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丹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2-247
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和練筆兩者應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才能達到“神”的境界。只讀書不練筆,是囫圇吞棗,泛泛而讀,結(jié)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只練筆不讀書,是無水之源,落個山窮水盡的地步。所謂“胸無點墨”,豈能“下筆成文”?只有多讀書,勤練筆,方能事半功倍,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所以,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小練筆作為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形式,值得大力提倡。我在教學中就特別重視小練筆。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會進行小練筆,也就是短小的動手練筆,就文取材,圍繞某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小篇幅的寫作練習。它機動靈活、形式多樣、切入口小、難度低,學生也不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 語文教學就是要從聽、說、讀、寫抓起,這四方面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寫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閱讀教學要讀寫結(jié)合,找準讀寫訓練的結(jié)合點,為學生提供素材,讓學生‘有米下鍋’?!倍n堂小練筆就是一個切實有效的結(jié)合點。選好一個點,讓學生嘗試仿寫、改寫和補寫,并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擴寬自由思維空間,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讓寫作能力慢慢得到提升。以“小練筆”促成“大手筆”,給閱讀和寫作插上飛翔的翅膀。經(jīng)過實踐研究,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這幾種形式的小練筆能夠使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仿寫中學會語言的積累與表達。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的興趣。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仿寫是基礎,是學生學會作文的必由之路。詩人郭沫若就告訴大家:“我有一個寫作秘訣,就是先看人家的書再寫?!?“仿寫”是指依照課文的寫作方法,寫出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感,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體會課文內(nèi)容,同時達到訓練寫作的目的。仿寫的訓練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模仿的形式有仿內(nèi)容,仿結(jié)構(gòu)。比如在三年級起步作文階段,為了讓學生能盡快掌握構(gòu)段的方式,經(jīng)常會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段的仿寫,在教學西師版教材《可愛的大熊貓》一文時,讓學生仿寫以總分的結(jié)構(gòu)來寫一個自然段。學生在仿寫中既提高了閱讀能力,也提升了寫作能力。在四年級《飛檐走壁的虎將》一文的教學中,還可以進行仿內(nèi)容的小練筆訓練,在教學壁虎“丟卒保車”這個段落的時候,讓學生感受了將一個動作分解成幾個具體的動作來寫可以讓文章更具體,此時,適當?shù)夭迦胄【毠P,讓學生選取生活中的一個動作來寫具體,既讓課文的內(nèi)容更形象化,又能讓學生學會這種把文章寫生動具體的方法。這里所說的仿寫,模仿的是作者的表達方法,是語言運用的一般技能。這個教師通過分析、比較、運用,促進了學生讀寫能力的互相轉(zhuǎn)化。學生思維活躍,訓練扎實,從說到寫,由仿到創(chuàng),知能的轉(zhuǎn)換也就落到了實處。
二、在改寫中深入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
延伸。即對余意未盡的文章進行續(xù)寫,進一步深化主題。如《凡卡》一課,課文在凡卡睡熟并做著甜蜜的夢的地方結(jié)束了。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間。這時,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寫一下凡卡夢醒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及自己對凡卡想說的話,學生就會很投入地拿起筆對凡卡傾訴:“……凡卡,我想對你說,你生活在一個黑暗的社會里,你是不幸的,我非常同情你。你知道嗎,聽了你的訴說后,我才真正地感到了我的幸福。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愿變成一間小屋,溫暖你那瘦小的身心,我愿變成一桌美餐,填飽你那轆轆的饑腸,我愿變成一雙魔鞋,帶你離開那人間的地獄,來到我們這幸福的天堂,與你共享?!?在學完《濫竽充數(shù)》后,讓學生根椐自己的理解寫《南郭先生回來了》,將可能發(fā)生的故事寫下來;這些練筆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學了《去年的樹》,讓學生寫寫“我想對大樹說: ” “我想對小鳥說: ”
“我想對伐木人說: ” “我想對作者說: ”
學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要求學生寫頒獎辭;
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是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救。他們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勇于奉獻”的含義。筑路軍,你們是正義與善良的的化身,永遠不會向困難低頭。
——五(5)班 王瑾潤
是那些建設者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是那些建設者不論天氣多么惡劣,修好了西藏鐵路,是那些建設者為我們建設了美好的明天。為了把鐵路修好,他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實驗,終于打敗了一個個巨大的攔路虎。
——五(5)班 趙子怡
你們終于把風火山這只攔路虎打敗了,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shù)的人付出了生命,可是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你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闭沁@個信念,支撐著你們,正是這個不變的信念使你們克服了重重困難,一定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五(5)班 尹佳琪
筑路大軍們,你們像一面鐵壁,堅不可摧;你們像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不軟弱,也不動搖;你們像一片廣闊的藍天,是人民頭上的天。你們?yōu)榱舜蠹叶鵂奚〖?,為了遠方人民的交通,而遠離親人,甚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是人民英雄,更是拉薩人民的天使。是你們使拉薩與其他城市有了交流,你們的血肉之軀筑成了拉薩與他人交流的橋梁。
——五(5)班 施勝姝
三、在補寫中訓練學生的思維。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些內(nèi)容或簡略,或敘述描寫留有余地,從而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這樣的訓練點可以讓學生進行補寫,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同時也是思維訓練的好時機。因此,教師可借助教材中的內(nèi)容,適時地引導學生推測、構(gòu)思,以小練筆的形式把這些“空白”補充出來。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我們從中明顯地感受到身處逆境中的兒子阿曼達也同樣有著堅定的信念,他的確和他的父親一樣了不起。此時,如果要求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展開想象,選擇一個方面來進行補寫,通過描寫阿曼達在逆境中的堅強,以照應課文后的“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這樣的補寫既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陶行知先生曾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 小練筆雖小,卻能處處妙筆生花,作為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小練筆,找準時機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仿寫、改寫和補寫等小練筆訓練,讓小練筆為閱讀和寫作插上飛翔的翅膀。
渝北區(qū)空港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