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武 河南省修武縣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內科 454350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屬于呼吸科的一種常見病,多見于中老年人[1]。CB是由多種因素引起,臨床表現(xiàn)以咳嗽、咯痰為主,若未及時治療則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祖國醫(yī)學認為CB屬“喘證”“肺脹”等范疇[2],其證型多樣,本研究主要探討寒痰阻肺型CB的治療效果。隨著近幾年中醫(yī)藥的大力發(fā)展和應用,有研究表明中藥對治療CB有較好的療效[3-4]。麻黃桂枝湯是一種中藥方劑,臨床上將其用于治療CB的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診治的120例寒痰阻肺型CB患者開展前瞻性對照研究,探討聯(lián)合西藥、麻黃桂枝湯對寒痰阻肺型CB患者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診治的寒痰阻肺型CB患者120例。納選標準:(1)符合中西醫(yī)中有關寒痰阻肺型CB的診斷標準[5-6];(2)年齡40~75歲;(3)知情同意且符合倫理學要求(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等緊要臟器病史,惡性腫瘤者;(2)有精神、智力障礙者;(3)既往呼吸系統(tǒng)做過手術者;(4)應用本研究藥物產生嚴重不良反應者。隨機數(shù)表法將寒痰阻肺型CB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男48例,女12例;年齡45~70(57.32±7.11)歲;病程3~11(6.13±1.68)年。對照組男47例,女13例;年齡43~69(56.21±6.73)歲;病程3~12(6.14±1.71)年。兩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西藥治療: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00055)口服,2次/d,200mg/次;氨茶堿片(浙江遠力健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3022289)口服,3次/d,200mg/次;鹽酸氨溴索片(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016)口服(飯后),3次/d,60mg/次。觀察組則給予西藥聯(lián)合麻黃桂枝湯加減治療,其中西藥用藥同對照組,麻黃桂枝湯加減的藥物組成及用法為:黃芩12g,麻黃、紫菀各10g,桂枝、白芍、半夏各9g,桃仁、五味子、款冬花、炙甘草各6g,細辛、干姜各3g。采用本院煎藥機標準煎藥,每劑藥真空包裝成2袋,每袋200ml,早晚各溫服1袋。兩組療程均為14d。另外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兩組患者進行飲食、吸氧、液體補充等干預。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消失,肺部哮鳴音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肺部哮鳴音基本消失;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肺部哮鳴音沒有變化甚至加重[7]??傆行?(顯效+有效)/60×100%。(2)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氣喘、咯痰、咳嗽改善時間。(3)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治療前后運用肺功能儀檢測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呼氣量(FVC)、用力呼氣量的比值(FEV1/FVC)水平。(4)記錄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的80.00%(χ2=4.615,P=0.032<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氣喘、咯痰、咳嗽的改善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對比
2.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FEV1、FVC、FEV1/FVC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FEV1、FVC、FEV1/FVC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FEV1、FVC、FEV1/FVC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對比
2.4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用藥期間觀察組出現(xiàn)輕微干嘔和腹瀉各2例,對照組出現(xiàn)腹瀉1例,惡心嘔吐1例,經對癥處理后好轉,均可耐受。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無明顯差異(連續(xù)性校正χ2=0.175,P=0.675>0.05)。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CB的發(fā)病率日益增長。有研究表明CB具有病程長、復發(fā)率高等特點,若未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病情則會進一步加重,最終發(fā)展成如慢性肺心病等疾病,威脅患者生活質量[8]。因此,采取有效的藥物治療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加快其康復速度。臨床上西醫(yī)常采用左氧氟沙星、氨茶堿、鹽酸氨溴索等藥物治療CB。左氧氟沙星作為一種喹諾酮類藥,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9];氨茶堿能夠松弛平滑肌,擴張支氣管,增加肺活量,具有較強的平喘作用[10];鹽酸氨溴索屬于黏液溶解劑,可以祛痰止咳[11]。從中醫(yī)辨證角度來講,CB證型種類多樣,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寒痰阻肺型,其病機主要是腎陽虛衰,氣血瘀滯,痰阻氣道而咳喘,治療原則是祛痰化瘀、止咳平喘[12]。本文采用的麻黃桂枝湯加減方中麻黃味辛性溫,具有宣肺平喘的功效;桂枝能夠溫陽化氣,散寒解表;干姜可以溫陽通脈、細辛可以溫化寒痰,兩藥相輔相成,共奏通肺祛痰之效;法半夏能夠祛痰鎮(zhèn)咳;紫菀、款冬花均具有溫肺下氣、化痰止咳的作用;黃芩性寒味苦,能夠除濕消痰;桃仁可以止咳平喘;五味子可以收斂肺氣、補腎寧心;白芍能夠養(yǎng)血調經;甘草調和諸藥[13-15]。方中這些藥相互配合制約,共同發(fā)揮宣肺下氣、鎮(zhèn)咳平喘、解表化痰的作用,最終提高療效。本文結果表明,相比單純西藥治療,西藥聯(lián)合麻黃桂枝湯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也明顯縮短。這可能與西藥和麻黃桂枝湯在治療寒痰阻肺型CB中有相互協(xié)同的作用,二者從多種途徑祛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有關。本文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中西醫(yī)聯(lián)合應用能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另外,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麻黃桂枝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寒痰阻肺型CB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麻黃桂枝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寒痰阻肺型CB的臨床療效較好,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肺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廣。但本文只探討了寒痰阻肺型CB,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有待繼續(x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