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豪,孫文玉,席曉明,王麗敏,畢鴻雁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康復醫(yī)學院,山東濟南市 250014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發(fā)病率逐年上升[1]。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現(xiàn)出平衡功能障礙、軀干不穩(wěn)和姿勢異常,跌倒風險升高,可能導致軟組織損傷、骨折、心理恐慌及社會參與受限等問題,極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此外,患者由于害怕跌倒會減少活動,進一步加重核心不穩(wěn)、步行困難等癥狀,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傳統(tǒng)導引是集調心、調息、調身為一體的中醫(yī)運動療法[3]。已有研究證實[4-6],導引作為一種康復訓練方法,可以增強軀干穩(wěn)定性和控制能力,改善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風險,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五禽戲屬導引運動,對增強肌力、降低肌張力、提高核心穩(wěn)定性、改善步行及平衡功能有顯著療效[7-9]。本研究探討五禽戲對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生活質量的療效。
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選擇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康復科和腦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62例,符合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2016版)[10]。
納入標準:①年齡50~70 歲,無視聽覺、注意力障礙,可以學習五禽戲的動作;②Hoehn-Yahr分期Ⅲ期,帕金森后拉試驗陽性,能獨立或在保護下在室內步行>20 m,在轉身時出現(xiàn)明顯站立不穩(wěn),洗漱、如廁、做飯、購物等日?;顒佑休p度受限,可獨立生活;③單足閉目站立時間<6 s,近兩年每年跌倒次數(shù)>2 次,或者具有慌張步態(tài)或凍結步態(tài);④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評分>27 分;⑤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或者帕金森疊加綜合征;②患有嚴重心、肺、肝、腎等疾病或癌癥;③并發(fā)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④因骨折、創(chuàng)傷、手術等原因不能無輔助站立、行走;⑤正在練習五禽戲或其他傳統(tǒng)運動。
剔除標準:①依從性差;②抗帕金森治療計劃出現(xiàn)變更;③病情惡化或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不宜繼續(xù)接受試驗。
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1)和觀察組(n=31)。兩組性別、年齡、病程、體質量指數(shù)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本研究經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No.(2021)倫審第(038)號——KY〕,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常規(guī)治療
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抗帕金森藥物治療和常規(guī)康復訓練。常規(guī)康復訓練內容參考歐洲帕金森病物理治療師協(xié)會2014版的《歐洲帕金森病物理治療指南》[11],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適當擴大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訓練;②上肢、下肢肌力的抗阻訓練;③從床上和椅子上站起訓練;④坐位、站位的身體重心轉移訓練;⑤坐位、站位下的拋接球訓練;⑥口令引導下的邁步訓練;⑦行走能力及步態(tài)糾正訓練;⑧穿衣、洗漱、體位轉移等日常活動訓練。訓練項目和強度根據(jù)患者功能狀態(tài)而定,每次訓練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d,共8周。
所有患者常規(guī)康復訓練均在同一名專業(yè)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
1.2.2五禽戲
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基礎上行五禽戲訓練,動作依據(jù)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五禽戲》[12]。每次30 min,包括熱身5 min,中間休息5 min,結束后放松活動5 min,每周5 d,共8周。
五禽戲訓練均由同一名經專業(yè)培訓的康復治療師指導進行。
訓練過程中,室內清潔明亮,光線充足,地面平坦無雜物;康復治療師站在患者側后方予以保護;患者穿寬松衣褲。訓練強度結合心率監(jiān)測進行調整,以心率在(220-年齡)×(55%~65%)、訓練結束患者自感微微出汗為度。
治療前和治療8 周后,由同一名經過專業(yè)培訓的康復治療師進行評定,該治療師未參與治療且對分組情況不知情。
1.3.1PRO-KIN平衡儀[13]
采用PK-254 平衡儀系統(tǒng)(意大利TECNO-BODY公司)進行平衡功能測量。平衡板下放置4個鎖塊,選擇靜止穩(wěn)定性評估模塊?;颊呙撔?,以A1A5為軸對稱直立,兩足弓內側緣距離10 cm,足弓最高點在A3A7軸上,雙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視正前方,測量30 s 內身體壓力中心運動軌跡長和壓力中心運動軌跡所形成的橢圓面積,數(shù)值越小提示姿勢控制能力越好。
1.3.2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14]
該量表包括靜態(tài)和動態(tài)平衡功能評定,共14個項目,總分56 分,得分越高表明平衡能力越好。0~20分,平衡功能差,患者需要乘坐輪椅;21~40 分,有一定平衡能力,可在輔助下步行;41~56 分平衡功能較好,患者可獨立步行。小于40分提示有跌倒風險。
1.3.3計時起立-行走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TUGT)[15]
在離座椅正前方3 m 遠地面用藍色膠帶做出明顯標記。測試者發(fā)出“開始走”的口令,開始計時,患者離開座椅,無輔助走到藍色膠帶處,轉身繞過然后返回,轉身坐下,臀部重新接觸椅座且背靠在椅背時停止計時。測試3次,取平均值,每次可休息1 min。
1.3.4帕金森病生活質量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cale-39,PDQ-39)[16]
采用PDQ-39 評定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包括身體活動、日常生活、精神狀態(tài)、認知、交流等共39 項,總分156分,評分越低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以()表示,治療前后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治療前兩組壓力中心運動軌跡長和橢圓面積、BBS評分、TUGT時間、PDQ-39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均顯著改善(P<0.001),且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01)。見表2~表6。
表2 治療前后兩組平衡儀壓力中心運動軌跡長比較(mm)
表3 治療前后兩組平衡儀壓力中心橢圓面積比較(mm2)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BBS評分比較
表5 治療前后兩組TUGT時間比較(s)
表6 治療前后兩組PDQ-39評分比較
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活動能力,改善社會參與,提高生活質量[17]。目前治療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常用的手段仍是藥物治療,但是隨著服藥時間延長會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幻覺、精神錯亂、直立性低血壓和睡眠障礙等[18]。傳統(tǒng)的平衡和步態(tài)訓練[19]由于內容枯燥單調,患者配合度低,訓練效果欠佳。虛擬現(xiàn)實等高新技術[20]成本較高,患者經濟負擔重,在社區(qū)和居家康復的推廣性不強。五禽戲具有簡便易學、成本低廉、易于推廣、不受場地限制等優(yōu)點,可彌補其他康復訓練的不足。
平衡功能的量表評估一定程度受到治療師的主觀因素影響。PRO-KIN 平衡儀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21],可以客觀、精確地評估患者穩(wěn)定性。本研究顯示,五禽戲鍛煉可增強帕金森病患者站立時的穩(wěn)定性。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受損,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現(xiàn)出軀干屈曲、脊柱傾斜等姿勢異常[22],加上身體僵硬和運動代償,甚至還會出現(xiàn)頭部前伸下垂、圓肩駝背等問題,從而導致身體重心不穩(wěn)。五禽戲諸多動作可以糾正這些不良姿勢,如“虎舉”盡力伸展脊柱,增加延展性,牽伸放松緊張的胸大肌、肩胛提肌等;“鹿抵”提高脊柱周圍肌肉、韌帶柔韌性,糾正脊柱小關節(jié)紊亂;“鳥伸”抬頭伸頸挺胸,兩臂向后上方伸展,增強背闊肌力量。頸椎的活動度和穩(wěn)定性對于平衡能力至關重要[23]?!盎⑴e”“鹿抵”“猿提”可改善頸椎活動度和頸部肌肉力量,進而增加脊柱穩(wěn)定性。
本研究顯示,五禽戲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核心肌群對平衡功能、軀干穩(wěn)定和運動控制起重要作用[24]。五禽戲的不同動作能有效鍛煉核心肌群?!盎洹奔怪汕街绷⒄归_蠕動,“鹿抵”在屈髖屈膝位大幅旋轉腰腹部,“熊運”以腰腹為軸搖晃軀干,三個動作不同程度鍛煉脊柱、骨盆、核心肌群力量?!靶芑巍辈捎脛討B(tài)姿勢控制和靜態(tài)姿勢控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心前后轉移,有效鍛煉患者髖、膝、踝的控制能力。
本研究顯示,五禽戲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行能力?!盎洹薄靶芑巍薄傍B飛”可以牽伸關節(jié)周圍韌帶,改善髖、膝關節(jié)活動度和靈活性,增強股四頭肌、腘繩肌等肌肉肌力,進而提升行走時的平衡功能。帕金森病患者的凍結步態(tài)表現(xiàn)為支撐相不穩(wěn),邁步相足廓清較差,步幅減小,邁步速度增快,在起步、轉彎和遇到障礙物時邁步停滯。“熊晃”隨著身體重心轉移,提髖屈膝,以大步伐跨越,動作要求全腳掌用力踏地,使震動感上傳,通過足底的感覺刺激與反饋,增強神經傳導通路的敏感性和大腦皮質興奮性,促進本體感覺和平衡功能建立?!霸痴敝型?、抓、縱、閃、跳等一系列動作機靈敏捷,增強神經-肌肉靈敏性,有效訓練前庭功能。有研究證明[25-26],帕金森病患者通過訓練前庭功能可以改善平衡和行走能力。
本研究顯示,五禽戲訓練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霸痴睍r患者左顧右盼,改善頸椎活動度,促進腦部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緩解緊張,改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使患者心情舒暢,增加對生活的信心,提高社會參與能力。已有研究顯示[27],五禽戲鍛煉2 個月后,患者抑郁、焦慮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顯改善。正常的呼吸模式是核心力量鍛煉的前提。五禽戲注重肢體運動配合調整氣息,肢體牽拉開合可以刺激呼吸肌群,同時也能鍛煉核心肌群力量,進而提高肺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有研究表明[28-29],呼吸訓練可以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綜上所述,五禽戲可以明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生活質量,可用于社區(qū)康復和居家康復,有利于降低跌倒風險,提高步行能力,提升生活質量,減緩病程進度。本研究缺少遠期療效的觀察,治療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