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毓璐
籃球教學是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合作競技運動項目,深受學生喜愛,合理選擇教學模式是精準落實教學目標的關鍵。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籃球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僅關注籃球運動的技巧教授,同時關注學生的合作分工能力、配合比賽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意識。這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負責監(jiān)督和引導,師生共同合作達成教學目標。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模式更適合應用于籃球教學。
新時期教育改革事業(yè)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新課標是重要的指引方向。對于實際的從業(yè)者而言,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新課標改革的各項建議和相關規(guī)定,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改革方向不跑偏,可以給孩子們的個人發(fā)展帶來幫助。
1 高中籃球課程存在的不足
1.1 籃球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基本上高中是不存在籃球課程的,籃球教學都是安排在體育課程中,現(xiàn)在高中教學中籃球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這一情況也屬于籃球課程體系搭建的不完善。高中時期的籃球教學除了想要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就是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為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和愛好培養(yǎng)建立一條新的出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籃球教學內容應該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但是目前的籃球教學有兩種極端,首先就是教學內容太過于簡單,體育老師對于課程管理不夠上心,基本上是放任政策,男生在體育課上還會打籃球,很多女生單純的是用來放松心情,對于老師的教學內容并不認可。其次就是籃球教學難度過大,高中教學的體育老師都是專業(yè)技術型人才,講究方式策略和籃球技巧,對于課堂管理并不擅長,由于籃球課程時間有限,體育老師會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籃球教學內容進行劃分,包括移動球性練習,傳接球、投籃等等,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側重于技術和戰(zhàn)術的教學,忽略了學生體能的提高,導致學生對于籃球的學習積極性降低。
1.2 教學方式單一
高中的籃球課程主要有課堂講解法、課堂示范法,對于新課改所提出的情景教學法、多元化教學法并沒有在籃球教學中得到應用,由于籃球課的時間比較短,不僅學生對于籃球課程不重視老師對于籃球的學習也沒有放正位置,認為體育課就是學生放松的課程,所以在教學方面并沒有改革創(chuàng)新,還是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不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有些技術比較好的學生,甚至會覺得籃球課程教導的內容不必要學習,從而影響了對籃球課程的興趣。
2 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2.1 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合理分配小組成員是順利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要把握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夠精準定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精準指導,讓學生可以充分表現(xiàn)自我,避免由于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的團體不協(xié)調等問題。比如,在籃球比賽中,比賽陣容固定的有中鋒、大前鋒、小前鋒、組織后衛(wèi)等,在合作學習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詢問學生意愿,了解學生更愿意擔任哪一個角色,盡量保證各小組整體實力均衡,這樣在對抗賽中更容易激發(fā)小組學生的斗志和潛力,這也是合作學習模式的一大優(yōu)勢。在角色競爭中教師同樣可以采用競賽比拼的方式,優(yōu)勝者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角色。
此外,選出小組長,負責管理和協(xié)調小組成員。教師也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嘗試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共同話題,幫助拉近學生距離,比如,各小組負責大前鋒的隊員可以開展經驗交流活動,分享比賽經驗,集思廣益,共同解決籃球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2.2 不同層次合作學習模式
不同層次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基于團隊作戰(zhàn)需求,針對團隊成員特點進行各要素的合理搭配,以保證團隊作戰(zhàn)水平。在高中籃球教學中,不同層次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教師以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優(yōu)勢、缺陷等作為參考,通過考量學生的運動水平和身體素質,劃分學生小組,提高小組的綜合實力。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讓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學生合理搭配起來,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合作紐帶,以提高層學生帶動基礎層學生進步,可以縮小成員之間的實力差距。比如,筆者在應用不同層次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考量學生的興趣愛好、運動能力,把學生分配到小組的不同位置上,如啦啦隊員、控衛(wèi)、得分后衛(wèi)、小前鋒、大前鋒、中鋒等,不同層次的學生擔任小組的重要角色,共同完成比賽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實現(xiàn)素質與技能的雙重進步和發(fā)展。
2.3 保障合作學習的時間
在高中籃球教學中,合作練習的時間主要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籃球戰(zhàn)術、技能的自主練習時間,學生參與分組練習活動,這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基礎環(huán)節(jié),要保證這一環(huán)節(jié)練習時間充足;第二部分是問題討論時間,學生參與分組討論活動,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集中糾錯,辨別正誤動作,培養(yǎng)籃球運動意識;第三部分是分組學習與比賽時間,組內成員建立合作關系,樹立良性競爭意識,組間營造競爭氛圍;第四部分是教學指導時間,即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時間,提出關鍵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對于重要運動技能的學習進行針對性指導;最后的部分是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時間,這部分時間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針對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突出的優(yōu)勢進行客觀評價,促進教學反思,尋求更好的學習路徑,優(yōu)化合作學習模式。
3 結束語
合作學習模式的影響下,為了全面優(yōu)化籃球教學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候,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客觀認識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然后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指導方法的設置要求,建立教學效果反饋機制,持續(xù)改進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水縣少年兒童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