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宏
摘 要: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诮虒W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獨立思維模式,能獨自解決各種問題的技能,相比較對題目答案的講解,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更應重視。本文立足于高中數學教學角度,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課堂教學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實施,高中教學方法也隨之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改變。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這一過程并不是一氣呵成的,需要長期的嘗試、引導、總結,從而得出真正適用于學生的教學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fā)重要,因此,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數學思維能力
囿于當下數學已然成長為具有獨特特質、對于學生來說愈發(fā)深奧、晦澀的學科,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敬而遠之,究其原因,大多數因為學生自己并沒有透徹理解數學學科的本質,沒有透徹理解數學公式或者數學計算方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自己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這主要源于固有教學模式,通常教師為課堂重心,過于干涉學生思考過程,致使學生在課堂上只能隨著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被迫接受重要知識,久而久之,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學生就產生惰性,欠缺自主思考能力,而數學思維能力自然就無法培養(yǎng)。針對這一現實困境,老師應該結合現實困境,找到長期存在這些問題的根源,大膽改變固有課上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啟迪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智慧和才能,通過有趣的講課方式,吸引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大膽互動或者提出疑惑,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不僅收獲了成績還收獲了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上,針對課本上一個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改變某一個已知條件,創(chuàng)造新題并解答,這種方式能夠提高舉一反三能力,在短暫的學習時間內習得愈多的數學解題技巧。
2以優(yōu)化元認知能力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在數學元認知活動中,元認知能力是最為主要的能力之一,這一能力實際就是對自我思維有意識地進行監(jiān)控和調節(jié),涉及的認知能力,具體可以細分成三種:第一,數學元認知知識能力;第二,數學元認知體驗能力;第三,數學元認知監(jiān)控能力。數學元認知能有效地監(jiān)控學生思考的過程,若學生遇到思維障礙時,能及時調整思維方向,糾正思維,只有提升學生的元認知水平,才能解決困難,借助反饋信息對思考方式進行及時調整,對解題策略及時進行優(yōu)化。使得學生的解題效率得到提升。具體而言,需要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做好以下工作。
2.1強化學生的元認知知識
為了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元認知的調控作用,需要切實強化學生的元認知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在解題時有意識地進行評估與調整。在日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元認知知識的培養(yǎng),并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定位,合理評估自身的解題能力,比如是否能勝任解題,是否在知識結構上存在需要完善的缺陷,引導學生在解題的同時還要反思自身表征方式的合理性、解題策略的優(yōu)化性。
2.2強化學生的元認知體驗
學生的元認知體驗的不足,主要表現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存在知識儲備不足時,對問題理解不到位,這將導致學生出現失望和沮喪的負面情緒,此時就需要引導學生結合學習情況對學習目標進行及時的調整,并對原有知識結構件重新調整,著力實現新認知與原有知識結構的同化與順應,這樣學生在發(fā)現自身知識儲備不足時,就能自發(fā)學習而進步。此外,還要注重興趣激發(fā),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動力,增加創(chuàng)造性思維。
3以優(yōu)化表征問題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大力發(fā)展學生智力,需要切實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以此作為重要保障,也是促進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的前提。但是高中數學知識學習不能按照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因為高中數學基礎知識難度較大,數學思維方法變得更加多元,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死記硬背屬于低效學習方式,為幫助學生采用數學思想學習數學知識,應緊密結合高中生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時,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一些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往往只是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數學問題,而很少與實際生活關聯(lián)起來,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采用實物情境來表征,以深化學生的數學問題理解,更好地感受如何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比如: 若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的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與這個平面也是垂直關系。這一過程采取語言來表述時,學生理解較為抽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定的情景: 夜晚校園道路兩邊的路燈桿,由于被其它多個路燈照射后,在地面投射出多條影子,要說明路燈桿與地面為垂直關系,即為了證明這一定理,就需要從多條影子中選定兩條相交的影子來研究,從而通過證明路燈桿與兩條相交的影子為垂直關系,實際就證明了路燈桿與地面為垂直關系。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利用了真實情境,使得抽象化的數學證明問題得以簡化,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形象掌握抽象化的知識。而在此基礎上,需要引導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之間的關聯(lián),使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得到培養(yǎng)。因此需要采取展示表征問題來體驗和感受合理表征問題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
結論:
綜上所述,啟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是高中教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因為其順應了社會素質教育普及的發(fā)展潮流、推動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歷程。在培養(yǎng)過程中,應側重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調整學生原有思維模式漏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重視實踐教學,從而加快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進程。
參考文獻:
[1]李旭強.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探究[J].考試周刊,2020(81):85-86.
[2]王麗紅,楊柳.高中數學作業(yè)“減負”與“增效”的平衡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7):65-66.
[3]黃敏.發(fā)展思維,發(fā)現數學的“真、善、美”——芻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J].數學教學通訊,2020(27):46-48.
[4]周敏敏.淺議高中數學概率統(tǒng)計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