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美
摘要:現(xiàn)如今,小學音樂教育事業(yè)得到飛速發(fā)展,而音樂作為提高學生欣賞能力的基礎學科,需要教師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教育指導,由于此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存在著局限性,過于抽象化的音樂知識點并不能快速掌握和吸收,這就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提高音樂欣賞教學效率,進一步滿足大部分學生學習需求,使其在一個充滿趣味性的環(huán)境中,提高精神世界與思想道德品質(zhì),從而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
引言:音樂教學是小學最為基礎的藝術教育課程之一。良好的音樂教學除了要讓小學生們具備完善的演唱技巧之外,還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欣賞能力,讓學生們具備全面的審美意識。然而當下許多小學音樂教師們并沒有這樣的教學意識。他們所采用的音樂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這就導致諸多問題的產(chǎn)生,影響了小學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诖?,當下小學音樂教師們應當投入精力去研究各種策略去提升音樂欣賞教學的質(zhì)量,讓小學生們成為綜合素質(zhì)全面的新時代人才。
一、現(xiàn)今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首先,學生音樂基礎不足。由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影響,當下小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往往參差不齊,許多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對于深刻的音樂樂理知識的所知嚴重不足,這就導致了教師們在進行英語欣賞教育的時候難以有效地尋找教學突破點,音樂欣賞教學的效率自然難以得到加強。
其次,欣賞教學不夠重視學生們的自我體驗。在具體的音樂欣賞教育中,許多教師所采用的音樂教學方式過于注重自身情感體驗的灌輸,將自身的情感體驗作為唯一的“標準答案”強行灌輸在小學生的腦海中,這種教學方式是對小學生們自我思想的束縛,并不利于小學生們今后的發(fā)展。此外,一些教師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通常過于注重自身的權威性,教學方式不夠“親民”,導致課堂氛圍過于嚴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有效對策
(一)強調(diào)音樂欣賞,營造濃郁欣賞氛圍
傳統(tǒng)音樂教學模式過于強調(diào)教學生學會“唱”而相應淡化音樂欣賞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添加音樂欣賞元素成為必需。最基本地,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增加音樂欣賞比重。例如在教《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先借助教材資源,為學生播放該歌曲,請學生表達對歌曲、歌詞的感觸與看法,引導學生感知、體會歌中所蘊含的依賴之情、孺慕之情與對祖國深沉的熱愛。教材內(nèi)容學習完畢后,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歌唱祖國》一類愛國歌曲,引導學生品鑒其中所蘊含的、與教材歌曲相同的情感以及給人的不同感觸,通過課堂教材強化音樂欣賞教學。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平心靜氣傾聽、感悟、共鳴和啟發(fā)學生發(fā)表關于歌曲的感觸與想法的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這也是借助課堂教材教學提高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1]。教師可以依據(jù)教材選取適合學生欣賞的音樂素材,結合教材進行音樂欣賞教學,這有利于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與容量,可以有效切合小學學生認知特點,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小學時期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方式尚且處于未成形階段,有極大的上升發(fā)展空間,教師要針對小學學生渴望表現(xiàn)、渴望學習的心理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引導學生欣賞品味歌曲,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感悟,創(chuàng)設活躍生動的音樂學習情境,形成學生樂于、善于欣賞音樂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加強音樂欣賞學習,這對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整體思維方式、認知邏輯的塑造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都有積極影響。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現(xiàn)下小學音樂教師們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的時候應當要注重給予學生們自我表達和自我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們將自身對于音樂美的理解表述出來,讓學生們真正的想法成為教學的效果,而不是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們首先應當改變自身的教學態(tài)度,要注重教學交流,讓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去進行學習。此外,教師們也應當改變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們在教授學生們關于民族歌曲《信天游》的時候,就應當在給學生們播放歌曲之后,采用設問的方式問學生們幾個問題如“喜不喜歡這首歌”“你對民歌有沒有其他的了解”等等,這些問題的作用是為了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表達出自身的想法,讓他們可以形成真實的自我體驗和自我表達,從而提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效率[2]。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內(nèi)化學生欣賞能力
任何學科都不是孤島,音樂學科也是如此,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如語文、歷史等也有相互融合的地方,更與生活實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要求音樂教學應當是綜合的、融會貫通的。因此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例如在教學歌曲《春曉》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與“春曉”有關的種種事物,例如古詩中提及的啼鳥、落花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漸上升的氣溫、悄悄萌生的新芽等等,打破文字、音樂與現(xiàn)實生活的壁壘。教師可以借助圖片、音頻視頻以及詩歌朗誦等形式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春意盎然的情境,再播放歌曲《春曉》,帶領學生體會春日的詩情畫意,引導學生認識、領悟音樂之美。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句話告訴你要多多觀察,細心才能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美”[3]。音樂同樣如此,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音樂之美的耳朵。因此在課堂音樂欣賞教學不能僅僅流于教學表面,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音樂欣賞、審美素養(yǎng)推及日常生活實際之中。
結束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在狹義上有助于增強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技能,在更深廣的層面更是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都有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師生都應強化對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視程度,在進行一般化音樂教學的同時,突出音樂欣賞教學,促進音樂技能與音樂素養(yǎng)的雙重提高。另一方面,廣大師生也應當在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為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沙凌楠.關于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0(43).
[2]阿麗騰·圖雅.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文淵(高中版),2019,000(003):469.
[3]張宇池.試析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000(01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