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和
摘要:最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古典詩詞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作為高中語文重要教學內容,應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本文主要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品讀、提升想象力感受意境、鼓勵學生古詩詞創(chuàng)作等方面深入把握古詩詞教學策略,以此顯著提升高中生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典詩詞;有效教學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浩如繁星的詩詞作品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古詩詞是高中語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詩詞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對古代詩詞作品的理解,對陶冶學生的情操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高中語文教學來講,古詩詞教學是一個比較難的部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把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自然教學過程中就會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理念滯后、學生鑒賞水平有限、教學模式低效等等,這些都是語文教師面臨的困境,假如任由這種不利局面存在,那么一定會對語文教學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教師應以新課改為契機,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嘗試有效的鑒賞古詩詞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用心靈去深刻感知古詩詞,借此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北娝苤d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生一旦對課堂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那么勢必會主動探究知識,開展自主學習。調查發(fā)現,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無趣、乏味,很難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這違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根本目標。
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思考,注重朗讀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古詩詞的藝術魅力。恰當運用多媒體影音、圖片手段,使學生快速置身于特定情境之中,如講授《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教師可制作赤壁之地的幻燈片,再配上水擊涯岸的背景聲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會更能感受到蘇軾當年所見所感。這樣,學生不但能夠學到知識,還會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學會品讀
俗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古詩詞的意境、美都需要通過反復的閱讀的理解和感受。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讀古詩詞,這里的讀不是單純的讀,而是要在讀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在把握詩詞意境的同時,要對詩詞有屬于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師要根據詩詞的內容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與詩詞聯(lián)系在一起,以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帶入感情,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古詩詞的主旨和感情有更深的理解。如果詩歌蘊含的感情是悲傷的,那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想一些親身經歷過的傷心事,只有在情感上與作者相一致,才能對詩詞作品有更好的掌握。另外,可以讓學生嘗試從不同的角度讀詩詞,會帶給學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三、提升想象力感受意境
想象力對于高中語文古詩詞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才能夠在腦海中還原詩詞塑造的情境,真正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把握古詩詞意境是古詩詞學習的重點,意境指詩人將自身的情感與客觀事物結合起來而產生的一種藝術境界,對意境的把握則需要依靠想象力,只有通過想象力才能在腦海中還原詩詞描繪的意境,帶給學生身歷其境的感覺。
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來說,重中之重就在于如何幫助學生更好的品位古詩詞的意境。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和想象。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擺脫歷史因素的影響,真正融入到詩詞描繪的意境之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詩詞中的意境勾勒出來,指導學生進行想象,進而掌握詩詞的情感和主題,最終實現推動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發(fā)展的目的。
四、鼓勵學生古詩詞創(chuàng)作
詩歌是情感抒發(fā)的重要載體,對于古詩詞來說,鑒賞是一種教學模式,創(chuàng)作同樣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嘗試,高中生品讀能力、寫作水平已經有所提升,教師應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挖掘學生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潛能,提倡大膽寫作詩歌。一方面,可以進行仿寫活動,練筆時可模仿其用詞、句式、修辭手法、段落格式、主要內容、思想情調等等。
如此仿寫練筆雖難度較大,但在反復思考寫作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增強詩歌鑒賞能力。另一方面,可嘗試改寫。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原作進行適度改寫(結構、表現手法),主要營造一種古典詩歌的意境或是情境,用意象、意境渲染一種格調,注重古味而采取現代漢語創(chuàng)作,這樣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才能,把握與理解古詩詞,從而更有效的學習古典詩詞。
總而言之,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古典詩詞教學應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鑒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嘗試新穎的教學模式,并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手段,促使學生增強自信心,一步一步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品讀出獨特的人生意味,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詩詞素養(yǎng),全面提升古詩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曉香.將發(fā)現法引進高中古詩詞教學[J].語文課內外,2021(1)
[2]孫燕玲.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對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影響探究[J].讀與寫,2021(3)
[3]刁巖.淺析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古詩詞中的“月意象”[J].中華活頁文選,2020(1)
沈陽市外國語學校 遼寧 沈陽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