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在中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班主任在教學中不斷引入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同時提高教師的人文教育能力,促進我國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在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策略的基礎(chǔ)上,班主任有必要不斷調(diào)整工作方法,以滿足新時代學生身心健康的實際需要。
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班主任;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252
全面的學生發(fā)展不僅需要對科學和文化知識的理解,還需要高尚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通過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可以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敢于奮斗,敢于直面生活中的失敗。初中學生正經(jīng)歷一段心理叛逆期,班主任每天都需要對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理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初中學生不僅應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和技能,而且還應具有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初中生受年齡和經(jīng)驗的影響,他們的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如果周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它們將影響學生積極態(tài)度的形成。班主任與學生進行長時間的互動,每句話和每個行為都會影響學生,并在學生的心理成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負責教室教學的班主任應針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健康,更有趣地參與未來的學習。
2.一些初中生有心理健康問題
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無法使某些人承受更大的壓力。一些家庭的父母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在學業(yè)和心理方面,現(xiàn)代初中生比前幾代人承擔更大的負擔。因此,壓力越大,負面情緒以及某些孩子的心理問題的就越大。因此,一些中學生迫切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1.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時,必須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矛盾,并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可以利用他們的空閑時間與學生交談并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這種真誠的對話需要個性化,并且在干預過程中需要遵循幾個原則。一是保密原則。針對學生抱怨的心理問題要嚴格保密,未經(jīng)學生同意,不得將與學生的對話透露給他人。二是,在聆聽過程中進行輔導。許多學生存在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合適的人與之交談。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有必要傾聽,談話的具體內(nèi)容應由學生主持,談話后學生將進行心理咨詢。三是,科學問題。初中生在思想領(lǐng)域還不夠成熟,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心理問題。班主任必須利用自己的心理知識來啟發(fā)學生并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這樣,學生可以學習得更好,這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益。
2.改善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并建立團隊合作感
在教學中,若出現(xiàn)一些分歧,班上的任何學生都可以參與并與班主任討論以形成最終決定。學生和班主任可以充分溝通和交流。這樣,學生在課堂決策中的積極參與不僅可以增強課堂的連貫性,而且可以營造團隊合作感。對于學生來說,有一種很好的方法可以在教室和宿舍里表達積極而出類拔萃的想法。如果一切順利,在班主任的正確指導下,學生一定會感到自己是大班家庭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足夠的交流,教室的氣氛將更加融洽,學生更積極參與課堂和課外活動。
3.尊重和理解學生,以提高班主任的德育能力
在初中階段,這也是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點上,班主任必須了解并尊重每個學生,畢竟,現(xiàn)階段的學生非??粗刈约?。在此階段,學生將對任何人和任何主題都有自己的見解,當然,這需要班主任和同學的認可。因此,班主任不應忽視這些問題,并應正確認識學生的個性。在這一點上,最好由班主任改變自己的身份,使其融入學生之中并成為他們的朋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放松身心,并愿意與班主任交流和互動。同時,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最后,通過與學生交流,班主任還可以指導他們進行心理健康培訓,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例如,有這樣一位班主任,因為他在開始工作時就沒有自己的心態(tài),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他沒有認真聽取學生的談話,也沒有觀察學生的不同活動。出現(xiàn)問題時,班主任不會聽取學生的解釋并直接向父母詢問,逐漸地,學生會變得害怕、膽怯,甚至不敢與班主任交談。這樣的班主任是不合格的,他不尊重學生,也不關(guān)心和理解學生。最重要的是,它打消了學生敞開心扉的欲望??梢钥闯?,理解和尊重學生是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班主任需要注意這一點,以便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教育能力。
4.學校、家庭和班主任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有兩個對他的身心健康至關(guān)重要的地方,即家庭和學校,而班主任則是他們之間的橋梁。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個環(huán)境,家庭的影子可以反映在學生中。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班主任需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當然,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父母的關(guān)注。班主任與家長互動,對學生的教育有更好的影響。因此,學??梢远ㄆ谂e行家長會議和小組討論,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不同問題來收集和討論相同類型的問題。班主任和父母面對面交流,從容地分析學生的問題。同時,尋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另外,現(xiàn)在是一個信息時代,班主任還可以在線創(chuàng)建在線家長組等,并且家長可以及時反映學生情況,班主任可以更詳細地了解學生。通過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班主任可以及時進行交流,以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積極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影響,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結(jié)論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班主任要在教學工作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有效解決心理健康問題,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園園,劉春麗.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與融入[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7(17):72-73-77.
[2]王莉,閆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8):30.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