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她有一雙鷹的眼睛。只要經(jīng)過教室門口往里看一眼,哪位同學沒有專心聽課,都會被她迅速捕捉到,她就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徐老師。由于她自帶某種強大的氣場,同學們私下給她取了個外號——“老大”。
她一出現(xiàn),班里瞬間安靜
初中三年,“老大”這兩個字仿佛帶有某種魔力,無論教室里吵成什么樣子,只要有個人小聲地說一句“老大”,班里就會瞬間安靜。例如,某位任課老師正在講課,同學們懶洋洋地坐在椅子上。這時,她悄然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眼尖的同學發(fā)現(xiàn)后便傳出“老大,老大”的暗號,趴在桌子上的同學立刻精神起來,挺直腰板,兩只胳膊乖巧地放在桌面上,眼睛直勾勾地看向講臺上的任課老師。
多數(shù)情況下,“老大”不會輕易放過這幾個“搗蛋鬼”,她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快速地指著剛才趴在桌子上的幾名同學說,“你、你、你,站起來”。有必要說明一下,這是她的一種管理方法,她會讓課堂上已經(jīng)犯困的同學精神一下,接著,在教室門口駐足一分鐘后,看著安靜的教室,她滿意地離開。講臺上的任課老師偶爾會忍不住笑場,但因“老大”的氣場過于強大,任課老師往往會忍到她離開后才笑出聲來,然后提示那幾名同學要認真聽課,并讓他們坐下。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老大”,嚴肅、認真,不茍言笑。她經(jīng)常說自己耳朵背,但是眼神特別好,對于這一點,沒有同學敢質(zhì)疑。她是在整個學校都出名的人物,一是課講得好,二是管理得非常嚴。
家校配合,關注每人優(yōu)點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對于“老大”來說,和家長溝通要比跟學生溝通效果更好。在我的記憶里,班里的每位同學都被她單獨找過家長談話,每次家長到校后,總是會跟她聊很久。
2004年,在那個還沒有微信的年代,很重視家庭教育的“老大”依然能和每位同學的家長“混”得很熟。她說過,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配合。
那時,班里有個非常淘氣的男孩,他總坐在班級的最后一排,上課趴在桌子上睡覺,平時也經(jīng)常曠課、遲到。而且他偶爾會模仿電影里的“古惑仔”,兇狠地看向其他同學,使得每個同學都認為他很難相處。“老大”發(fā)現(xiàn)后,沒有當面批評他,而是頻繁地找他的家長談話。多次溝通后,“老大”經(jīng)常叫他在學校幫忙,有時讓他去拿卷子,有時讓他打掃教室。每當他完成了一項工作,“老大”就會表揚他,放大他身上的優(yōu)點。
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越來越好相處,也越來越熱心,他很喜歡幫助其他同學。后來才知道,“老大”和他的家長多次溝通后,總結出了教育他的獨特方法。不當面批評他,是怕傷害他的自尊心,讓他干活、表揚他,是為了鼓勵他,讓他更有自信。慢慢地,這位同學懂得了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積極地對待學習生活?!袄洗蟆苯?jīng)常說,“我們是一個集體,每個人都要前進”。
忘不了的遺憾
“老大”不僅是我們的班主任,還是我們年級的數(shù)學組組長,經(jīng)常帶領其他數(shù)學老師一起研究數(shù)學題的最優(yōu)解。
但很遺憾,我最討厭數(shù)學。每次上她的課,我都如坐針氈,不敢溜號,以防她隨時進行課堂提問。我是一個比較內(nèi)向的人,偶爾遇到一些難題,也不喜歡問她,可是多年過去,有件事我仍記憶猶新。
某次課后,“老大”突然找到我,“給你一個任務,以后每周來找我問一道題”。我十分錯愕,沒想到平時一向嚴厲的她,竟然會這么關心我。我想,她一定是看出了我的問題,希望用這種方式幫助我。
初三的學習氛圍非常緊張,不出所有同學的意料,體育老師頻繁地開始“生病”,體育課全都變成了數(shù)學課。在長時間數(shù)學氛圍的熏陶下,我突然開了竅,數(shù)學成績開始飛速提升,連“老大”也止不住感嘆我的進步。正是因為“老大”對我的鼓勵,我也更愿意和她交流,后來才找到了更好的學習方法。
轉眼間,距離初中畢業(yè)已經(jīng)過去了14年,我偶爾還是會想起“老大”凌厲的眼神。如今,社會提倡素質(zhì)教育,互動教育,教師要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回想起“老大”,她雖然不茍言笑,但始終在我們求學的路上指點迷津。她不但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朋友,很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