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孝萱 宿冬雪,2
(1.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農業(yè)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81; 2.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天津中心, 天津 300304)
炎癥是機體為了防止有害感染而產生的一種常見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過度和持續(xù)的炎癥與一些慢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有關, 包括心血管和腸道疾病、糖尿病、 關節(jié)炎和癌癥等[1~2], 因此, 尋找安全有效的控制炎癥的方法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 植物來源的活性物質可以有助于控制炎癥反應而很少具有副作用, 因此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yè)開始關注于利用天然產物開發(fā)能夠預防炎癥和減少炎癥相關并發(fā)癥風險的功能食品。
生姜 (Zingiber officinaleRoscoe) 是一種廣泛應用的藥食兩用植物, 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保健價值。國內外很多學者研究了生姜在動物和細胞水平上的抗炎活性, 證明生姜可以降低炎癥相關基因表達,減少炎癥因子分泌, 降低炎癥相關疾病風險[3~4]。姜酚是生姜中的主要活性物質, 也是姜辣素的重要組分之一。 姜酚主要包括6-姜酚、 8-姜酚、 10-姜酚、 12-姜酚等。 研究表明, 姜酚具有抗炎、 抗氧化、 抗血小板凝集、 抗腫瘤、 保護胃黏膜等多種生物活性[5]。 姜酚類物質存在β-羥基酮基結構,受熱不穩(wěn)定容易脫去一分子的水形成相應的姜烯酚類物質, 6-姜烯酚抗炎活性比6-姜酚更好[6]。 研究顯示, 經過高溫處理的生姜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7], 本研究推測高溫處理的生姜提取物可能會由于姜烯酚的富集賦予其更高的抗炎活性。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組分, 會引起巨噬細胞激活并參與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 炎癥介質的釋放以及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環(huán)氧合酶 2 (cyclooxygenase-2, COX2) 表達增加[8]。 LPS 誘導小鼠巨噬細胞RAW264.7 炎癥模型被廣泛用于食源性活性物質的抗炎活性篩選與評價。 本研究利用該模型研究冷凍干燥、 60℃和90℃烘干生姜提取物的抗炎活性, 從基因和蛋白表達層面研究其抗炎機制, 進一步分析其中主要活性物質的差異, 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為生姜的抗炎應用提供基礎, 為食源性活性物質在炎癥的預防和干預方面提供依據。
(一) 材料與試劑新鮮生姜購買于當地超市,產地為山東。 DMEM 高糖培養(yǎng)基和胎牛血清(FBS) 購自美國 Gibco 公司; LPS 購自美國 Sigma公司; RNA 提取試劑盒和反轉錄試劑盒購自美國NEB 公司; 實時熒光定量試劑盒購自美國Bio-Rad 公司; 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ELISA 試劑盒購自北京華英技術研究所; NO 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三吡啶三吖嗪 (TPTZ)、2, 2'-聯氮-雙-(3-乙基苯并噻唑啉-6 磺酸)(ABTS)、 Trolox、 DPPH 購自美 國 Sigma 公司;NC 膜購自美國 Bio-Rad 公司; BSA 購自美國VWR 公司; 一抗 (β-actin、 IκBα 和 p-P65) 和HRP 標記二抗購自美國CST 公司; ECL 試劑盒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 質譜級甲醇和乙腈購自德國Merck 公司; 質譜級甲酸購自美國Sigma 公司。 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購自北京化工廠。
標準品: 6-姜酚(純度 98.9%)、 8-姜酚(純度99.5%)、 10-姜酚(純度 97.5%)、 6-姜烯酚(純度97.6%)、 8-姜烯酚 (純度 98.3%)、 10-姜烯酚(純度 98.1%)、 四氫姜黃素(純度 99.7%)、 姜黃素(純度98.9%) 均購自天津阿爾塔科技有限公司。
(二) 細胞小鼠單核巨噬細胞系RAW264.7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研究所, 培養(yǎng)于DMEM高糖培養(yǎng)基[含10%胎牛血清 (FBS) 和100 U/mL青霉素、 100U/mL 鏈霉素]于 37℃、 5% 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每2 d 用刮刀將細胞傳代。
(三) 方法
1.生姜提取物制備。 將新鮮生姜切成1~2 mm的姜末, 分別用3 種不同方式干燥:(1) 冷凍干燥;(2) 60℃烘箱干燥;(3) 90℃烘箱干燥。 將干燥后的生姜粉碎過 40 目篩, 以 1∶20 的料液比加入70%乙醇水溶液, 常溫下超聲提取30 min, 重復提取3 次, 所得濾液減壓蒸餾去除乙醇, 冷凍干燥得到3 種生姜提取物。
2. Trolox 當量抗氧化能力 (TEAC)。 TEAC 實驗參照 RE 等[9]的方法進行。 7 mmol/L ABTS 溶于100 mmol/L 磷酸緩沖液中 (pH 值為 7.4), 內含有2.45 mmol/L 過硫酸鉀, 避光放置至少 12 h,ABTS·+用 PBS 稀釋至 734nm 處有吸光值 0.7±0.05, 這樣的 ABTS·+溶液 2 h 內用完。 樣品用乙醇配成 10 mg/mL, 取 20 μL 樣品加入 980 μL ABTS 反應液中, 室溫下孵育6 min 后于734 nm 波長下測定吸光度, 乙醇替代樣品作為空白吸光度, 計算ABTS 自由基清除率。 用 0~2 mg/mL Trolox 溶液作標準曲線, TEAC 值換算成mg Trlox/g 提取物。
3. 還原鐵離子能力 (FRAP)。 FRAP 實驗參照BADAMI 等[10]的方法進行。 FRAP 反應液包含 10 mmol/L TPTZ ( 溶 解 于 40 mmol/L HCl) 、 20 mmol/L FeCl3和 0.3 mol/L 醋酸鹽緩沖液 (pH 值為3.6), 現用現配。 將提取物以 2 mg/mL 溶解于乙醇, 取 0.2 mL 樣品加入 1.8 mL FRAP 反應液, 在37℃準確反應5 min 后于 595 nm 讀數。 用 0~500 μmol/L FeSO4乙醇溶液作標準曲線, FRAP 值換算成μmol Fe2+/g 提取物。
4.DPPH 清除能力。 DPPH 實驗參照金亮等[11]的方法進行。 將提取物以不同濃度溶解于甲醇,0.2 mmol/L DPPH 溶于甲醇作為反應液, 用甲醇作為空白。 取 20 μL 樣品加入 180 μL DPPH 反應液,在室溫下反應5 min 后于540 nm 下讀數。 結果表示為樣品清除DPPH 自由基的IC 50 值。
5.MTT 試驗。 將對數期生長的 RAW264.7 細胞以每孔5×103個細胞接種于96 孔板中, 置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 h 以后, 棄去培養(yǎng)基, 除了空白組外,其他組加入含有不同質量濃度(50、100 μg/mL)提取物的培養(yǎng)液繼續(xù)培養(yǎng)24 h 后, 棄去培養(yǎng)基, 每孔加入 20 μL MTT 試劑 (5 mg/mL 溶于 PBS), 于37℃培養(yǎng) 4 h, 之后棄去 MTT 試劑, 加入 150 μL/孔DMSO 溶解胞內形成的甲瓚, 用酶標儀在570 nm 處測定吸光值, 和對照組相比計算細胞存活率。
6.細胞處理。 將對數期生長的RAW264.7 細胞以每孔1×105個細胞接種于12 孔板中, 置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 h 以后, 棄去培養(yǎng)基, 分別給藥物及LPS處理, 并換成無酚紅DMEM 完全培養(yǎng)基。 實驗分5 組, 即對照組、 LPS 刺激組 (加入 0.1 μg/mL LPS)、 FDG 組 (加入 0.1 μg/mL LPS 和 50 μg/mL凍干姜提取物)、 60G 組 (加入 0.1 μg/mL LPS 和50 μg/mL 60℃烘干姜提取物)、 90G 組 (加入 0.1 μg/mL LPS 和 50 μg/mL 90℃烘干姜提取物), 置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
7. 細胞上清 NO、 IL-6、 TNF-α 和 PGE2 的測定。 收集細胞上清液, 按照NO 試劑盒說明書用Griess 法測定上清 NO 含量, 于 540 nm 讀取吸光值, 和標準曲線比對計算各組NO 水平。 對于上清IL-6、 TNF-α 和 PGE2 的測定, 按照 ELISA 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于450 nm 下讀取吸光值, 和標準曲線比對計算各組 IL-6、 TNF-α 和 PGE2 的含量。
8. 細胞內炎癥相關mRNA 表達的測定。 棄去細胞上清液, 按照細胞RNA 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細胞 RNA, 用 NanoDrop 測定 RNA 濃度, 取 1 μg RNA 按照反轉錄說明書進行反轉錄, 得到的cDNA 稀釋 5 倍, 至于-20℃保存。 實時定量 PCR反應體系組成: PCR supermix 5 μL, 正向引物 0.5 μL, 反向引物 0.5 μL, cDNA 2.5 μL, ddH2O 1.5 μL, 混勻后按說明書的程序進行PCR 反應。 引物設計如表1 所示。 每次擴增以β-actin 為內標, 比較各組mRNA 表達。
表1 RT-PCR 擴增引物信息
9. Western blot 蛋白表達分析。 將 RAW264.7細胞接種于 6 孔板, 用生姜提取物 (50 μg/mL) 預處理 2 h, 然后加入 0.1 μg/mL 的 LPS 分別處理 10 min 和 30 min 檢測 IκBα 和 p-P65 的表達。 利用含有蛋白磷酸酶抑制劑的RIPA 裂解液在冰上裂解細胞, 于 4℃以 10 000 g 離心 3 min。 用 BCA 試劑盒定量上清液蛋白濃度。 利用10%SDS-PAGE 以恒定電壓 100 V 分離 40 μg 樣品蛋白, 隨后在 250 mA 的電流下濕法轉膜 1.5 h。 膜在 5% BSA 中封閉后, 4℃過夜孵育相應一抗 p-P65、 IκBα 和 βactin (1∶2 000)。 將膜與 HRP 酶標二抗室溫搖床孵育1 h, 然后在膜上加入ECL 底物, 利用Tanon 5200 自動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檢測發(fā)光信號強度,利用Image J 軟件對條帶發(fā)光強度進行分析。
10.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HPLCMS) 測定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1) 標準溶液配制: 分別稱取5.0 mg 標準品用甲醇定容至5 mL,配置成質量濃度為1 000 mg/L 的標準儲備液, 用甲醇梯度稀釋標準儲備液配制成0.10~200 μg/L 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現用現配。 (2) 樣品配制: 分別稱取3 種生姜提取物20.0 mg 用甲醇定容至5 mL, 配制成質量濃度4 000 mg/L 的樣品儲備液,過0.2 μm 有機濾膜, 臨用前用甲醇梯度稀釋至0.1 mg/mL 和 0.01 mg/mL 作為樣品分析溶液。 (3)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柱 (100 mm×2.1 mm, 1.8 μm); 柱溫 30℃; 流動相: A 為0.1%甲酸水溶液, B 為0.1%甲酸甲醇溶液; 流速為 0.4 mL/min。 梯度洗脫程序: 0~1 min, 5% B; 1.0~2.5 min, 5%~40% B; 2.5~4.5 min, 40%~85%B; 4.5~4.6 min, 85%~5%B; 4.6~5.5 min, 5%B。 進樣量為 2.0 μL。(4) 質譜條件: 離子源為噴射流離子聚焦-電噴霧電離(Jet Stream ESI) 源; 離子模式為正離子模式; 掃描方式為多反應監(jiān)測 (MRM) 模式; 鞘氣溫度250℃, 流速為 11.0 L/min; 噴嘴電壓為 500 V; 毛細管電壓為4 000 V; 霧化氣壓力為0.31 MPa; 干燥氣溫度300℃, 流速為5.0 L/min; 以上干燥氣、霧化器、 碰撞氣、 鞘氣均為高純氮氣。
(四) 數據處理與分析實驗結果用平均值±SD 表示。 組間比較通過Origin 8.0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及 Tukey 檢驗。P<0.05 代表組間有顯著差異,P<0.01 代表組間有極顯著差異。
(一) 生姜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比較本研究采用TEAC、 FRAP 和DPPH 試驗評價提取物的還原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 結果如圖1 所示, 和冷凍干燥相比, 經過高溫烘干的生姜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有極顯著升高 (P<0.01), 且隨著烘干溫度的升高, 抗氧化能力顯著提高 (P<0.05)。 TEAC 反映了提取物清除ABTS 自由基的能力, 60G 的TEAC值達到 FDG 的 2 倍 (P<0.01), 90G 達到 FDG 的 3倍 (P< 0.01), 且 90G 和 60G 相比也有極顯著提高(P< 0.01)。 相似的結果出現在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上, 60G 和 90G 的 IC50 值降低至 FDG 的一半以下 (P<0.01)。 FRAP 值反映提取物的還原能力,60G 的 FRAP 值達到 FDG 的 1.66 倍 (P< 0.01),90G 的FRAP 值與60G 相近, 但仍表現出顯著升高的趨勢 (P<0.05)。
圖1 3 種生姜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比較
(二) 生姜提取物對RAW264.7 細胞增殖的影響3 種生姜提取物對細胞增殖的影響結果比較如圖2 所示, RAW264.7 細胞經過生姜提取物作用24 h 后, 鏡下觀察細胞狀態(tài)良好, 和對照組相比, 細胞活性無顯著差異, 因此所選用的兩個濃度50 μg/mL 和 100 μg/mL 對細胞無明顯毒性, 在后續(xù)的研究中選擇50 μg/mL 觀察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圖2 3 種生姜提取物對細胞增殖的影響
(三) 生姜提取物對細胞 NO、 IL-6、 TNF-α和PGE2 分泌的影響NO 是重要的炎癥介質,NO 的過量生成與炎癥密切相關。 3 種生姜提取物對細胞上清 NO、 IL-6、 TNF-α 和 PGE2 的影響的測定結果如圖 3 所示。 由圖 3 (a) 可見, 0.1 μg/mL LPS 能激活RAW264.7 細胞產生大量NO,與對照組相比有極顯著差異 (P<0.01)。 3 種提取物中, 只有高溫烘干的60G 和90G 能夠顯著降低NO 水平 (P<0.01), 且 90G 比 60G 活性更強。 當巨噬細胞被激活會釋放促炎因子如IL-6、 TNF-α和PGE2, 這些促炎因子會進一步激活細胞內炎癥通路, 誘發(fā)細胞炎癥反應。 如圖2 (b)~(d) 所示,在 0.1 μg/mL LPS 刺激下, RAW264.7 產生大量IL-6、 TNF-α 和 PGE2,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有極顯著差異 (P< 0.01), 其中 LPS 組 IL-6 達到對照組的 7 倍, TNF-α 和 PGE2 達到對照組的 2 倍,說明細胞出現炎癥反應。 3 種提取物都可以顯著降低細胞 IL-6 分泌 (P< 0.05), 60G 和 90G 效果優(yōu)于FDG, 且隨著溫度升高抗炎活性越強。 對于TNF-α, 只有 90G 表現出顯著抑制的效果 (P<0.05), 然而數值上來看 60G 效果優(yōu)于 FDG。 在PGE-2 方面, 60G 和 90G 可以極顯著抑制 PGE-2水平的升高, 而FDG 并沒有表現出抑制作用。
圖3 3 種生姜提取物對細胞上清 NO、 IL-6、 TNF-α 和 PGE2 的影響
(四) 生姜提取物對RAW264.7 細胞炎癥基因mRNA 表達的影響本研究進一步探究了提取物對炎癥基因表達的影響, 如圖4 所示, 在活化的巨噬細胞中, iNOS 對NO 的產生發(fā)揮主要作用。 在LPS 刺激下, RAW264.7 細胞中 iNOS 表達水平急劇升高, 和圖 3(a)中 NO 水平相對應, 3 種提取物均可以極顯著降低 iNOS 表達 (P<0.01), 其中FDG 和LPS 刺激組相比可以降低約38.6%, 60G和90G 效果優(yōu)于FDG, 可以降低約64%的iNOS表達。 和圖 3 中 IL-6 和 TNF-α 水平相對應,LPS 處理可以極顯著升高 IL-6 和TNF-α mRNA表達 (P<0.01), 60G 和 90G 顯著降低 IL-6 (P<0.05) 和 TNF-α (P<0.01) 表達, 而 FDG 并沒有顯著作用。 COX2 在細胞受到炎癥刺激時大量表達, 可以快速應答一系列促炎介質和細胞因子, 分泌 PGE2 發(fā)揮促炎作用。 在 LPS 刺激下, RAW 264.7 細胞大量表達COX2, 達到對照組的 233 倍(P< 0.01), 在 3 種提取物中, 只有 60G 和 90G 可以顯著抑制 COX2 表達 (P<0.01), 和 LPS 刺激組相比抑制率達到 50%以上 (P<0.01), 這個趨勢和圖3 中PGE2 分泌量相符。 此外, 本研究還檢測了促炎因子 IL-1β 和 MCP-1 的 mRNA 表達, 同樣地, LPS 誘導 RAW264.7 細胞大量表達 IL-1β 和MCP-1 (P<0.01), 60G 和 90G 只可以極顯著抑制IL-1β 表達 (P<0.01), 且隨著烘干溫度升高, 提取物抑制效果更明顯。 雖然3 種提取物都沒有顯著抑制 MCP-1 表達, 然而 60G 和 90G 表現出一定降低趨勢。 這些結果表明, 不同方式干燥的生姜提取物可以通過調節(jié)炎癥相關基因表達干預細胞炎癥反應, 高溫烘干利于抗炎活性的提升, 且隨著烘干溫度的升高, 抗炎活性有進一步升高的趨勢。
圖4 3 種生姜提取物對細胞炎癥基因mRNA 表達的影響
(五) 生姜提取物對 RAW264.7 細胞 NFκB 通路蛋白表達的影響NFκB 通路是炎癥信號通路的核心。 本研究進一步利用western blot 研究了生姜提取物對 NFκB P65 亞基磷酸化和其抑制蛋白IκBα 表達的影響。 如圖 5a 所示, LPS 處理后, IκBα明顯降解 (P<0.01), 生姜提取物可以顯著抑制IκBα 的降解 (P<0.05 或P<0.01), 其中 90G 最有效, 其次是 60G 和 FDG。 IκBα 的降解引起 NFκB的激活,LPS 組p-P65 表達水平顯著升高(見圖5b,P<0.01), 而 60G 和 90G 可顯著抑制 p65 蛋白磷酸化 (P<0.01), 甚至達到對照組水平。 這些結果說明生姜提取物通過阻斷NFκB 通路發(fā)揮抗炎作用。
圖5 3 種生姜提取物對細胞NFκB 通路蛋白表達的影響
(六) 生姜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鑒定用HPLC-MS 鑒定生姜提取物中主要活性物質, 結果如表2 所示, 60G 和 90G 中8 種標準物質都有檢出, FDG 中除了10-姜烯酚, 其他組分也都有檢出。 提取物中6-姜酚含量最高, 其含量為10.79~11.15 g/kg, 其次是 10-姜酚和 8-姜酚。 60℃和90℃烘干可以促進姜酚向姜烯酚的轉化, 且隨著溫度的升高, 轉化率越高。 6-姜烯酚是姜烯酚中的主要成分, 60G 和90G 的6-姜烯酚含量分別達到F DG 的 2.4 倍 5.7 倍。 60G 和 90G 的 8-姜烯酚含量分別達到 FDG 的 4 倍和 10 倍。 雖然 10-姜烯酚在FDG 中含量過低未檢出, 然而其在60G 和90G 中分別達到了32.99 mg/kg 和126.04 mg/kg。 因此提取物中姜烯酚的富集賦予了提取物更好的抗炎活性。
表2 HPLC-MS 鑒定生姜提取物中主要活性物質
活性氧自由基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炎癥反應的重要介質, 在炎癥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12]。 研究發(fā)現, LPS 刺激RAW264.7 細胞誘導胞內ROS 生成增加, ROS可以作為上游信號分子介導相關信號通路和轉錄因子的激活, 誘發(fā)炎癥的發(fā)生[13]。 本文探討了不同提取物的體外還原能力和清除氧自由基能力, 發(fā)現生姜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且經過高溫烘干的提取物比冷凍干燥的提取物活性更強, 可能和其中姜烯酚有關。 近年來大量研究報道了6-姜烯酚的抗氧化活性, 它可以通過上調Nrf2 介導的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血紅素氧化酶的表達來改善H2O2引起的HepG2 細胞氧化應激[14]; 還可以通過調控氧化應激和NFκB 通路改善糖尿病腎病和心肌病[15]。另外BAK 等[7]報道富含姜烯酚的提取物可以增強HepG2 細胞中抗氧化體系并改善二乙基亞硝胺誘導小鼠氧化應激。 生姜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炎活性的潛在機制, 對于生姜提取物如何調控LPS 誘導RAW264.7 細胞內ROS 產生及下游信號通路的活化尚不清楚, 需要進一步研究。
NO 是細胞間信息傳遞的重要調節(jié)因子, 有介導細胞免疫和炎癥毒性的功能。 NO 的過量生成與炎癥密切相關[16]。 在 LPS 誘導活化的 RAW264.7細胞中, iNOS 表達增加, 直接催化NO 持續(xù)生成,進而促使細胞分泌炎癥標志因子TNF-α, TNF-α是全身炎性反應的始動介質, 可誘導IL-1 和IL-6 表達釋放, 使炎性損傷的級聯效應放大, 從而進一步加劇炎癥反應[17~18]。 因此, 調節(jié) NO 合成或iNOS 表達可能是治療炎癥的重要靶點。 另外,COX2 是一種誘導型合酶, 是啟動炎癥反應的關鍵酶, 由其合成的PGE2 可介導炎癥反應。 本研究證明, iNOS 和COX2 是生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靶點, 其可以通過降低 iNOS 和 COX2 的 mRNA 表達抑制LPS 誘導的炎癥細胞NO 和PGE2 釋放增加, 進一步下調 TNF-α 和 IL-6 等炎癥因子的表達, 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 發(fā)揮抗炎功效。 生姜提取物的抗炎功效和其中的活性成分密切相關。 TRIPATHI 等[19]分離 LPS 刺激 C57B1 小鼠的腹膜巨噬細胞進行培養(yǎng), 發(fā)現6-姜酚可以明顯抑制促炎細胞 因 子 TNF -α、 IL -12 和 IL -1β 的 分 泌 。DUGASANI 等[6]發(fā)現, 6、 8、 10-姜酚可以通過抑制炎癥介質NO 和PGE2 的釋放來發(fā)揮抗炎活性,且6-姜烯酚抗炎活性比姜酚更好。 6-姜烯酚可以通過抑制ERK1/2 和PI3K/Akt 通路來抑制 LPS 誘導的小鼠巨噬細胞炎癥反應[8]。 因此高溫烘干可以通過富集姜烯酚進而使之抗炎活性得到提升。
NFκB 通路是調節(jié)炎癥反應的經典信號通路。當細胞受到 LPS 刺激后, NFκB 信號通路激活, 易位進入細胞核內, 調控NO 的生成和細胞因子TNF-α、 IL-6 等的表達和釋放[20]。 本研究證明,生姜提取物可以通過抑制NFκB 通路發(fā)揮抗炎活性, 其主要活性成分6-姜酚和6-姜烯酚也被報道可 以 抑 制 NFκB 信 號 通 路 的 激 活[19,21]。 另 外 ,MAPK 通路在介導炎癥反應和細胞因子生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LPS 能夠激活 MAPK 家族成員ERK、 JNK 和 p38, 影響多種轉錄因子的活性, 從而調節(jié)炎癥因子基因表達, 相反, 多種炎癥介質也能激活MAPK, 調控其他炎癥介質的生成[22]。 6-姜烯酚可以通過抑制MAPK ERK1/2, MAPK P38通路的激活調節(jié)炎癥因子分泌進而抑制LPS 誘導的小鼠巨噬細胞炎癥反應[8]。 因此推測MAPK 通路也是生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靶點。 本研究首次證明了加工溫度對生姜抗炎活性的影響, 可以為生姜的加工和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以炎癥相關信號通路為切入點明確生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靶點, 是本研究需要繼續(xù)探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