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體記者 楊智淋
走進第二展廳【紅色家風】,讓我們一起回顧那段紅色的崢嶸歲月,感受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巍巍高風”、巴蜀革命先烈的“英烈凜風”和紅軍在四川所留下的“長征遠風”。
“應知重實際,平地起高樓。應知重理想,更為世界謀。我要為眾人,營私以為羞?!?/p>
這是川籍元帥陳毅在《示兒女》一詩中對子女的教誨,里面飽含著一位父親對子女的深切期望和殷殷囑托。
2021年8月26日,是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也是天府家風館開館滿月之日,不經(jīng)意間的交集卻透露出內(nèi)在的深刻聯(lián)系,相逢的不只是日期,更是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品質(zhì)。
陳毅元帥身上傳承并踐行著許多優(yōu)良家風。每當閑暇時,陳毅常與子女討論古詩詞里的微言大義,或詢問其對于自己新作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傳遞著對晚輩們的要求。
陳毅元帥的家風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優(yōu)良家風的縮影。
近代以來,百年陸沉、神州悲鳴,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磨難,陷入悲慘的境地。在危機與考驗面前,中國共產(chǎn)黨人勇敢地擔起了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厚重的中華家風文化與革命時代大潮的生動結合,孕育出可歌可泣的紅色家風,無數(shù)革命先輩身上所展現(xiàn)的這種紅色家風,在中華家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紅色家風形成于特定革命年代,產(chǎn)生于特殊革命家庭。四川是一片充滿紅色印記的革命熱土,紅色家風流淌傳承,猶如一輪皓月,永照巴山蜀水。
為集中展現(xiàn)紅色家風的深刻內(nèi)涵和多元表現(xiàn),第二展廳結合中國革命歷史和四川實際,集中展現(xiàn)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巍巍高風”;劉伯堅、趙一曼、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英烈凜風”;紅軍在四川留下的“長征遠風”。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定下“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三條原則;朱德給家人定下“五心”家規(guī),明確“望升官發(fā)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
我們可以聽到,革命先烈劉伯堅要求三個兒子繼承其遺志的囑托和“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的錚錚誓言;趙一曼在犧牲前給兒子留下的“母親不能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的身先垂范。
我們可以感悟到,長征期間深受紅軍影響的彝族首領小葉丹給家人留下的“一定要保護好紅軍旗”的代際精神傳承;紅色土司安登榜在執(zhí)行任務前,把軍用水壺和毛毯留給家人時,想著念著的都是“要搞好團結,隨時想著紅軍”的那份執(zhí)著。
這些紅色家風生動地體現(xiàn)出共產(chǎn)黨人愛黨愛國、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嚴守紀律、忠貞不渝的政治品格,以及律己修身、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
這種優(yōu)良家風不僅教育引導著他們各自的后人,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匯聚成新征程里繼續(xù)攻堅克難、奮勇前進的精神偉力和磅礴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