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魏娜
摘要:群文閱讀是一種比較新穎的閱讀教學模式,它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增強學生的課外知識,以此有效地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水平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初中古詩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刻 踐行群文閱讀,提高學生分析古詩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古文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文章基于此點,對群文閱讀在初中故事教學中的價值和應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群文閱讀;初中;古詩教學;價值及應用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208
古詩是初中教學的重點,也是考試必考的點,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古詩教學的方法。通過群文閱讀,讓學生構建起古詩詞的知識體系,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素養(yǎng),提高學生在古詩閱讀過程中的思辨能力。
一、群文閱讀在初中古詩教學中的價值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讓學生對多篇古詩進行閱讀和理解,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和運用,學生在朗讀古詩、分析意象的過程中,能夠正確把握古詩的中心。并且學生對同類古詩的閱讀中,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對相關古詩或者作者的認識,全面提高古詩閱讀的思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群文閱讀對教師的古詩閱讀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為了讓群文閱讀能夠有效開展,教師就必須對相關的古詩詞進行整合、篩選、總結,不斷增強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就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此外,群文閱讀還能夠促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轉變,使得教師以引導、參與者的身份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這樣一來,既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也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二、群文閱讀在初中古詩教學中的應用
1、依人選文
以作者為主要依照對象,合理地選取群文閱讀的素材,這是一種十分簡單的組文思路。在選取同一個作者的不同古詩時,教師主要可以從這個作者人生的不同階段進行選取,因為不同的人生階段,他們的人生經歷、思想狀態(tài)、人格追求、思想境界都是不同的。通過這種方法進行群文閱讀,能夠讓學生全面了解作者,進而建立起一個立體的詩人形象,以此培養(yǎng)學生“知人論世”的分析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時,就可以以李清照為依據,選取她人生不同階段的古詩詞,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立體的、全面的李清照形象。在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將《如夢令》作為李清照年少時期的代表作,表現了她自由快樂的心境;接著教師可以選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作為她嫁人后的代表作,表現了她初為人婦時,與丈夫分別后的離愁相思,以此表達她的哀愁心境;最后,教師可以選取《武陵春》作為她人生暮年時的代表作,在歷經國破家亡后,已在天命之年的凄苦和悲痛之情,以此表現她的愛國、無奈、痛苦的情緒。
將這三首古詩詞作為群文閱讀的素材,既反映了當時南宋的社會形態(tài),也展示了作者李清照的情感變化,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分析這些古詩詞,進而增強學生對李清照的認知和了解。
2、依材選文
古詩詞涉及的題材十分豐富,比如寫景抒情詩、詠史懷古詩、托物言志詩、山水田園詩、邊塞征戰(zhàn)詩、羈旅思鄉(xiāng)詩、送別詩、愛國詩等等,這些題材的古詩中,都包含著作者不同的人生際遇以及思想情感,所以教師可以按照不同的題材,進行群文閱讀,加深學生對同一個題材古詩的認識和理解。
以最為經典的送別詩題材為主,這種題材的古詩一直是頗受古代文人墨客青睞的,這些古詩歷經了千年,而今讀來依舊能夠感受到他們真切的情感。所以教師可以選取《渡荊門送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送別詩,讓學生對這些古詩展開閱讀。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找出送別詩中經常出現的時間,比如:傍晚、月夜、暮色、曉霧等;接著讓學生找出經常出現的地點,比如:渡口、長亭、古道、塞外、邊關、城門等;再者,讓學生找出送別詩常用的意象,比如柳條、酒、明月、笛聲、遠山等;最后總結出送別常用的習俗,比如折柳寄友、飲酒餞行等。
雖然這些都是送別詩,但是里面所包含的情感是不一樣的,有對故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有悵然若失的寂寥之情,有對友人的期盼之情,也有對他日重逢的想象。對于表達的手法也有所不同,有情景交融,有借景抒情,有動靜結合、也有聯想想象等等。通過這種方式的群文閱讀,能夠讓學生逐漸掌握到分析同一題材古詩詞的方法,這樣也可以增強學生對其它題材古詩詞閱讀的能力。
3、依象選文
古人創(chuàng)作古詩,少不了意象的選取和加持,例如“四君子”梅蘭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奸邪的化身,代表了古人高尚的情操;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代表,表現了古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懷;“號角”、“孤煙”是邊塞征戰(zhàn)常用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征戰(zhàn)沙場,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壯志等等。教師可以充分依據意象,進行群文閱讀,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用意象來分析古詩詞,還能夠學以致用,分析出其他古詩詞的意象,順利地掌握這些古詩詞的中心思想。
以經常出現的一個意象“月亮”為例,這個意象經常被古代詩人所引用,對月思鄉(xiāng)、對月思故人、對月惆悵、月下團圓、月下游湖、月下散心等等。所以教師可以選取有“月亮”意象的古詩,展開群文閱讀。比如《山居秋暝》、《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峨眉山月歌》、《夜上受降城聞笛》、《春江花月夜》等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出這些古詩詞中,“月亮”這個意象所傳遞的是懷疑、不滿、失望、惆悵還是豁達、樂觀、開朗、期盼、祝福,進而分析出這首詩的主要情感,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等等。在古詩詞中,“月亮”既可以是情感的寄托,也可以是孤高氣質的展現??傊?,只有讓學生掌握到這些意象,并且分析出它們所代表的情感,才能夠讀懂這些詩句的含義,進而分析出整首詩的中心情感和思想,以此更好地分析古詩詞。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結構簡短,不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群文閱讀,帶領學生對多篇古詩展開分析和理解。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優(yōu)秀的素材,進而豐富學生的文學涵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彎彎. 群文閱讀在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D].洛陽師范學院,2020.
[2]萬晶. 群文閱讀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山西省臨汾平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