我說:“要不我們倆合買一份禮物送給她?畢竟給紅包給少了不好看,買禮物還體面一點。而且我們是‘姐妹,婚禮出力了的,給禮物也說得過去?!?/p>
我一聽在理,就同意了這位朋友的提議。兩個人一起買了一款施華洛世奇的項鏈。我對奢侈品知之甚少,施華洛世奇也是我們略有耳聞、似乎還可以的品牌,于是就下單了一條價值約1000元的項鏈,商城活動還有折扣,最后只花了699元。
婚禮前一天,我們到達婚禮安排的酒店。因為怕第二天太忙,找不到合適的時間送出禮物,所以當時我們就把項鏈送給了她。當時她收到禮物是很開心的,而且那種開心看起來并不像是假裝的。
只是沒想到,第二天伴娘團陪完整場婚禮后,男方給我們派了一堆紅包,真的是一堆!然后我們就找了一間休息的房間,把紅包拆了,發(fā)現人均下來,一個人獲得500元!而我們買的項鏈平攤下來也不到400元,也就是說參加這場婚禮,我竟然還小賺。
婚禮隨份子其實應該隨的是心意。我很慶幸我的好友沒有嫌棄我們送出去的小禮物,但如今我也只能隨出這樣的心意。而如果以后我有能力了,也自然愿意給出更有價值的禮物。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可怡:29歲 室內設計師
這個國慶,又有三個婚禮要參加,粗略一計,6000元又得交出去。
我是本地人,從出生到工作就一直在本市。所以關系網也比較扎實,發(fā)小、同學、同事,全都在這兒,而且人數還不少。朋友集中的好處是從不擔心沒人約飯、沒人逛街。但隨著大家逐漸步入適婚年齡,親朋好友太扎堆的弊端也顯現出來了——那就是隨不完的份子。
盡管今年國慶還沒到,但我就收到了三個好友的結婚請?zhí)?。三個朋友關系也都不錯,按照約定俗成的“價格”,3個紅包6000元。盡管我有著外人看來還不錯的工作,每月稅后收入也能輕松過萬。但除去房貸、每月孝敬父母的錢,也只是略有結余。一下子拿出6000元,心都在滴血。
不過這還不是我隨份子隨得最多的一次。我今年29歲,印象中大概從2015年開始,身邊就開始陸續(xù)續(xù)有人結婚,但密度還沒那么大,再加上那會兒年齡偏小,義氣很重,就覺得朋友結婚當然得隨份子,而且還不能小。估計就是這份“義氣”,給自己在每年的黃金周挖了一個大坑。
到現在我已經連續(xù)四年,黃金周當“婚禮周”度過了。
2019年的國慶節(jié),我隨出了至今最多的份子錢,2個份子7000元。一個我特別好的閨蜜結婚,按照我們隨禮的“標準”,這等親密的關系至少是要隨3000元。另一對新娘和新郎都是我同學,本來我是覺得隨一邊2000元就夠了,但已經結了婚的朋友說,當時人家是兩個人每人都隨了2000元,怎么也得持平。所以僅這一場婚禮,我就給出了4000元。
話說回來,其實如果沒有趕在同一時間,我倒覺得也還好,畢竟等自己結婚了,這些錢都還是可以收回來的。但現在好幾個婚禮趕在一起,壓力還是很大的。還有一個與往年不同的點是,我去年換了工作,發(fā)工資的時間也就從每個月的月底變成了下個月的月中。所以在還沒收到工資的時候隨這么大額的份子錢,內心只有一個想法“真的隨不動了”。
文中苗苗、六六、可怡、怡心、一墨、小郝、木木、明明為化名。
(來源:燃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