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南 張倩 姚佳瑩
演員鄭爽因偷逃稅被處罰2.99億元。
這是國家稅務總局2021年8月27日早間公布的處理決定。此前一天,就有網友發(fā)現,鄭爽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古劍奇譚》《夏至未至》等作品,已被多家視頻平臺悄無聲息地下架了。
無獨有偶。今年8月以來,還有多位流量明星被爆出違法失德失范問題:“頂流”吳亦凡因涉嫌強奸罪被批準逮捕;演員張哲瀚,因“打卡”日本靖國神社等被行業(yè)協會道德斥責;極端粉絲拉踩引戰(zhàn),微博官方分別約談明星趙麗穎、王一博工作室;脫口秀演員李誕因發(fā)布低俗廣告被行政罰沒87萬余元。
如果將時間線再往前推,這份名單或許會更長。
娛樂圈整風正在進行中。8月27日,中央網信辦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十條針對性舉措,直戳“飯圈”長期以來存在的亂象。按照通知,網站平臺、明星經紀公司和粉絲群體都將受到嚴管。
這次風暴早有先兆。6月15日,中央網信辦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據新華社消息,截至8月2日,已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15萬余條,處置違規(guī)賬號4000余個,關閉問題群組1300余個,解散不良話題814個,攔截下架涉嫌集資引流的小程序39款。
針對近期頻頻發(fā)生的明星事件、“飯圈”亂象,從中央機關、政府部門到行業(yè)協會、網站平臺,都在密集發(fā)聲抵制。通過梳理發(fā)現,目前至少有10余家網站平臺,以通知、公告等形式,圍繞明星榜單、熱門話題、粉絲社群、互動評論等重點環(huán)節(jié),響應整治活動。
(資料圖片)吳亦凡。圖/視覺中國
2021年8月以來,國內多個明星、公眾人物被公開點名,這意味著娛樂圈亂象已經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8月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刊文稱,“現在某些社會公眾人物,頂著超高的流量,占據著優(yōu)厚的資源,卻肩負不了榜樣的責任……在公德和私德上反復刷新下限、挑戰(zhàn)底線。”這番話直指有“頂流”之稱的加拿大籍華裔男藝人吳亦凡。
今年5月,吳亦凡被拍到包場請女生看電影,這位女生后被網民查出是“網紅”都美竹。消息傳出不久,一女生在微博中指責吳亦凡曾對都美竹施加冷暴力。7月8日,都美竹本人在微博中拋出更多線索和聊天截圖,稱吳亦凡將女孩們叫出去玩酒桌游戲、灌酒,將女孩照片擺出來像商品一樣挑選。隨后幾天,都美竹對外稱,吳亦凡專挑未成年人下手,甚至會灌醉女生后發(fā)生性關系,她自己就是被灌醉后與吳亦凡發(fā)生了性關系。
除了都美竹,網絡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女孩站出來,自稱陷入類似“套路”,成為或者差點成為吳亦凡的獵艷對象。
7月31日晚,北京朝陽警方發(fā)布案情通報,吳亦凡因涉嫌強奸罪,已被朝陽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8月16日,北京市朝陽區(qū)檢察院發(fā)布通報,經依法審查,對吳亦凡以涉嫌強奸罪批準逮捕。
一場看似平常的明星丑聞,逐漸演化成一起公共事件。至此,吳亦凡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因涉嫌性犯罪被刑拘、逮捕的藝人,同時也掀開了今夏娛樂圈大震動的一角。
隨著吳亦凡被推到網絡的風口浪尖上,從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中央網信辦,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從行業(yè)協會到各大網站平臺,各方紛紛發(fā)聲抵制娛樂圈亂象。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被刑拘后的十多天里,針對吳亦凡的點評文章或通告里,“底線”“立德”的相關表述逐漸轉為“嚴懲”“堅決抵制”“零容忍”,可見監(jiān)管態(tài)度進一步升級。
有媒體做過一項統計,2021年以來,吳亦凡被中央機關、政府部門和行業(yè)協會“點名”至少14次,在性侵門事件持續(xù)發(fā)酵的8月里,相關點評文章、通報“爆發(fā)式”出現。
優(yōu)酷、愛奇藝、騰訊等各大網絡視聽平臺已經下架了吳亦凡的相關作品;百度已經給他打上了“違法失德藝人”數據標簽;微博已經禁言了他的個人和工作室的賬號等等。截至8月17日上午,全網合計處理短視頻節(jié)目達190萬條、影視綜藝節(jié)目7000部次,同時仍在繼續(xù)開展有關節(jié)目內容的排查和處置。
就吳亦凡作品下架一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微信公眾號8月17日發(fā)布消息稱,一些明星藝人不講職業(yè)道德,缺乏藝術操守,突破法律道德底線,理應受到嚴厲的懲罰,必須付出應有的代價。
吳亦凡遭全網“封殺”背后,或許可以窺見一個事實:當前娛樂圈積弊已久,懲戒藝人違法失德失范問題正當其時。
今年8月,有網友爆料稱,2019年底,演員張哲瀚曾參加朋友在日本乃木神社舉辦的婚禮,早前,張哲瀚還發(fā)布過在靖國神社前的合影。
盡管8月13日下午,張哲瀚通過個人微博發(fā)布道歉聲明,稱“為曾經無知的自己而羞愧,更要對之前不當行為深刻地道歉”,強調自己“不親日”“是中國人”,但網友們似乎并不買賬。
眾所周知,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fā)起侵略戰(zhàn)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征,是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否定歷史、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場所。對于從事文化工作的演藝人員而言,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是一項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幾乎一天之內,張哲瀚代言的品牌均宣布與其終止合作。
8月15日,針對張哲瀚在日本參觀靖國神社等不當行為,中國演出行業(yè)協會發(fā)文對其進行道德申斥,并根據《演出行業(yè)演藝人員從業(yè)自律管理辦法》規(guī)定,要求會員單位對其進行從業(yè)抵制。此外,歌手霍尊也在感情糾紛的包圍下,宣布退圈。
風波之下,8月24日,網友“小藝”通過社交媒體發(fā)文稱,2019年2月,她曾遭到湖南衛(wèi)視主持人錢楓強奸,并曝光了兩人聊天記錄及監(jiān)控視頻等。
當晚,上海市長寧公安分局就此事發(fā)布通報:鑒于案件復雜性,成立了由刑偵、法制等部門組成的專案組,并商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調查。因已有證據不能證明存在強奸犯罪事實,最終不予立案。
隨著輿情發(fā)酵,8月27日,湖南衛(wèi)視官方微博發(fā)布消息,錢楓因個人問題引發(fā)重大負面影響,其行為違反了《湖南衛(wèi)視主持人、藝人管理規(guī)定》。經研究決定,即日起解除與錢楓的合作關系。
從吳亦凡、張哲瀚,到錢楓,可以看出,道德危機正在娛樂圈蔓延。對此,相關行動正在密集鋪開。
據《人民日報》報道,8月25日-26日,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雜技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等各文藝家協會召開職業(yè)道德和行風建設座談會,并發(fā)出倡議書。
在此之前的8月19日,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職業(yè)道德建設委員會亦在京召開廣播電視文藝工作者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座談會,就最近一段時間個別藝人的違法失德失范行為“發(fā)聲”。
與會人士一致表示,對違法失德失范藝人實行“零容忍”,對文藝娛樂行業(yè)不正之風鄭重說“不”,絕不容許任何藝人觸碰道德底線乃至法律底線,絕不為錯誤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提供傳播渠道。
被卷入風暴眼中的不僅有明星藝人,同時還牽涉他們身后的“飯圈”。
“飯圈”是粉絲圈子的簡稱,作為追星粉絲自發(fā)組成的文娛社群,如今逐漸發(fā)展成有組織、專業(yè)化的利益圈層,這其中往往有明星經紀公司、平臺機構、資本等多方力量介入。艾瑞咨詢發(fā)布的《中國紅人經濟商業(yè)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yè)市場規(guī)模超過4.1萬億元,2023年預計超6萬億元。
然而,隨著粉絲經濟不斷擴容,一些機構和人員的行為變了味兒,各種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控評、刷數據、反制黑粉等成為“飯圈”常態(tài),粉絲動輒爭斗不休,造成不良網絡生態(tài)風氣。
在此次吳亦凡事件之前,“飯圈”文化已多次挑戰(zhàn)社會法律道德底線。2021年4月底,一則“倒奶視頻”將選秀綜藝《青春有你3》推到了風口浪尖。視頻畫面中,近20人忙著向污水槽內傾倒新鮮牛奶飲品,引發(fā)爭議。
以上種種表明,治理“飯圈”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需要相關部門共同發(fā)力。
2021年1月至6月間,首都機場公安局辦理了涉及粉絲違法違規(guī)追星案件17起,共刑事拘留2人次,行政拘留10人次,行政罰款342人次,警告121人次。
據央視新聞8月3日報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網絡綜藝節(jié)目專項排查整治,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強化網絡綜藝節(jié)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偶像養(yǎng)成類節(jié)目,重點加強選秀類網絡綜藝節(jié)目管理,嚴格控制投票環(huán)節(jié)設置;堅決抵制追星炒星、泛娛樂化等不良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義等畸形價值觀;進一步壓實網絡綜藝節(jié)目制作和播出機構主體責任,加強對粉絲群體正向引導,強化平臺“水軍”“黑粉”治理。
“‘飯圈亂象確實是當前網絡上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而且一直都受到關注?!眹揖W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在5月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其實追星本來無可厚非,年輕人喜歡明星,但是沒有底線就成了問題?!?/p>
對此,8月27日,中央網信辦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清理違規(guī)群組板塊、規(guī)范應援集資行為在內的十項工作措施。這是自6月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以來,整治“飯圈”的進一步舉措。
《通知》要求各地網信部門:切實履行管理責任,及時發(fā)現清理“飯圈”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zhàn)、造謠攻擊等各類有害信息,從嚴處置違法違規(guī)賬號,有效防止輿情升溫發(fā)酵。對發(fā)現不及時、管理不到位的網站平臺從重處罰。
《通知》發(fā)布后,平臺立即相應整改。8月27日,微博就粉絲引導管理相關問題,約談明星趙麗穎、王一博工作室。這次約談與幾天前趙麗穎與王一博粉絲互撕事件有關。
8月22日晚,因部分網友在豆瓣、微博發(fā)文稱趙麗穎將在新劇《野蠻生長》中“二搭”曾合作過的王一博,從而引發(fā)趙麗穎粉絲的百般抵制。
有消息稱,先有部分粉絲直接勸說趙麗穎及其工作室,得不到回應后,他們便開始大面積地在網上征集粉絲,進行集體抗議。趙麗穎粉絲后援會還一度發(fā)聲明堅決抵制趙麗穎、王一博第二次搭檔,并和王一博的粉絲互撕、罵人,用臟話進行人身攻擊。
針對此次互撕事件,微博平臺迅速處置,截至8月26日晚,微博已禁言相關違規(guī)賬號2448個,其中永久禁言賬號665個,關閉賬號2643個。這是中央網信辦今年6月開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以來,首個因“互撕”遭大規(guī)模禁言的粉絲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互撕”的粉絲群體大規(guī)模禁言同時,微博對趙麗穎工作室官方賬號采取禁言15天的處罰措施,原因是其“管理失位,造成發(fā)聲引導不及時”。
不僅微博,各大平臺也都在紛紛相應整改,抖音、快手、網易云音樂等明星藝人集中的平臺皆下線明星榜。
此外,肖戰(zhàn)工作室、楊紫工作室、迪麗熱巴工作室、時代少年團、悅凱娛樂、嘉行傳媒、耀客傳媒等機構紛紛發(fā)布倡議書,號召粉絲理智追星,那英、楊冪等藝人均在倡議書上簽字,整治“飯圈”亂象正在逐漸成為圈內共識。
形式多樣的“飯圈”亂象背后,是“流量至上”價值觀導向下的資本。
近期,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刊發(fā)報道《斬斷娛樂圈亂象背后的資本鏈條》,作為受訪專家,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江宇指出,“在資本快速擴張影響下,娛樂圈出現了過度商業(yè)化、資本化傾向。平臺資本、流量明星、‘飯圈文化在資本主導下形成完整利益鏈,這個利益鏈是為資本攫取超額利潤服務的……”
在這里,趙薇無疑是個繞不開的名字。近年來,她曾多次身陷輿論風波,不同于其他演藝人員,趙薇的輿情多聚焦于資本市場,因與丈夫黃有龍多次成功的投資,趙薇一度被冠以“女版巴菲特”稱號。
其中最為外界關注的事件之一是,趙薇夫婦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兩次減持阿里影業(yè),套現近20億港元。此番操作,引發(fā)了外界對趙薇夫婦與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交往密切的猜測,以及對趙薇夫婦“割韭菜”行為的不滿。
對此,馬云曾回應稱,自己與趙薇不熟,“加起來見面也沒超過十次,其中大概至少五次還是因為公益活動在一起”。
另一起由趙薇夫婦主導的收購行為還引發(fā)證監(jiān)會介入調查。2016年12月23日,趙薇持股95%的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擬收購萬家文化29.135%股份,外界懷疑,趙薇注冊龍薇傳媒的目的就是以此為殼公司杠桿收購萬家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從龍薇傳媒發(fā)布公告收購萬家文化,收購過程一波三折,直至收購終止,萬家文化股價經歷了“過山車”般的暴漲和暴跌,普通投資者損失慘重。
2018年4月11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相關處罰決定書披露,在控股權轉讓過程中,龍薇傳媒通過萬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017年2月16日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其中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據此,證監(jiān)會對黃有龍、趙薇及萬家集團實際控制人孔德永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同時對黃有龍、趙薇、孔德永分別采取五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在禁入期間內,不得從事證券業(yè)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除去資本市場的諸多波瀾,趙薇最近也身陷輿論漩渦,起因于其旗下藝人張哲瀚。如前文所述,張哲瀚因出演《山河令》爆紅,從而躋身流量明星行列,短時間內圈粉無數,成為趙薇旗下最炙手可熱的藝人。但張哲瀚2019年在乃木神社及此前多次在靖國神社門前合影的照片被網友公之于眾,此舉近期引發(fā)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公開點名批評,他本人也遭全網抵制并被“封殺”。
8月26日,有網友發(fā)現,各大視頻平臺上趙薇主演的多部作品已將她從演員表中刪除,包括她的成名作《還珠格格》。 《財經》記者多次聯系趙薇工作室,截至發(fā)稿時未獲對方回復。
一直以來,娛樂圈明星偷漏稅被外界所詬。范冰冰逃稅事件后,管理層開始著手打擊天價片酬現象,一些過度攫取經濟利益的流量明星,不得不為此付出更大代價,鄭爽最近的遭遇就是鮮明體現。
8月27日早間,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鄭爽偷逃稅案件的處理決定,對鄭爽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2.99億元。
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范影視行業(yè)稅收秩序后,鄭爽成為首個因偷逃稅被公開處罰的知名演藝人員。
2018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臺了“限薪令”,要求每部電視劇的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超過總成本的70%。作為回應,當年,國內多家主流視頻網站及影視制作公司聯合發(fā)布《關于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yè)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單個演員總片酬(含稅)不得超過5000萬元。
在2018年規(guī)范影視行業(yè)稅收秩序工作中,凡在2018年12月底前,主動補繳稅款的影視企業(yè)及從業(yè)人員,可免予行政處罰,不予罰款。
鄭爽偷逃稅案件緣起2021年4月其前夫張恒的一則爆料。張恒指稱,鄭爽2019年出演的《倩女幽魂》片酬高達1.6億元,拍攝77天,日薪超208萬元。但鄭爽及其家人仍想方設法利用“陰陽合同”,偷逃稅款。
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依法受理了關于鄭爽涉嫌偷逃稅問題的舉報,該案涉及全國多個地區(qū)、多家公司、多個演藝項目。
根據稅務部門的調查結果,鄭爽于2019年主演電視劇《倩女幽魂》,與制片人約定片酬為1.6億元,實際取得1.56億元。鄭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報個人收入1.91億元,偷稅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元。
由于鄭爽是首次被稅務機關按偷稅予以行政處罰,且此前未因逃稅受過刑事處罰,目前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而張恒作為該案舉報人,由于涉嫌幫助鄭爽偷逃稅款,設立“掩護公司”,幫助鄭爽掩蓋“天價片酬”,規(guī)避行業(yè)主管部門監(jiān)管,逃避履行納稅義務。目前,已依法對張恒進行立案檢查,依法另行處理。
與此同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對鄭爽發(fā)布了“封殺”令:不得播出其主演的電視劇《倩女幽魂》,各級廣播電視、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yè)務和網絡視聽節(jié)目不得邀請鄭爽參與制作節(jié)目,停止播出其已參與制作的節(jié)目。
在稅務部門送達行政處理處罰決定書時,鄭爽沒有提出異議,表示不復議不起訴,并已在規(guī)定期限內繳清全部稅款和滯納金。這起事件雖告一段落,但在多部門的監(jiān)管壓力下,“鄭爽們”付出的代價將遠不止如此。
8月26日晚間,網上還流傳一則關于排查清理劣跡藝人內容的通知,該通知提及的劣跡藝人包括吳亦凡、趙薇、鄭爽、范冰冰、霍尊等,稱對上述藝人的線上線下節(jié)目進行排查清理。盡管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8月27日凌晨,《財經》記者注意到,鄭爽出演的影視作品已經相繼在各大網絡平臺下架,相關話題被關閉。
整治藝人違法失德、“飯圈”亂象的風暴仍在繼續(xù)。
在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強化網絡綜藝節(jié)目管理的通知后,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再度發(fā)文,這一次指向文藝節(jié)目及其人員的管理,明確要求堅決抵制高價片酬、嚴肅懲戒片酬違規(guī)、“陰陽合同”、偷逃稅行為。
中央宣傳部也注意到了偷漏稅等問題,在近日印發(fā)的《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中,禁止劣跡藝人轉移陣地復出。
至此,2021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行業(yè)協會針對娛樂圈、“飯圈”、文藝圈問題,已發(fā)文(包括通知、公告、評論性文章)超過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