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新課程標準的二級目標和民辦小學學生的家庭特點,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民辦小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應盡量使他們的英語學習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筆者對此開展了研究。本文以廣州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I can swim very fast”的教學為例,淺談新課程標準下民辦小學英語教學手段的一些優(yōu)化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民辦小學;英語教學;優(yōu)化
【作者簡介】洪海冰,廣州市天河區(qū)天驕中英文學校。
一、新課程標準的二級目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二級目標中指出,學生在英語教師的幫助下,能夠使用英語簡易句型進行相互問好,能夠對自己、朋友以及家人的簡單情況進行相互交流,能夠依據(jù)學習的知識進行角色扮演,能夠參照圖片或者提示書寫簡易的句型,熱愛學習英語,平時樂于學習英語,有著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積極參加各項英語學習活動,和同學之間友好溝通,互相協(xié)作,遇到問題能夠踴躍請教老師或者同學。
二、民辦小學學生的家庭特點
眾所周知,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大多數(shù)民辦小學學生的家長對于孩子的英語教育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民辦小學學生的家庭有以下特點:
1.大多數(shù)家長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有些甚至連小學都未畢業(yè),他們陪伴孩子學習英語的能力薄弱,無法及時幫孩子解決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大多數(shù)家長是農業(yè)戶口的來粵務工人員,由于技能不高,他們做的多是一些技術含量低的一線生產制造工作,時常加班,早出晚歸已成為他們的家常便飯,他們陪伴孩子學習英語的時間幾乎為零。
這些原因使得大多數(shù)民辦小學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感覺比較吃力,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新課程標準下民辦小學英語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措施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二級目標和民辦小學學生的家庭特點,筆者時常思考能夠讓民辦小學的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容易且牢固掌握知識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盡量使他們的英語學習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下面筆者以廣州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I can swim very fast”的教學為例,淺談新課程標準下民辦小學英語教學手段的一些優(yōu)化措施。
1.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教學。計算機多媒體融合音頻、視頻等多種功能為一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有趣,使英語課堂氛圍更為輕松、活躍和有效。在課堂上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播放相關歌曲或視頻,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保持比較久的關注度。例如,在Warming-up環(huán)節(jié),筆者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播放歌曲I can run fast,學生唱著歌曲,跟著視頻中兔子和烏龜?shù)目ㄍㄐ蜗笞銎鹆丝旌吐谋寂軇幼?,從而加深了他們對I can和run的記憶。接著,筆者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喜羊羊家族運動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喜羊羊家族的卡通形象是多數(shù)小學生所喜愛的形象,喜羊羊家族運動會通過計算機多媒體以直觀形象的動態(tài)情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能力。
2.單詞教學中融入PTR教學法。利用PTR教學法進行單詞教學,學生在做相關動作的時候,加深了對單詞的理解,鞏固了語言知識,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在Presentation環(huán)節(jié),教授單詞run的時候,筆者做出“跑”的動作,然后學生依據(jù)筆者做出的動作說“run”,并且體會run的含義。接著,筆者又發(fā)出指令“run fast”,學生做跑得快的動作。jump high/far、sing well、dance well和read fast這些詞組的教授,也通過PTR教學法進行。學生熱衷于參加此類表演活動,全神貫注地聽著指令,做著各種肢體動作,調動了整節(jié)課的課堂氛圍,掌握了新知識點。
3.利用多種游戲形式鞏固英語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天性活潑愛玩,有趣的事物能夠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將各種適合的游戲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課堂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好開展,有利于學生后面的英語學習和鞏固。例如,在Consolidation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運用大小聲讀法、蘿卜蹲和開火車法,邊做動作邊讀swim fast,run fast,jump high/far,sing well,dance well和read fast等詞組進行操練鞏固,學生們個個熱情高漲。通過游戲體會這幾項體育技能不同程度的表達,學生能夠很快掌握四會單詞,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也在游戲的過程中慢慢地建立了起來。
4.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真實英語交際情景。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真實英語交際情景是英語教學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感到真實和親切,能夠激起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幫助學生獲得感性材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很有幫助。英語教學離不開語言情景,在語言情景中交流才有實際意義。但語言情景的創(chuàng)設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充分感知學習對象,增強英語口語實際運用能力。例如,在Role play環(huán)節(jié),筆者用計算機多媒體播放《運動員進行曲》,用課件展示一則通知,同時說:“A notice. Maybe a sports meeting is beginning.We need four swimming players and a team leader.Who want to have a try?”學生們踴躍舉手,筆者選了其中一名學生作為隊長,讓隊長運用“Can you swim very fast?”句型選拔游泳運動員,被選到的學生用“Yes,I can.I can swim very fast.”或“No,I can't.”進行回答,并且做動作。筆者根據(jù)“運動會”這個主題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語言情景。生活化的語言情景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促使學生開展交流,有效活躍課堂學習氛圍。通過創(chuàng)設運動會來臨之前進行游泳運動員選拔的交際情景,給學生上臺表演提供了機會,鼓勵他們在同學面前大膽用英語暢所欲言,他們的膽量得到了鍛煉,自信心和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時,他們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體驗、運用和鞏固了新學的英語知識。
5.創(chuàng)設有效的語言情景。依據(jù)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全局來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
(1)語言情景的創(chuàng)設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遵循教學規(guī)律。教學規(guī)律是指教學現(xiàn)象中客觀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穩(wěn)定性、普遍性的聯(lián)系。由于學生表達欲望普遍較強,口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語言情景的創(chuàng)設應基于這些特點,盡量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情景。依據(jù)教學規(guī)律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語言情景,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興趣,誘發(fā)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熱情。例如,在While-task環(huán)節(jié),筆者用計算機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卡通形象沸羊羊游泳游得很快的情景,然后針對情景提出“Can you swim very fast?”等問題,為學生打開思維之窗,促使口語訓練更有指向性和目的性。
(2)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不能只圍繞一個單詞、一個短語等某一個知識點,而應考慮英語教學的全局性。傳統(tǒng)英語教學往往只圍繞某一個知識點創(chuàng)設情景,如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就設計男孩在游泳、女孩在唱歌的場景,讓學生用be+V-ing進行練習。只針對某一個知識點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難免有單調、乏味之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要求綜合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全局,圍繞知識的整體性構建語言情景。在講“I can swim very fast”這節(jié)課的時候,筆者將運動會場景貫穿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凸顯教材。筆者依托教材創(chuàng)設運動會語言情景,情景貫穿對話的始終,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不斷聽到、看到、說到、想到重點句型的問答。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許多運動會語言情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不斷運用已知去思考新知。
6.小組成員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提升。小組成員在交流合作、共同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將習得的知識技能運用到身邊的真實交際中,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在Development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讓學生運用句型“-Can... ? -Yes, ...can.I/He/She can... /No, ...can't.”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室里采訪調查其他同學的特長,然后各小組派一名學生到講臺匯報,并請被采訪的同學上講臺施展特長。小組成員運用習得的語言進行交流合作,解決了實際問題,增加了自信,促使小組成員之間共同發(fā)展和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標準的二級目標和民辦小學學生的家庭特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融入PTR教學法、利用多種游戲形式、創(chuàng)設真實交際情景和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合作,使民辦小學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以提升。民辦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小學英語教學手段的優(yōu)化,盡量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亞男.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 2016.
[3]金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及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