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玲
摘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由于其具有維生素含量高、助消化以及防便秘等優(yōu)點,在市場上得到了熱銷,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玉米產量并不高。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玉米種植的質量和產量,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進行了分析,加強了病蟲害的防治力度。
關鍵詞:玉米;種植;病蟲害
如今,在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農業(yè)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這種技術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的應用,在提高玉米質量的同時,還節(jié)省了一定的經濟成本。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的合理應用,對土地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能夠在避免資源浪費的同時,大大地提高玉米的產量。本文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了綜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學者提供幫助。
1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的重要性
要想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保證玉米的高產,除了要對種子進行合理選擇,還要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分析,加強對先進種植技術的合理應用。尤其是在選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正規(guī)部門進行采購,主要選一些穗大粒多的優(yōu)質種植,由于這類種子的抗病性比較強,所以能夠更好地生長。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進一步地提高玉米的產量,還要注意種植的天氣,在一般情況下,春天是播種玉米的最佳時機,在這個季節(jié)可以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避免天氣對玉米產量的影響[1]。此外,病蟲害防治也是玉米在生長和種植過程中的主要內容,但是由于技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體系不夠健全,其次就是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和方法不夠先進。因此,在這樣背景下,要想提高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力度,就要提高人們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工作人員的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對新種植技術的應用,對影響玉米種植質量的原因進行分析,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為玉米的高產提供條件。
2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分析
2.1玉米選種技術分析
種植玉米時,要最大化玉米種植的產量和品質,就要做好玉米品種的選擇。在我國不同的地區(qū),根據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環(huán)境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要選擇不同種類的玉米種子,玉米種子的選擇能夠直接影響到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所以在選擇玉米種子時,要使用相應的技術,要做到仔細認真挑選,并經過多方對比,最終確定最為適宜的玉米種子。因為在不同的地區(qū),玉米的生長環(huán)境具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選擇玉米種子時要綜合考量多種影響玉米產量的岡素。以山兩運城為例,山兩運城全年受到季風活動的影響,夏季高溫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陣雨,地形地貌較為復雜,平面面積較大,水資源分布較為均衡。在山西運城各縣進行玉米種植,玉米品種可以選擇德單5號、強盛193、秋豐526、華玉518、豫單185l以及明玉268、金奧608和YF3240等通過國家或山西省審(認)定的引試品種,這些玉米品種的生長特點符合山西運城各縣的綜合環(huán)境因素。在選擇玉米種子時,要確保玉米種子較為飽滿,且必須是包衣種子,這是保證玉米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的基本要求…。
2.2玉米播種技術分析
在選擇適合的玉米品種種子之后,要進行科學的播種工作。在播種時要根據當地的氣溫情況、水文情況和地理情況等,保證玉米能夠在最適宜的時間內進行種植。北方的玉米種植時間相較于南方要晚1個月左右,南方的氣溫較高,且空氣濕度較大,一般玉米播種選擇在3~4月份,而北方的氣溫較低,空氣也較為干燥,所以一般玉米播種時問選擇在4下旬~5月巾上旬。復播玉米一般在小麥收獲后及時進行,最晚不遲于6月20日,播種時問的不同會影響到玉米的成熟期,所以播種時間的選擇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決定。在播種前要對土地進行深耕,一般要深耕20cm左右,根據當地的土質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深耕會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更有利于土壤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在播種時一般選擇條播的方式進行,播后進行適當鎮(zhèn)壓,確保玉米種子和土壤充分接觸,有利于吸水萌發(fā),一般播深度為3~5cm;此外,玉米播種的密度不能過大,一般春播留苗3800~4200株/667m2,復播留苗4500株/667m2,過低或過高都會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
3玉米病蟲害的防治
玉米的病蟲害是導致玉米產量下降以及質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遼寧地區(qū)常見的病蟲害種類有青枯病、圓斑病、銹病等。對玉米的植株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影響了玉米的正常生長,進而導致減產或玉米質量不高的狀況,影響了經濟效益。為了減少病蟲害的影響,需要積極采用各種病蟲害防治辦法,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當前比較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有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學防治。
3.1農業(yè)防治
農業(yè)防治指的是利用栽培技術的提升玉米自身的抗病蟲害的能力。首先是在選種上,應選擇一些優(yōu)質品種,并對其進行培養(yǎng),使其具有一定的抗病蟲害的能力;其次是對土地的管理,進行深耕、土壤暴曬、整地等,使得土壤中的病毒、害蟲(卵)等進行消除,減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質,進而達到對病蟲害防控的目的;最后是要對玉米的生長狀況予以實時關注,根據其生長的具體情況,及時地補充生長需要的水分、養(yǎng)分等,提升植株自身的免疫能力。
3.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方式指的是通過玉米病蟲害的自然天敵減少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有微生物防治法、捕食天敵防治法等。遼寧地區(qū)常常采用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是眼蜂寄生法。赤眼蜂通常會在玉米的害蟲卵中產下蜂卵,之后赤眼蜂的幼蟲會不斷地吸收害蟲的身體組織,為自己的生長吸收營養(yǎng),逐漸成長為成蟲。這種防治的方法效果十分顯著,并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玉米種植產生的農業(yè)污染,實現(xiàn)綠色種植。
3.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指的是利用外物的物理性質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例如,利用紫外線進行光照,這樣會對玉米的病蟲害進行有效的控制。但這種方式的成本較高,不適合小型種植戶。因此,在遼寧省朝陽市的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中,并不適用??梢赃x擇使用顏色誘殺或是毒餌捕殺的方式,進行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適合當地的農戶使用,經濟成本也比較低。例如,在對有趨光性的磷翅目等地下害蟲的防治中,就可以利用誘蛾燈或是黑光燈進行誘殺[3],進而減少蟲害對玉米的危害。
參考文獻:
[1]于曉斌. 吉林省玉米種植區(qū)耕層土壤中莠去津和乙草胺殘留分布特征及風險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趙錦,楊曉光,劉志娟,呂碩,王靜,陳阜.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的可能影響Ⅹ.氣候變化對東北三省春玉米氣候適宜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47(16):3143-3156.
[3]王迪,周清波,陳仲新,劉佳.玉米種植面積空間抽樣調查方案優(yōu)化設計[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4,30(08):117-125.
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qū)聯(lián)合鎮(zhèn)農技推廣站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