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成
摘 要:伴隨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正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前沿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步替代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在數學教學課堂上發(fā)揮了巨大輔助作用,但硬幣總有兩面,多媒體教學也給小學課堂帶來一些問題。本文簡述了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及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的優(yōu)勢,初步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并提出了幾點應用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
在現代小學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時常會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提升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能力的目的。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知識教學時,不僅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趣味的教學情境,而且能在教學中直觀地展示數學知識;同時還可以運用微課資源進行教學,更可以使用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模式。教師合理地運用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還能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并記憶數學知識,更能使學生在新穎的方式中完成課后作業(yè),從而提升學生參與教學和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升學生記憶和運用教學知識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數學知識教學的效率都得到提升。
一、當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現狀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多以教師在課堂上口述,學生聽講為主,這就造成學生很少參與課堂授課的過程,造成教學效率的降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積極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的思路時刻跟隨教師講課的進度。然而現階段的課堂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不強,教學質量迅速下降。除此之外.當前的部分小學數學課堂還以板書教學為主.在課堂上浪費了學生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而且由于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學生很容易出現厭煩的情緒。還有部分小學數學課堂經常忽略實踐活動教育的環(huán)節(jié),長此以往將會導致教育與生活嚴重脫節(jié),即使能夠培養(yǎng)出數學人才.也是缺乏實踐能力的,與素質教育的理念方向嚴重不符。
二、多媒體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熱情
數學知識歷來有一定程度的枯燥性及抽象性.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對知識產生誤解,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知識能有深入的了解。教學情境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問題情境,教師通過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加以深入思考,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看一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更多的物體,隨之構建一個高效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對學生的空間能力也做到一定程度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盲人摸象的視頻,帶領學生進入問題情境.提問學生為什么盲人們摸到大象后對大象的描述各不相同。學生們很快陷入了激烈的討論中,通過總結學生們的意見可知,因為盲人看不見大象的全部,所以摸到大象的哪個部位就把大象想象成什么。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示更多的事物,讓大家以不同的角度、方式來觀察,從而達到高效率教學。
(二)借助多媒體強化抽象化知識的教學指導
目前小學數學中的概念內容、定義內容較為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很難全面學習和掌握,采用之前的教學指導方式和教學措施,無法引導學生對抽象化知識形成準確和深入的理解。此情況下教師就應該積極采用多媒體技術,按照課程內容在網絡中全面搜集課程的圖片、視頻,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學生在觀看圖片和視頻的過程中,可以對抽象化知識形成直觀的理解,提升教學的生動性與形象性,確保整體抽象化知識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帶領小學生學習“圓的面積”課程知識期間,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全面講解抽象性的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知識。在多媒體設備中設置將圓轉變成長方形的方式,對圓的面積公式進行推導,在多媒體設備中將圓分成十六等分,拼接成平行四邊形,形成具有彎曲感的模型,之后可以將各個圓邊調整成直線,變?yōu)殚L方形,帶領學生計算面積,這樣通過圖形轉化的方式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圓的面積計算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和認知,還能簡化學生的學習內容,降低學習難度,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圓的面積計算的抽象性知識內容。
(三)利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應該重點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應用到素質教育的領域。教師在采用多媒體技術期間,應該遵循人本性的原則,針對課件進行合理的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對數學知識的規(guī)律、內容形成深入認知,使得學生在良好的課程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增強數學知識的內化效果。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加減法計算”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課件,在其中提出問題:“我們班級有50支鉛筆,同學用掉25支以后,又購買了30支,那么現在一共還有多少支鉛筆?”在多媒體設備中設置這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題目的內容計算。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中利用鉛筆的圖片為學生演示計算過程,使得學生對計算、解題的結構形成準確理解,增強學生的數學問題分析和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計算思維能力。
(四)運用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新作業(yè)模式
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還要在學生掌握知識后,布置課后作業(yè),以此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記憶數學知識,并鍛煉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教師在為學生布置數學課后作業(yè)時,不僅可以以書面的形式布置作業(yè),并要求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完成作業(yè),還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在網上布置作業(yè),并要求學生使用互聯網完成作業(yè)。這樣不但能提升學生完成數學作業(yè)的興趣,還能提高教師批改作業(yè)的效率,從而可以達到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作業(yè)模式、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的目的。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分數”知識后,可以在網絡平臺“一起作業(yè)網”上布置課后作業(yè),并要求學生按時完成。教師可以進入平臺查看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并對已完成的作業(yè)進行批改。教師根據學生的作業(yè),分析學生掌握教學知識的情況,在第二天教學時,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進行講解學習,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教師用這樣的方式布置課后作業(yè),不但可以減少發(fā)放作業(yè)和上交作業(yè)的時間,還可以更好更快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
數學知識有著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發(fā)展,其思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利用多媒體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控制學生思維方向,使學生的思維具有較強的條理性與順序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等,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復習舊內容,可以實現師生間的合理互動與交流,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徐冬.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策略芻議[J].小學生(下旬刊),2021(03):98.
[2]許云.數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1(06):71.
[3]張余泓.多媒體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
[4]劉文芳.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