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摘 要:學生在七、八年級的英語學習中,已經從詞匯量、句式、語法、寫作等多方面具備了一定的英語技能,所以進入九年級學習階段,對英語本身的理論學習并不陌生,但是對英語學習的技能方面還需加強。圍繞九年級英語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學習難點,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生能力提升為目標,從思想上、教學內容和方式上逐步優(yōu)化。
關鍵詞:英語教學;實踐策略;有效性
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做好英語學習規(guī)劃
英語學科由于缺少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基于考試的目的,以死記硬背的方式掌握單詞、句式、語法、寫作等內容,缺少英語思維的建立。因此,很多學生在升入九年級時,會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出現(xiàn)成績下滑,但是又不會從根本上找問題。為此,教師需要從思想上引導學生,一是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學會以平常心態(tài)面對考試成績,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價值優(yōu)勢;二是教師為學生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從思維模式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科學習的本質[1]。好的學習方法和思維認知會對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會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因此,英語教師需要針對不同英語學習內容做好規(guī)劃。此外,教師在給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學生價值的基礎上,可以通過組織主題班會,讓學生明確怎樣對待九年級的學習,如何規(guī)劃學習任務,明確沖刺的目標,適當?shù)乃枷氪碳た梢詥拘押图ぐl(fā)學生的好勝心和奮斗的信心。
二、通過課堂對話的方式,提升英語教學的實踐性
隨著課程改革和教育體制的優(yōu)化,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認識到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利用課堂對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英語課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運用分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學會與小組成員團結合作,互相幫助;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共同探討學習難點問題。每個小組內都有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學生可以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各自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又共同參與活動,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2]。因此,教師以差異化教學方式,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從而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英語復習計劃,提升英語學習能力。開展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明確任務要求,確保小組內每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實踐中。教師要想營造活躍的英語課堂氛圍,還可以在英語對話練習的基礎上,設置游戲比賽和獎勵模式,兩個小組為一組進行比拼,率先完成任務并正確回答出問題的小組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三、優(yōu)化說明文寫作教學方法
對于九年級英語寫作方面的教學來說,說明文寫作是其中重點學習的內容。掌握說明文寫作要點最關鍵的是突出文章中心,邏輯要具有條理性,能夠以客觀敘述的視角闡明所寫事物的特點、功能、用途等方面。但是很多學生對說明文把握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在內容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中沒有建立聯(lián)系,對說明文的中心把握容易偏題。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優(yōu)化教學。以人教版九年級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的寫作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本章節(jié)關于“發(fā)明”這一話題,讓學生先嘗試通過簡單的口頭輸出,以“發(fā)明”為切入點,通過聽、說、讀的方式了解文本內容關于發(fā)明的歷史和作用,并思考:如果是你,想要發(fā)明什么東西。并為你所發(fā)明的東西寫一段簡單的介紹和宣傳語。讓學生基于單元內容中的單詞、短語、句式、語法進行寫作,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起來。在學生動筆寫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明確說明文寫作的要素包含哪些,對于發(fā)明的時間、地點,發(fā)明過程和用途等內容都需要在寫作中體現(xiàn)出來,通過口頭練習來增強學生書面輸出的寫作效果。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分析學情,針對學生完成的說明文寫作初稿,從文章結構、語法、句式等是否運用正確,并指導學生指出文章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修改。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分享優(yōu)秀的文章,讓學生之間共同評價與討論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
綜上分析,九年級的英語教學,需要教師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英語學習,做好學習規(guī)劃,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從教學方式上,可以加強課堂對話練習,讓學生加強英語口語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從教學內容上,加強對學生英語寫作的訓練,結合說明文單元寫作內容,帶領學生逐一分析說明文寫作的要點。多管齊下,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宏達.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5):180.
[2]梁靜靜.基于產出導向法的九年級英語寫作教學設計[D].延安:延安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