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榮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應致力于探索“情境串—問題鏈”課堂教學,培養(yǎng)高中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德育功能,做到教學與育人的統(tǒng)一。
【關鍵詞】情境串;問題鏈;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2-0108-02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Political Discipline with "Situation String-Problem Chain"
(Huairen Middle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China)WANG Lurong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eachers should devote themselves to explor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situation string-problem chain", cultivate high school students' core literacy of political subjects, realize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Keywords】Situation string;Problem chain;Core literacy;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classroom teaching
情境是“情”與“境”的有機統(tǒng)一。情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之一,是課堂知識的活化的依托,是陶冶學生情操的氛圍,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是連接學生已有知識和未知知識的橋梁和紐帶,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源泉。在情境教學和問題教學研究的基礎上,本文提出“情境串——問題鏈”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方式,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情境串——問題鏈”思政課堂教學的價值
用一群有特色的情境串更加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加強他們對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激勵教師不斷發(fā)掘新情境,開拓學生的智慧。用一系列有價值的問題鏈融入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內(nèi)化,培育學生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中學生應具備的政治認同感、科學精神、法治意識、政治參與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育人和教學的有機統(tǒng)一。
二、“情境串——問題鏈”思政課教學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實施
(一)構建整體性情境串、延續(xù)性問題鏈,引導學生理性生活
用整體性情境串和延續(xù)性問題鏈教學,把整個課堂教學融為一體,課堂教學如行云流水一般,課堂教學順暢,學生思維流暢,在課堂能說、敢說、會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理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新時代的勞動者》教學為例,教師可以以張師傅小時候唱的兒歌《勞動最光榮》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勞動最光榮,總結勞動的意義:張師傅沒有上學,技能不高,后來企業(yè)改制,張師傅面臨失業(yè)的危機。教師此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主人公為什么著急,概括就業(yè)的意義和形勢;關于張師傅的再就業(yè),全家展開了大討論并各抒己見。教師可以請學生評析每個家庭成員的觀點,引導學生感悟并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張師傅找到新工作后,又面臨很多煩惱:雙休日不停加班、拖欠工資、不給他社會保險等。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幫助張師傅解決煩惱,讓學生掌握用合法的、正當?shù)氖侄尉S護勞動者的權利。學生的思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張師傅故事性的、曲折的一生把學生未來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呈現(xiàn)了出來,課堂上師生、生生一起探究討論,既學會了經(jīng)濟學知識,明白勞動的價值,積極參與勞動,又可以學會理智冷靜地處理今后生活中的問題,既完美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又科學地實現(xiàn)了育人目標。
(二)構建生活化情境串,知識性問題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串設置知識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解決問題。教師用學生生活中的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政治知識道理,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并應用知識,加深他們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增強政治學科的有效性,活化政治學科知識。以“商品的含義和基本屬性”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生活化情境串:劉老太養(yǎng)雞生蛋,雞蛋一部分留給自己吃,一部分拿到市場上去賣;劉老太的菜雞蛋10元人民幣一斤,100只雞蛋賣了100元人民幣。設置知識性問題鏈:劉老太留給自己吃的那部分雞蛋是不是商品?為什么?拿到市場上去賣的雞蛋是不是商品?為什么?等。雞蛋對學生來說就是家常菜,買賣雞蛋也是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情境,創(chuàng)設這樣一種來自生活的情境串對學生來說非常熟悉,可以讓學生很快融入課堂,容易為學生所理解和接受,為抽象的經(jīng)濟學教學做鋪墊,化難為易,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新的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情境串下設的一個個前后相繼的問題鏈,把商品的枯燥知識破解得活靈活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增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三)構建革命性情境串、政治性問題鏈,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意識
教師可通過一系列紅色革命性的情境串引導學生飲水思源、憶苦思甜,通過一系列學科專業(yè)政治性問題鏈,引導他們思考幸福生活的原因以及如何珍惜這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何發(fā)展這幸福美好的生活,讓學生感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黨員的先鋒模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珍惜當下,努力奮斗,開創(chuàng)美好的新生活。以“堅持共產(chǎn)黨的領導”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設置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相關的一系列情境串: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在革命年代的豐功偉績,方志敏、劉胡蘭等典型模范事跡,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建設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雷鋒、王進喜等典型精神,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時代取得的卓越成績,孔繁森、袁隆平等典型黨員干部的風范。設置政治學科特色的問題鏈:新時代為什么要堅持共產(chǎn)黨的領導?新時代如何更好地發(fā)揮黨縱覽全局、協(xié)調(diào)各方的作用?從背景材料和問題中我們悟出哪些道理?在這種紅色情境的指引下,教師引導學生堅信黨的領導,對社會主義道路充滿自信,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能夠有效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zhì),學生在此過程中既學習了政治專業(yè)知識,又增強了自身的政治認同感。
(四)構建法治化情境串、生活化問題鏈,塑造學生的法治觀念意識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們采用法治性強的材料,設置一些生活中人們違法的小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反思自己的言行,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以《民法典》學習為例,教師在課堂播放相關視頻,展示生活里一系列情境:高空拋物、在家里拍籃球、不贍養(yǎng)老人、同學之間取侮辱性外號,隨意用別人的照片等,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他們侵犯了他人哪些合法權利?面對這些行為我應該怎么辦?我們?nèi)绾握_行使自己合法權益?如何讓法治觀念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這些以《民法典》為線索的情境串,把生活中看似小事實是違法的行為列舉出來,通過三個生活化、平?;膯栴}鏈,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思考,既學習了政治學科知識:公民的權利、義務,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國家機關的職能等,也明白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每個公民、每個國家機關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實現(xiàn),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法治意識。
(五)構建微小化情境串、活動化問題鏈,養(yǎng)成學生的政治參與習慣
教師選擇一些生活中微小的情境串,通過活動型的問題鏈,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政治參與的習慣。以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為例。我們采取生活中的小情境串:馬路邊的路燈壞了、買到了假東西、生活發(fā)生了困難等。設置活動化的問題鏈:分小組討論可以找誰幫忙說說理由?有人認為政府能全部解決這些問題,請協(xié)作思考并談談看法等。高中政治課堂“情境串——問題鏈”教學是面對新課改的一次勇敢嘗試。為高效利用的境串和問題鏈,注重課堂的連貫性和整體性,把教育的“美”和教學的“實”有機結合,需要政治教師關注時事,鉆研教材,關愛學生,更新教學理念,大膽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羅明.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