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芹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選擇生活化內(nèi)容、設計生活化活動等策略,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學習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21-0049-02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英語教學活動,使學生積累和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并強調(diào)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指出教師應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英語生活化教學指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確定教學內(nèi)容、選擇教學方法、設計課程活動以及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教學活動,是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貫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論”理念的重要舉措。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豐富英語學習體驗
生活是英語教學的重要資源。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靈活運用生活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熟悉且生動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夠帶給學生親近感,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外界信息的刺激下,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促使他們快速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積極主動地探究英語知識。
1.借助生活實物,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應圍繞教學主題來進行學具的選擇,盡可能地挑選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方便學生感知和操作。在課堂上,學生可以一邊觀察熟悉的物品,一邊學習英語生詞,在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等多種感官的相互作用下增強知識記憶,有效掌握英語運用的技巧。
例如,教學《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一課時,為了提升學生的聽課質(zhì)量,教師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帶入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由于本課的教學主題圍繞水果沙拉展開,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項作業(yè),要求他們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水果帶到課堂上。課始,就有學生興奮地向教師展示自己帶來的水果。教師稱贊后提問:“你們知道如何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水果嗎?”有的學生回答“Yes”,有的學生答“NO”。于是,教師追問:“有同學會做水果沙拉嗎?”此時,絕大部分學生表示不會。教師由此借助學生帶來的水果,自然而然地引入正式教學的內(nèi)容:“Ling ling,do you have an orange?”“ Tao tao, do you have some bananas?”教師從最簡單的、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引入教學,用簡單的英語單詞激發(fā)學生進行英語對話的欲望,順利實現(xiàn)新課的導入。
上述教學,教師結合學生喜歡的水果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感受到實物存在的同時,通過一系列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順利地進入新課的學習之中。
2.借助生活視頻,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師要考慮借助立體感更強的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的英語教學情境。在制作視頻時,教師既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選擇適合的素材,又不能讓素材過分脫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
例如,教學《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課時,考慮到視頻能夠給人帶來現(xiàn)實體驗感的特點,教師錄制一段學生日常的活動視頻。課堂正式開始后,教師予以引導:“Boys and girls,I know you can do a lot of things.You are all great.”接著,教師將提前錄制好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吹疆嬅嬷杏腥嗽诖蚧@球時,教師提問:“Who is playing basketball?”由于視頻中出現(xiàn)的人、事物都是學生熟悉的,他們回答起來十分自然順暢,師生之間的英語對話就此展開,順利地實現(xiàn)了新課導入。
上述教學,教師將學生的生活場景錄制為教學視頻并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既增強了真實感,又富有趣味,激起學生交流的欲望,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英語教學活動之中。
二、選擇生活化內(nèi)容,豐富英語學習體驗
1.挖掘生活化素材
“要在生活中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教育的觀點。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無窮的智慧,英語教學素材也包含在其中。在過去,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的教師常常找不準英語有效教學的方向,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可以成為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方向,將生活資源轉(zhuǎn)化為教育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內(nèi)化所學知識。
例如,教學《Colours》一課時,為了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內(nèi)化,教師提前準備好黑色的鉛筆、黃色的香蕉、藍色的鞋子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課堂上,教師出示鉛筆后提問:“What is it?”學生積極回答:“It is a pencil.”教師再次提出問題:“What colour is it?”由于此前并未學過“colour”一詞,學生滿臉疑惑。于是,教師順利引入本課的生詞“colour”。隨后,教師參照類似的對話流程,依次帶領學生學習“red”“yellow”“blue”“black”等與顏色有關的單詞,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上述教學,教師很好地踐行了生活教育理念,將生活實物作為教學道具,拉近了學生與新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下,真正內(nèi)化所學的新知識。
2.選擇生活化內(nèi)容
目前,小學英語教學基本圍繞教材內(nèi)容展開,要想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教師需要結合學情與生活實際加以設計。
例如,教學《MY? Family》一課時,教師圍繞“家庭”這一主題,要求學生準備一張全家福,在課堂上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鼓勵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全家福,并用英文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實現(xiàn)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目的。
上述教學,從內(nèi)容分析的角度來看,教學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對于那些自己熟悉的事物會有獨到的見解。因此,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生活化內(nèi)容引入課堂教學中并適當?shù)赝卣寡由?,為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條件,鍛煉其英語綜合能力,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設計生活化活動,豐富英語學習體驗
1.教學方法生活化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同其他語言一樣都源自于生活。小學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強烈,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引導,便能喚醒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之中,進而真正理解英語知識和熟練掌握應用技巧。因此,教師必須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考察和了解學情,精心設計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活動,將英語和生活相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例如,教學《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增強新知識的記憶,教師設計一個有趣的手工操作活動。課前,教師提前采購制作沙拉所需要的食物。課堂伊始,教師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的小組,讓學生有序地到講臺前選擇自己喜歡的食材制作沙拉。在動手制作沙拉前,教師還提出一個小要求:“從現(xiàn)在開始,請用‘Do you have a/an...‘Do you have any...等句式開始交流。”在沙拉制作完成后,教師鼓勵學生評價自己的作品。有學生結合以前所學的句式說道:“Look at our fruit salad. Its nice and sweet...”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促進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通過上述教學可見,生活化教育理論在英語教學中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這一案例中,教師緊緊圍繞教材主題設計相應的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學習和掌握英語并順利實現(xiàn)應用的目的。
2.學習策略生活化
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將生活化內(nèi)容滲透于英語課堂,不僅需要立足于教學主題來選擇適合的內(nèi)容,更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生活化的方法進行教學。
例如,教學《After School》一課時,教師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給其他同學展示自己放學后的趣事。有兩位學生在氛圍的影響下大膽舉手,與其他同學分享他們放學后的固定對話。學生甲朝學生乙眨眨眼,問道:“Hi,Lets go and play basketball?”學生乙條件反射地點頭壞笑:“Lets go...”從內(nèi)容上看,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教師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勵學生模擬放學后的情景,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使他們有意識地將角色扮演中的對話在腦海中復現(xiàn),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英語句式的記憶。
綜上所述,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也日益緊密,英語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生活化教學在反復應用中已被證實,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英語教學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水平,更符合我國現(xiàn)階段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當重視生活化教學的應用,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李婷婷.讓生活點綴小學英語課堂——談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主要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
[2] 馮貴芹.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探析[J].華夏教師,2019(30).
[3] 靳潔茹.基于生活的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的實踐探索[J].寧夏教育,2017(05).
[4] 張云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探微[J].甘肅教育,2018(01).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