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富新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是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的手段,是提升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思想品德素養(yǎng)的一種重要途徑,是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和使命的內在要求。為本文對如何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了一些闡述。
關鍵詞:紅色文化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017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版),強化了“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特別強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性?!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也提出:高中英語課程應有利于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和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與使命。因此,我們學校把如何實施紅色文化德育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科研課題來開展研究,緊扣時代脈搏,加強載體建設,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紅色故事、紅色詩詞、紅色歌曲、紅色電影、紅色書畫進校園、進課堂。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往往重在英語知識的學習、方法的傳授和西方文化的學習、了解等方面,很少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紅色文化方面的內容融入其中。為適應新形勢,我們迫切需要轉變觀念并努力探索如何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高中教學之中特別是英語教學之中,從而提升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思想品德素養(yǎng),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奠基。
一、滲透紅色教育,豐富英語教學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斗爭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紅色文化是一種寶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必須傳承好、利用好、發(fā)展好。作為教師,我們要將紅色文化教育滲透、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善于把紅色教育資源和學科資源進行融合、提升,使其為教育教學服務。比如,我校作為一所百年府學,擁有兩種引以為豪的“文化”:一是厚重的學堂文化,二是純正的紅色文化。其中,紅色文化更是我校的一張靚麗名片。在百年辦學歷史中,我校孕育、培養(yǎng)了一批在廣西革命史乃至中國革命史上都很有影響力的革命仁人志士。他們當中的杰出代表有五四先鋒、廣西第一位中共黨員黃日葵,中共六大廣西唯一代表、主席團成員胡福田,以及蔡碧珩、胡沛金、高鵬鹍,等等。他們的進步思想、英雄氣概、斗爭精神、革命故事都是我們在英語課堂上適時進行紅色德育滲透的最佳素材和資源。
二、設置適當情景,適時融入紅育
我們要與時俱進,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大力弘揚紅色文化。高中英語教師要用全新的教育觀來教育、引領、感染、影響學生,激起他們對紅色人物的敬仰,對紅色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但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課、思品課、歷史課和班會課當中的德育,它是與英語知識教學相結合進行的,必須遵循英語語言教學規(guī)律,融思政教育于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當好創(chuàng)設者、組織者、資源準備者、參與者和評價者。我們可以先通過讓學生聽好、讀好、看好英雄故事,讓他們受到革命理想、頑強斗爭、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無私奉獻等方面的教育。比如,每逢清明節(jié)、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國家烈士紀念日,我校都安排學生到革命烈士紀念碑祭拜、緬懷、追思;組織全校學生參加了“黃日葵”杯征文大賽;組織觀看英文字幕的紅色電影;經常安排學生到學校建立的黃日葵紀念館參觀學習;通過電視、廣播、宣傳板報等形式大力宣傳一個個為國捐軀、英勇獻身的先烈們的英雄事跡,以此感染、激勵、教育學生。然后,在學生們對一些英雄的事跡、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素材積累后,教師適時在英語書面表達訓練課上布置學生用英語寫好英雄故事。最后,在學校社團創(chuàng)辦的英語角上專設一個主題宣講周:用英語為“外國人”講好中國紅色故事。我們還可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恰當地融入相關的紅色文化資源,充實教學內容,既把學生引入到了與所學內容有關的情景中,又激發(fā)了學生的紅色情感,還掌握了英語知識??芍^是德育智育兩不誤、雙豐收。
三、規(guī)范學生行為,提高紅育成效
我們知道,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行為養(yǎng)成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礎。紅色文化教育融入英語教學中的效果與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密切相關。要在課堂和課外活動中有意識地、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課內,以插入、滲透紅色文化教育素材為主;在課外,以紅色主題活動為主。課內課外互促共進,相得益彰。教師的角色是導演、組織、引導、評價。學生的角色是主動參與、思考探究、積極表達。在這些融入了紅色素材的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學生體驗了、感悟了、收獲了,規(guī)范行為養(yǎng)成了,紅色文化教育的效果提高了。
四、結束語
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其效果主要取決于教師。教師要著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一要轉變德育觀念、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手段;二要尊重學生、以人為本言傳身教;三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出發(fā),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科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藝術地融入紅色教育資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健全學生人格,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最終,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知書達理、身心兩健,能夠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賈冠杰,《中學英語教學心理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廣西桂平市第一中學 廣西 桂平 5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