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
摘 要:在初中教學中,音樂是非常關鍵的構成,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德育的重要地位,在目前的音樂課堂中,需運用針對性措施引入德育。首先簡述了初中音樂課堂中德育的現(xiàn)狀,接著探討了有關的滲透方式,以期為有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課堂;初中音樂;德育
對我國教育事業(yè)而言,其核心為立德樹人,這也是培養(yǎng)社會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初中生正處于道德品質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應為其開展正確的德育。音樂教學有著特殊的審美教育功能,且在學生德育中,它還是非常關鍵的構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音樂課堂教學,將德育全面滲透其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其功能與價值,進而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xiàn)學生綜合發(fā)展。
一、初中音樂課堂德育現(xiàn)狀
1.音樂教育認識不足,德育滲透意識有待提高
基于新課標的實施,對教學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且在初中音樂教育以及德育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效,而在具體教學中還有多方面問題。在應試教育影響下,還有大量的教師在使用原有的教學模式,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比較注重專業(yè)知識技能的講解,使得學生的參與度及體驗性都較差;在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講解,缺乏一定的實踐活動,這會導致學生興趣降低,也很難有效滲透德育,雖然大部分學生比較喜歡音樂,但是卻不愛上音樂課。
2.缺乏音樂基礎素養(yǎng)
對初中生而言,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音樂基礎素養(yǎng),在音樂鑒賞方面不具備相應的鑒別能力,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德育的滲透。在具體進行教學時,針對理論方面的知識點,學生很難產(chǎn)生興趣,而這部分知識又非常關鍵,所以他們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及鑒別能力都非常差,就音樂教師而言,想要全面增強其教學效果,往往會通過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在具體教學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同音樂發(fā)生分離的現(xiàn)象,這對其音樂能力的提升毫無作用。
二、滲透方式的分析
1.尋找歌曲同德育的結合點
教師應仔細分析音樂教材,尋找教材內(nèi)容同德育的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將德育有效滲入音樂課堂中,并增強滲透效果,對初中生而言,他們也很樂于接受,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其思想道德。對此,在實際教學時,初中音樂教師應對素材庫的積累加以重視,并能熟練應用已有資源,以便將其有效運用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還可為學生構建德育情境,圍繞音樂教材內(nèi)容,構建針對性的學習情境,在這之中,應融入情感色彩,給學生充分的情境體驗,增強他們的主觀感受,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點,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德育學習。在應用該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結合學生的心理,并通過不同的形式加以運用,比如角色扮演等,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完成音樂教學。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就初中生而言,他們自身有著活潑的性格特征,若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很難提升其學習興趣,對此教師應加以重視,持續(xù)創(chuàng)新其教學方法,以增強他們對音樂課程的興趣。如教師可改編教材中的歌曲,讓學生自己編制歌舞劇等,在這之后可創(chuàng)辦晚會等活動,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另外,針對教師而言,還可把教材中相對枯燥的知識內(nèi)容轉變?yōu)闅g快的內(nèi)容,可組織講故事及猜謎語等活動;與此同時,音樂教師可事先把任務布置下去,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之前,讓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去查找相關的素材,然后在實際教學時,以匯報的形式將查找到的知識分享出來。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能動性,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拓展。
3.有效融合課堂教學與實踐
在初中生的德育教學中,社會實踐是比較關鍵的渠道,對此,音樂教師應有目的地將教材知識同實際生活有機融合起來,在生活中提取相關的德育資源。比如,在教學與春天有關的歌曲時,音樂教師可把學生帶入校園,讓他們?nèi)ビ^察校園中的花草樹木等。接著教師再為其講解歌曲背景,讓他們對歌曲進行賞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將會對歌曲產(chǎn)生初步認識,有利于進一步理解歌曲中蘊含的情感。通過歌曲背景的講解,得知該歌曲的創(chuàng)作者本身身體是欠佳的,但是其創(chuàng)作的歌曲卻并沒有悲傷的情緒,若是教師不進行講解,根本很難想象出作者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創(chuàng)作出的歌曲,將歌曲旋律同作者實際狀況加以比較,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堅定的意志力以及樂觀的心態(tài),這是非常值得學生借鑒的。
參考文獻:
李道華.初中音樂課堂德育滲透方式分析[J].北方音樂,2020,39(2):2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