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福瑞
摘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對于高中生來講既是一場挑戰(zhàn),也是一次機遇。學生和教師需要共同做出改變,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有利于高中生改變數學學習思維,提高課堂聽講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講學;學習模式;創(chuàng)新
引言:高中時期是中國教育的重要階段之一,在這個階段,高中生的學習目標只有一個:參加高考。高中三年的埋頭苦讀就是為了通過高考,對于中國學生來講,高考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門檻。高中數學是高中三年必修的科目之一,由于數學本身具有難度,所以被很多學生認為是最難學的科目之一。為了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固有認知,教師應該從課堂抓起,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
1、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的原因
1.1傳統(tǒng)高中數學學習模式的弊端
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講,學習數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數學這門科目本身包含許多復雜的數學公式和繁瑣的知識點。高中時間很緊張,而數學又包含大量復雜的知識點,教師和學生為了在短時間內掌握數學知識點,往往會采用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傳統(tǒng)高中數學學習模式的主要特點,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師只顧單向向學生傳輸數學知識,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課堂所講內容,并能依據課堂知識點舉一反三,卻沒有照顧到學生本身的學習規(guī)律。二學生本身沒有在打好基礎的情況下,過多接受新的數學內容,最終導致學生無法熟練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點。傳統(tǒng)高中數學學習模式主要有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數學教師會帶領學生大致過一遍本當數學知識內容,讓學生對本章大概內容有一個了解。然后,數學教師會出幾道經典的數學題,結合上節(jié)課的所講內容,演示一遍解題過程,詢問學生的理解情況后,教師會另外出幾道數學題讓學生們解答。最后,數學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判斷學生的了解情況,再進行指導。這種傳統(tǒng)的數學學習模式是針對班級的整體同學而言的,沒有照顧到個別基礎較差的同學,照顧到了整體,卻忽略了部分。并且由于緊張的高中時間,教師通常會以緊張的心態(tài)進行教學,這種教學心態(tài)容易導致過于煩躁的班級氛圍,最終影響到學生上課時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情,讓學生對上課產生恐懼感,而對數學產生一種厭煩。
1.2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的價值
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以更輕松的學習心態(tài)去面對數學。新的學習模式能夠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吸引著他們專研數學題,刷新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而且新的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數學學習模式的單向化,學生可以向老師勇敢的提出自己的問題,而且如果學生有更加準確,簡單的答案,教師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站在講臺上演示解題過程。新的學習模式真正照顧到了班級里的每個同學,保證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夠適應數學學習進度。
2、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
2.1改變數學教學方式,輕松課堂氛圍
改變教學方式和課堂氛圍也是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的方式之一。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容易營造剛緊張的上課氛圍,給學生一種無形的壓迫感,讓學生心里產生一種被迫學習的感受。教師應該適當改變自己的數學教學方式,輕松上課氛圍。
比如,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表情放輕松和自然,語氣放緩,盡量讓每一位學生能夠聽清楚。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拘泥于書上標準的解題方式,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比如,在做幾何題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輔助線,代公式等多種方式。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身份一直定在教育者的位置上,學習是沒有方向的,只要得出正確的答案,學生也可以成為老師。當學生提出有其它解題方式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的給予學生機會,并仔細聽學生講解解題的過程。
2.2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特點,因人而異制定專屬教學方式
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都有所差異,所以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理解能力都有高低之分。教師應該照顧到每一位學生,不可以專門偏向優(yōu)秀的學生而忽略較為差勁的學生。
比如,學生小王在上數學課的時候,沒有辦法聽懂上課內容,下課的時候由于自尊心,不敢私下向老師和其他優(yōu)秀的學生請教,長此以往,小王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最終導致班級名次下降。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根據小王的這一學習情況,制定專屬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要與小王進行談心,了解小王上課聽不懂的原因。然后,教師分析小王的數學得分題目和失分題目有哪些,幫助小王分析失分題目的原因,最后給小王布置一些針對失分項題目的專項練習題。為了不傷害小王強烈的自尊心,教師可以以抽簽的方式為小王尋找輔導對象,幫助小王一對一輔導,這樣既沒有傷害小王的自尊心,也以一種委婉的方式幫助小王解決數學問題。
2.3多多開展數學活動,拉近學生與數學距離
對于高中生來講,活躍的數學思維和快速的解題能力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之一。除了日常的數學學習,數學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利用這點,在班級里多多開展數學活動。
比如,教師講完某章內容之后,可以出一張練習試卷,然后開展一場數學比賽活動。教師鼓勵班級學生踴躍參加,以這張試卷為主,要求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這張試卷,分數最高的學生才是勝利者。每一場數學比賽有兩位參賽者,教師是裁判者。當教師下達做題口號之后,學生要在給定的時間段內完成這張試卷,最后由教師批改試卷,分數最高的學生是比賽的勝利者,而勝利者有一定的獎勵,勝利者可以向教師要求一些學習心愿,教師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幫助他們完成學習心愿。
3、結束語
傳統(tǒng)的數學學習模式是教師主動輸出數學知識,學生被動接收數學知識。單一化,固定化的學習模式不僅會讓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慢慢的磨滅對學習的好奇心和熱愛,而且產生厭惡感。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要從課堂氛圍,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特點處抓起,從這三個方面出發(fā),逐漸改變傳統(tǒng)數學課堂學習模式,還給學生一個明朗,輕松的數學學習世界。
參考文獻:
[1]李青青,汪夢琪,劉國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考試周刊,2011(42).
[2]彭炳雄,婁橋,歐陽上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3):100-200.
[3]宋春梅,王陽陽,王一陽.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的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1):16-18.
[4]傅建勇,柳絮,劉明明.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怎么樣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