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兵
摘 要:初中學生在接觸物理這門學科時,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即在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點都是能夠聽懂的,但是一旦做題時,卻非常茫然,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即使教師曾用題海戰(zhàn)術(shù)來突擊培訓其技巧,但是只要稍微改變一下題型,學生就會覺得無從下手.究其原因,還是一個物理解題思路沒有理清的問題.本文就將從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提升其答題技巧這個角度來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解題思路;培養(yǎng)方法
在初中的學科體系中,物理占據(jù)者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里面蘊含的知識非常豐富,而且講究實踐性,知識概念具備抽象邏輯性,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多學生都向老師反映,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講的內(nèi)容貌似都能理解,可是一旦遇到實質(zhì)的解題時,便茫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還是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導致的結(jié)果.其實我們的物理學科每個部分之間的知識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一道簡單的物理題,可能同時蘊含著豐富的概念、公式或者是物理規(guī)律,所以物理的習題呈現(xiàn)是非常多元化的.只有從根源上進行性質(zhì)的把握,理解題目的宗旨,才能夠準確理解出題的初衷,能夠做到正確解題.有部分教師試圖通過題海戰(zhàn)術(shù)來鞏固學生的解題能力,其實不然,題海戰(zhàn)術(shù)會極大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這種靠疲勞戰(zhàn)提升教學分數(sh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因為我們會發(fā)現(xiàn),題海戰(zhàn)術(shù)訓練出來的學生就像答題機器一樣,不懂靈活變通,可能把原來做過的題目稍微加以改變條件,變化一下面貌,學生便無從下手.因此我們的重中之重還在于授人以漁,教給他們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才能夠逐步提升其解題的能力.
具體來說,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宗旨,努力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正確的解題思路.一般我們都是從審題入手,到解題時的方法滲透,再到具體題型的技能選擇等都有科學的方法指導.下面筆者將針對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具體的論述:
一、抓好審題關(guān),做到嚴謹認真
學生在答題時,審清題意,認清解題方向是解題的前提和基礎(chǔ).因此,若要培養(yǎng)端正的學科學習態(tài)度,我們不妨從做題時的審批環(huán)節(jié)入手.在審題時,首先應該引導學生要讀通,讀懂題意.在全面解讀題目的基礎(chǔ)上,再針對句子段落中間的關(guān)鍵字眼進行全面分析,以確保接收信息的準確度.教師在引導學生審題時,一定要確保讀題的準確性,通過讀題來有效推算,推測物理題目所涉及到的概念、定義、公式等,從而有助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其次,也要審清條件.即學生在通讀全題的基礎(chǔ)上,要把握審題的脈絡(luò),例如哪些是已知條件,在已知條件里面,是否還蘊含著比較隱秘的條件等.要牢牢把握隱含條件的方式,要練就一雙審題的火眼金睛.例如有的隱含條件是隱藏在題目的語句表述中,有些則是隱藏在題目所給的插圖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同時要牢牢把握未知條件,需要我們進行解答的方向.當然是在審題過程中,要杜絕學生的慣性思維,因為這種思維在解題時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它容易導致學生答題受限制,方向有偏差.
二、在解題時,重視多樣化的解題技巧積累
之所以會出現(xiàn)學生在聽課時貌似完全理解,答題卻手足無措這種現(xiàn)象,原因還在于沒有尋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對各種解題思路進行有效的滲透和積累,從而為學生儲存下大量的解題技巧,這樣在面對實際問題時,才能夠信手拈來,隨時使用.當學生初步審題時,能夠抓住文中的關(guān)鍵詞,尋找出已知和未知的條件.那么接下來就要考慮這個題目它考察的是哪個范圍,里面涉及到了哪些物理概念、規(guī)律或者是計算公式等.
具體來說,在具體解題時,我們引導學生可以選擇利用以下解題方法:首先便是綜合分析法.學物理的過程中,綜合分析是基本的思維方式.它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題目進行分析和探究.運用整體法來嘗試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綜合思維的方式.它需要調(diào)動學生已經(jīng)習得的知識,對所拿到的題目進行分析綜合,融會貫通.它考察的是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綜合把握和分析運用能力.在初中物理學習中,這個方法可以說是所有解題方法的前提和基礎(chǔ),因此在進行解題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整體方法的滲透.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例如我們在做電學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首先要分清整個電路的性質(zhì),屬于并聯(lián)還是串聯(lián).找清電路的性質(zhì)之后,然后再弄清每一條線路所關(guān)聯(lián)的電器和電阻,再關(guān)聯(lián)到有關(guān)的數(shù)據(jù)逐步進行計算和解決問題即可.
其次,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所謂類比法,就是為了能夠把物理問題解釋清楚,便把題目中所涉及到的抽象的、無形的事物,借助于直觀具體的事物來進行說明,即通常借助于熟悉的事物的某些特征,用來解釋和說明和他有相似特性的,而我們又不熟悉的事物的特征.例如我們在帶領(lǐng)學生研究螺線管的磁場問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記憶電螺線管的北極和電流方向的關(guān)系,我們就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拳頭來完成類比.伸出右手來比作螺線管,而四根手指的方向代表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那一端代表的是北極.這樣的解釋說明形象生動,學生在做題時,對著題目伸出大拇指.伸出右手握拳就可以非常明確地判斷出電螺線管的北極以及電流流動的方向.再比如說用水波來表示聲波,用水路來表示電路等等,這些都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現(xiàn)象,用來解釋那些陌生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的東西.這樣就促使陌生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這在物理學上是一種非常好的推理方法.
再次,還有逆向推導法.這種方法是指當我們拿到一道物理題目,要先看題目要求什么,然后根據(jù)這個結(jié)果逆向推導,它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再到題目中去看一看這個條件是否存在.如果這個條件是完全具備的,那么就可以運用我們積累的公式進行直接推導運算.而如果條件不具備,那么就要考慮這個未知的條件需要涉及到哪些物理量,接著再進一步往下推算,直到所需的條件出現(xiàn)為止,運用公式倒序求解.
當然,在物理習題的解題過程中,我們所涉及到的思維方法多種多樣.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即為了能夠研究出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到底與條件中的哪一個因素有關(guān),我們便可以把它所關(guān)聯(lián)到的多個條件中的其中一條人為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再分別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物理量和這個因素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得出必要的結(jié)論.例如我們用這樣控制變量的方法來研究決定壓力作用的因素是什么,電流跟電壓、電阻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等等,用這個方法都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
思維方法還有很多,需要在拿到實際問題時,學生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最終適用于什么樣的方法,學會靈活運用,融會貫通.
三、重視物理學科中的概念教學,巧解各類難題
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學生會審題,有正確的解題思維還不夠,還要對題目中所涉及到的物理概念熟練掌握.因為物理概念是學習物理的基石,探索學科奧秘都是從概念的建構(gòu)開始.概念的熟練與否直接反映出學生學習物理的狀況,我們要給學生講清熟知物理概念對于解題的重要性,要了解復雜的題目往往是由單個的基礎(chǔ)知識點集合而成,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再配合以科學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那么再難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認識論的觀點提出,萬物之理都是多層次的,不是單線的結(jié)構(gòu),人們認識真理,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熟記物理概念也應該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而且,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把概念的學習和滲透讓學生記憶深刻些,這樣在遇到習題,調(diào)動記憶時,便能夠方便快捷,準確感知.
例如學生對特別字眼的表述,我們要求學生理解熟記,做好解題的知識儲備.如見到勻速直線運動,便考慮到要么不受力,怎么受平衡力,速度不變,動能也不變.再如看到水平面,就能夠想到壓力和重力是相等的等等.
例如在學習物體的受力分析時,學生看到牽扯到的因素比較多,往往感到很茫然.其實,如果我們引導學生從一般概念的特點出發(fā),從力的三要素進行分析,找準力的大小數(shù)值,方向定位,以及作用點在哪里等,便能夠化難為易,找準答題方向.
物理解題思路的培養(yǎng),其實也是對學生學科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路的重要性,教授給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才能夠促使學生對拿到的問題進行全面剖析,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中.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3(12):37.
[2]趙曉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思路[J].祖國,2017(23):263.
[3]肖萬林.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J].學周刊,2014(17):60.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