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才銀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至關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分別從“堅持問題導向,提升閱讀效果”“走進生活語文,開辟語文世界”“豐富閱讀活動,開拓學生眼界”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問題導向;生活語文;閱讀活動;小學語文閱讀
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根本目的,是關系到學生學習成績提高和學習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然而,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既不能運用新的教學方式開展語文教學,還不能正確認識語文教學策略,對于學生的教學方式依舊是“一刀切”和“填鴨式”等,課堂教學效果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停滯不前,且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最為顯著。同時,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時,經常是十幾篇的布置,學生的閱讀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很難從中學習到有意義的知識。因此,任課教師必須要深化小學語文閱讀改革,本文從堅持問題導向、走進生活語文、豐富閱讀活動這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實踐,來驗證有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同時,在教師授課期間,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尊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通過多元、有效的教學手段加以授課,來更好地完成語文課堂教學任務。
一、堅持問題導向,提升閱讀效果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閱讀教學之中,讀是關鍵,問和悟是基礎。但是,很多學生在閱讀之中存在一個誤區(qū),就是認為閱讀只需要閱讀,將文章的大體意思掌握即可,所以學生的閱讀成效才不顯著。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加深對于閱讀的認識,堅持問題導向,指出學生所需要重點了解的部分,這樣才能提升閱讀效果,還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促使語文閱讀教學更上一層樓。
如教學《落花生》為例,首先任課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學習時間,目的是讓學生明確課文內容。隨即,任課教師要求學生說一說課文之中所敘述的事件。學生回答道:“課文圍繞種花生和收花生講解……”此時,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尋找問題答案,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了解和認知,還能幫助學生學習重點部分,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如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三件事情的?課文重點寫了什么?作者又有了哪些收獲呢?
二、走進生活語文,開辟語文世界
在語文教學中,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這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依靠語文課文,還需要教師的付出和努力,努力構建生活化課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學習生活,進而開辟語文世界,真正意義上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為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打好基礎。
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為例,首先任課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來引入學生走到生活之中。在汶川大地震中,搜救隊伍在廢墟之中發(fā)現(xiàn)一對母子,他們的姿勢十分怪異,母親呈現(xiàn)半跪姿勢死亡,而懷中的嬰兒卻安然的活著,母親的手機中還寫著自己對于孩子說的話。多么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的身軀建立起一堵墻,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那么,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由《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引用生活事例,很容易帶入學生走進課文的世界。
三、豐富閱讀活動,開拓學生眼界
豐富閱讀活動是教師提升閱讀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學生在豐富的閱讀活動之中不僅可以更好地放飛自我,還能在活動之中探尋自己所閱讀的教學方式,如感情朗讀、角色朗讀、邊讀邊演等,這樣學生就可以沉迷其中,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開拓學生的眼界,為后續(xù)高質量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
如教學《慈母情深》為例,首先任課教師在課堂之中開展“角色朗讀”的活動,在教學期間,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學習時間,要求學生可以從中找到不同的角色,為后續(xù)順利開展“角色朗讀”的活動打好基礎。在學生商議期間,我們得知角色分別有“我”和媽媽,以及媽媽的同事。在活動之中,學生富有情感地閱讀著,通過學生的閱讀,我不僅看到“我”的情緒波動,也及時了解到母親的辛苦和勤勞。其他的學生也紛紛被感染,甚至有些學生眼睛含著淚水,看來教學效果十分顯著。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情景再現(xiàn)”活動,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演示著人物的動作,帶領學生深入進入到課文的直接之中。這樣,學生就可以高效閱讀,深入認識,進而真正意義上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支撐。因此,任課教師必須要加以重視,在教學期間認真教學授課,對于教學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方便教師尋找更為有效、科學的教學道路,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文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同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確保學生時刻對于閱讀保持好感。
參考文獻:
[1]陳海林.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J].南北橋,2017(24):175-175.
[2]劉京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008):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