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訓練為主,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對提升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在體育課程指導過程中要堅持學生體能提升的發(fā)展目標,通過提升學生體能的方式實現(xiàn)有效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體育訓練目標,提升小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顯示,早在2014年,我國7-18歲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檢出率已經高達11.1%和5.8%,農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檢出率分別為7.7%和4.5%,由數(shù)據可知學生體能提升刻不容緩。目前小學生體能提升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成為了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基于小學生的體能實際情況,體能提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融入趣味游戲,提升學生運動興趣
小學生體能提升的意識凝聚的基礎上教師應進一步做好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融入趣味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體育運動的內容,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融入趣味游戲的關鍵在于指導,教師要結合具體體育項目實施多樣化的游戲內容,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運動和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體能鍛煉的潛移默化。
趣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提升學生運動興趣,增強學生體能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跑、跳為例,跑、跳是低年級學生體育運動的主要形式,但單純以跳高、跳遠的形式學生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游戲融入的方式提升學生興趣,如跳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袋鼠跳之類的運動模式,要求學生模仿袋鼠跳并加入一些競技性,包括誰跳的遠、誰跳的高等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在袋鼠跳一類的活動中實現(xiàn)體能鍛煉的目標。此外在跑為主題的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兩人三足類似的活動,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增加趣味性和提升學生體能,通過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融入到體育運動當中,實現(xiàn)趣味運動潛移默化的功效。此外近些年傳統(tǒng)民間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民間游戲包括丟沙包、撞拐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小學生體育運動內容,在游戲中增強了學生的運動能力。趣味游戲為小學生體育運動提供了更多豐富的內容,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可以積極發(fā)揮體育趣味游戲的價值,幫助學生積極融入到體育運動當中,通過鍛煉的方式提升學生運動能力,讓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自覺在體育運動中增強體能。
2 開展分層指導,滿足學生多樣需求
分層指導主要是針對學生體能層次化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層指導的方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受到體能訓練和體能提升,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體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提升小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
以50米跑為例,50米跑是檢驗學生運動能力,培養(yǎng)學生跑跳能力、爆發(fā)力的主要體育項目,按照測試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集體都應實現(xiàn)達標,但小學生的運動差異性導致學生50米跑還存在及格人數(shù)多,優(yōu)秀人數(shù)少,不及格情況突出的情況?;趯W生的實際運動特征,教師應做好分層指導的工作,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體能都可以得到提升,如不及格的學生50米跑男生普遍在13秒以上,女生在14.2秒以上,這部分學生身體普遍比較肥胖且缺乏運動的習慣,因此對這部分學生應以循序漸進指導為主,在日常的體育運動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運動并與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學生逐步完成運動盡早達到及格線;針對及格線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數(shù)量比較多只要是因為學生對于優(yōu)秀、良好和及格沒有必要的認知,因此在體育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定分層獎勵制度,對達到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放“免考卡”一張并提供小紅花、獎狀等,對良好的學生獎勵“免考卡”,對及格的學生只進行口頭獎勵,通過分層獎勵的方式鼓勵更多處于及格運動的學生進一步努力,早日達到良好和優(yōu)秀的水平,通過獎勵實現(xiàn)學生分層指導,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增強學生體質。
3 強化運動拓展,保證學生充足時間
體育運動拓展與實踐是提升學生運動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師在體育運動指導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在課后進行運動拓展,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體能的提升。運動時間的保證非常重要,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積極利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進行運動,通過運動提升學生體質。
“課后一小時”是小學體育教育中保證學生充足運動實踐,強化體育運動拓展的有效形式、課后一小時主要是在下午放學以后組織學生進行運動,教師可以在學校的支持下積極開放學校的各類設施和器材,包括足球、籃球等常規(guī)器材,保證學生的運動時間和充足的運動器材。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運動基礎,對籃球、足球以及各種器材類的運動有了一定興趣,因此在課后一小時活動中中高年級學生的運動以自主運動為主,教師只需要做好器材登記工作即可;低年級小學生的運動能力比較弱,在運動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和引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完成訓練任務并做好組織工作,具體的體育運動項目盡量以游戲為主,如老鷹抓小雞等團體游戲,通過團體游戲引導學生進行運動,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興趣。
總結: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提升,堅持以學生運動體能提升為發(fā)展目標,做好體育教學指導工作,積極幫助小學生提升自身體能實現(xiàn)有效指導的發(fā)展目標,讓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提升自身體能,培養(yǎng)健康運動習慣。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qū)曹宅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