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紅
【內容摘要】德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點內容,而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將德育工作滲透在學科教學中也成了必要的舉措?;诖耍恼聦⒑喴獢⑹鲈诔踔姓谓虒W中滲透德育理念的價值,并從挖掘教材德育素材、構建生活教育情境、強化教師引導作用、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引進時事熱點內容和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對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的方法進行探索。
【關鍵詞】德育初中政治價值滲透方法
在素質教育理念盛行的當下,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得到了凸顯。而對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的方法進行探索,是為了將德育工作與學科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斷激發(fā)政治學科的德育價值和作用,構建起具有深厚道德元素的政治課堂,為德育工作開辟更加廣闊的路徑。出于以上研究目的,接下來將對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價值和方法進行探索。
一、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價值
為了順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主題,德育就成了初中學校的重點教育形式,而將其融入初中政治教學中也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價值和作用,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談:
1.有利于拓展德育工作的范圍
在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中,思想道德教育歸屬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和學校政務處日常工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德育工作的范圍和形式,學生在僵化的形式中很難與德育內容形成共鳴。但是將德育與政治教學相結合,學生能夠在學習政治知識的過程中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和感染,這就為德育工作開辟了新的路徑,使道德教育突破了以往的范圍局限性[1]。
2.有利于推動政治教學的發(fā)展
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利用灌輸式講解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會不斷降低,所以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得不到提升。但是將德育理念滲透到政治教學中,教師會更加重視學生的真實感受,并利用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所以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能得到明顯的提升,而政治教學也會朝著更加創(chuàng)新化和高效化的道路邁進。
3.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初中生是發(fā)展道德品質、增強道德修養(yǎng)的關鍵時期,但是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由于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單一陳舊化,使得德育效果不盡如人意,所以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就出現(xiàn)了一些消極問題。而在德育與政治教學聯(lián)合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會將教學與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以教學的方法滲透德育理念,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初中生的道德修養(yǎng)也會不斷增強。
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方法
為了構建起高效的初中德育機制,為德育工作增添更多的活力,教師可以將德育與政治教學融合起來,通過挖掘教材德育素材、構建生活教育情境、強化教師引導作用等方法,促進德育與政治教學的協(xié)同發(fā)展。
1.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奠定初中生的道德基礎
教材是開展政治教學工作的素材來源,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政治教材中增添了更多的德育元素,如果教師能夠關注并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那么學生就能在解讀和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奠定自己的道德基礎。因此,為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進其與政治教學的協(xié)同發(fā)展,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引導學生感悟和體會教材內容中的顯性和隱性道德元素,從而讓初中生在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受到優(yōu)秀道德品質和意志品格的熏陶和感染[2]。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提前對教材進行閱讀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德育素材進行重點設計,將其合理地融入政治教學過程中,并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德育內容,從而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向學生傳遞道德思想,以此奠定學生的道德基礎。例如,在《友誼與成長同行》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交友觀念,使他們以真誠和謹慎的態(tài)度對待友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教材中的“閱讀感悟”素材板塊,讓初中生在閱讀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故事中,明確真誠交友的重要性以及朋友對自身發(fā)展起到的重要促進作用,從而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不斷拓展他們的道德素材積累,以此達到德育的目的。
2.構建生活教育情境,培養(yǎng)初中生的道德意識
教育情境是一種以真實或者模擬情境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帶領學生深入到知識的內部感受其內涵,并以輕松活躍的氛圍帶動學生的發(fā)展。因此,為了培養(yǎng)初中生的道德意識,深化他們對政治教學中道德元素的理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構建起生活化的教育情境,讓學生以一種直觀化的形式理解政治教學中的理論和概念,并在此過程中將政治知識中蘊含的優(yōu)秀思想道德轉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3]。例如,在《親情之愛》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親情理念,讓他們在家庭中明確親情的具體內涵,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家中或者熟悉的家庭中體現(xiàn)出來的親情元素,這時學生就會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陷入生活回憶中,從而在實際生活中找尋和探索親情的具體體現(xiàn)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逐漸認識到親情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和懂得感恩、尊敬以及傾聽的重要性。通過構建生活教育情境的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意識,不斷增強他們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
3.強化教師引導作用,啟發(fā)初中生的道德思維
教師是開展政治教學活動和實施德育教學行為的主導者,他們對于最終的教學和教育效果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作用,并合理地展開教學活動,那么初中政治教學的德育效果就會得到強化。因此,為了增強初中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啟發(fā)初中生的道德思維,可以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跟隨教師的腳步,逐漸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具體而言,強化教師引導作用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教師可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起積極正向的道德榜樣;其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fā)揮能動性,從而積極主動地深入政治學習情境中,不斷地體會政治學科的德育價值。例如,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學中,為了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繪制圖畫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性格特征,讓學生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總結自己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意志品質方面的優(yōu)缺點,從而使他們真正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
4.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質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元素,如果教師能夠將其合理地引入到政治教學中,那么初中生就能在政治課堂中不斷提高道德素質。因此,為了構建起高效的德育模式,促進德育與政治教學的共同發(fā)展和進步,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讓初中生在解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內化為自身的道德素質和修養(yǎng),以此增強德育的有效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初中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引入對應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以此建設其高效的德育教學機制[4]。例如,在《社會生活講道德》之《以禮待人》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樹立起“以禮待人”的優(yōu)秀道德理念,教師可以引入孔子的名言“不學禮,無以立”以及“程門立雪”的成語典故,讓初中生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感染下,逐漸認識到生活中以禮待人的重要性,并以此為起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質,還能夠拓展他們的歷史文化儲備,促進初中生的健康成長。
5.引進時事熱點內容,增強初中生的道德修養(yǎng)
時事熱點是與政治教學緊密相關的教學素材,如果教師能夠以適宜的方式引入恰當?shù)臒狳c內容,那么政治教學的德育價值就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為了發(fā)揮出政治學科的德育作用,不斷增強初中生道德修養(yǎng),教師可以引進時事熱點內容,讓學生將政治教學內容與時事熱點聯(lián)系在一起,增強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感悟能力,以直觀的方式化解抽象文字帶來的理解難度。例如,在《珍視生命》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對生命具有敬畏感,教師可以引入當前社會新聞中一系列的青少年自殺事件,讓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明確生命的重要價值,通過情感引導的方式讓他們產生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的觀念,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的價值理念。通過引進時事熱點內容,不僅可以提升政治教學的效率,增強初中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夠以案例教學法增強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6.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品格
政治學科是一門來源于社會生活的課程,而為了發(fā)揮其德育作用,理應使其回到社會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出政治學科的德育價值。因此,為了提升政治教學和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品格,教師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初中生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深入體會政治理念和思想道德,將政治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德育工作和政治教學的任務。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教材中的課程教學內容出發(fā)設計社會實踐活動,使初中生在契合德育主題的活動中學習知識、增強道德修養(yǎng)[5]。例如,在《積極奉獻社會》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社會公益性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前往本地的敬老院和孤兒院等地進行實地探訪,讓學生幫助老人和兒童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工作,陪老年人和兒童聊天和玩耍,并與其產生情感共鳴。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品格。
結語
綜上所述,將德育的理念滲透并融入初中政治教學中,不僅能夠增強德育的有效性,還能夠推動政治教學的發(fā)展、提升初中生群體的道德素質。因此,為了促進德育與政治教學的有機結合,教師應該從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意志品質發(fā)展出發(fā),不斷優(yōu)化政治教學模式,挖掘出更多的思想道德教育元素,從而構建起高質量和高效率的初中學校德育機制。
【參考文獻】
[1]馬仲龍.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文淵(高中版),2020(8):27.
[2]周靜靜.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J].年輕人,2020(2):161.
[3]龍云君.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9):1093-1094.
[4]李蘭英.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41.
[5]王振華.簡述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20(9):73,75.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寺子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