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澤書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是想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讓學生知道識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只有學會了走路,才能開展下一步的跑、跳練習等,構建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文的框架,使其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增強學生的識字意識。學生在識字中,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改變語文荒地,積累生字,讓語文世界煥發(fā)出迷人的光彩,找到生字學習的價值。學生在識字后,更容易理解語文的內容,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自主識字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識字教學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這部分的掌握情況會影響到以后的語文學習。根據(jù)對所有研究結果和調查結果分析獲得,小學生的識字水平與他們的語文成績成正比例關系,他們共同進步也共同下降。甚至可以說,學生的識字能力直接決定著語文學習狀態(tài)。教材改版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對于以前來說更容易接受,特別是識字教學這一方面??闪钊瞬粷M的是,雖然課本進行了改編,但很多教師仍舊繼續(xù)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這樣的教學手段很大程度降低了識字教學的真正效果。
一、通過拼音,提高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在現(xiàn)代社會,拼音已經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事物了,似乎其與文字的歷史等同,實際上拼音是不折不扣的近代產物,并且對于全民識字活動的推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拼音的出現(xiàn),使得我國國民識字率有了質的突破。在拼音出現(xiàn)之前,文字的教學只能夠通過“口耳相傳”,學生一旦忘記字的讀音,還要專門向教師請教,而參照于漢字巨大的字詞量,可以想象識字教學推行的困難程度。在拼音出現(xiàn)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也可以更快地推進識字進程。對于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由于思維并不成熟,并且性格好動,學習缺乏恒心,教師要想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教導,所需要耗費的時間成本過大,而拼音簡單易學,學會之后學生可以進行自主識字。
二、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漢字
在日常生活中漢字隨處可見,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作為學習中的有心人,從生活中學習漢字,將生活作為自己進行漢字學習的重要載體,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教材來增加自身漢字儲備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刊、書籍等,以此引導學生進入到一種無聲卻又非常精彩的知識海洋中,同時這也是促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認識漢字的有效方法。只有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認識漢字學習中來,并將閱讀作為自己精神上的食糧。當學生對此做出實際行動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學到的漢字進行歸納整理,并定期開展?jié)h字總結成果會,通過開總結會的方式,學生之間針對漢字歸納情況進行相應的評比,對于其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可給予其相應獎勵,對于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給予鼓勵,通過以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漢字的積極態(tài)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應用生字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可以通過帶領學生碰撞實踐的火花來培養(yǎng)學生應用生字的能力。教師帶領學生碰撞實踐的火花,可以將學生放在課堂上,視學生為主體,推動學生一步一步走進生字,使用生字來展示語文學習的成果,增強學生的信心,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受,發(fā)揮好學生的作用。學生在實踐的火花下,對生字進行了應用,能夠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生字,使用生字,掌握生字的含義,完成對生字新的詮釋,讓其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有效發(fā)揮生字的溝通、表達等作用。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筆者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生字,寫一寫如果你是青蛙媽媽,你會怎樣引導自己的孩子找到自己。學生將自己在課堂掌握的蝌、蚪、塘等字,融入了小紙條了,引導孩子尋找綠衣服、大眼睛、呱呱叫的媽媽。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熟悉了生字的書寫特點,知道了怎樣使用生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借助插畫,來加強“形象化”識字教學
農村小學在教育資源上和城鎮(zhèn)小學有一定的差異,部分農村小學 甚至沒有資金去推進信息化建設,構建多媒體課堂,無法借助信息化 手段輔助學生的識字教學,不能夠以視頻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漢字 的演變,也不能夠用音頻隨時隨地對于字詞的發(fā)音進行規(guī)范性的指導。 但是,農村小學可以借助插畫來完成這一過程,利用圖片來輔助學生 的識字教學,并且其相關的教育產業(yè)鏈已經相當完善,學校方面可以 很輕松地購買到精美的插畫識字卡片集。雖然受限于物質載體信息容 量的限制,不能夠做到如同多媒體課堂一般全面,但是對于低年級學 生來說,識字教學所需要的詞匯量本身就不多,插畫完全可以滿足最 基本的教學需求。
結束語: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該圍繞學生展開教學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最需要的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所以教師要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考慮,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而識字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切的基礎,無論學生要學習哪門學科,學生都要先識字才能繼續(xù)學習。所以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引導學生識字。
參考文獻
[1]潘艷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J].新課程(小學),2015(02):79.
[2]謝艷霞.論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教學方法[J].教師,2014(03):30-31.
[3]畢瑞卿.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嘗試[J].才智,2013(1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