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日活動工作開展是黨建工作建設的基礎依據,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面臨諸多挑戰(zhàn),通過開展黨日活動能夠提升黨江工作水平。文章通過對高校黨組織建設進行分析,探討黨建工作開展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黨建工作;高校黨建;黨組織建設;黨建內涵
高校黨的制度建設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一個具象表征,在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居于首位,對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yǎng)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規(guī)范和引領作用。當前,高校黨的制度建設存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與現代大學制度之間的效力發(fā)揮界限不清晰、高校黨組織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制度之間銜接不暢、高校黨的干部選拔制度不健全等問題。我國高校黨的制度建設需要堅持問題導向,系統(tǒng)分析問題存在的深層次根源所在,推動高校黨的各方面制度建設與時俱進、完善發(fā)展。
1新時代賦予高校黨組織建設的新要求
高校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要堅持政治引領,堅守育人使命,進而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和落實標準化制度化建設等,以新舉措、新方式積極探索高?;鶎狱h組織建設的實踐路徑。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堅強保障,進一步增強新時代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習近平強調,強國必先強黨。面對新形勢,高?;鶎狱h組織建設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性問題?;谛聲r代的要求,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加強政治站位,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校黨委必須充分發(fā)揮“火車頭”的引領作用,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思想建設為先導,以組織建設為重點,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使高?;鶎狱h組織建設水平全面提高、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另外,高校立德樹人是根本。高?;鶎狱h組織建設要站在立德樹人這一歷史使命的根基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提質增效。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建設的關鍵脈搏所在,通過加強黨支部建設,切實增強高?;鶎狱h組織建設能力。高校必須堅守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將黨建工作制度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將發(fā)展黨員管理工作科學化、精細化,打通高校立德樹人“最后一公里”。因此,高?;鶎狱h組織建設也要把握新脈搏,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
2以黨日活動促高校黨建內涵建設的有效策略
2.1創(chuàng)新挖掘黨建工作數字化內容
融媒體既是技術媒體和智能媒體,又是內容媒體?!扒乐苿?、內容為王”的法則同樣在推動著高校黨建工作的數字化進程。在新的歷史階段,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容建設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開拓視野、敞開襟懷,加緊出臺鼓勵促進政策、積極打造合力傳播機制、統(tǒng)籌形成資源整合態(tài)勢,廣泛動員機關單位、基層院系、群團代表、學生組織等各方力量,從高校黨建宣傳、教學科研、師資師德、學生群團等多維角度提供適合數字化呈現的實踐素材。在此過程中,傳統(tǒng)內容的數字再加工、傳媒再包裝和文化再升級需要永不枯竭的創(chuàng)意和勇攀高峰的堅持??梢劳悬h委宣傳部組建“中央廚房”式“高校融媒體中心”,建設“高校融媒體宣傳矩陣”,實現黨建內容的集約化產出與分發(fā),推動黨員大數據智能分析、黨支部及黨員分層分類指導,把政治的堅定性和融媒體的時代性統(tǒng)一于黨建融媒體平臺上。
2.2明確以新媒體為創(chuàng)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目標
將新媒體作為創(chuàng)新載體,在開展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楚了解與掌握工作目標,兼顧大局,合理配置資源,加強彼此協作,采取逐級管理方式。每一項黨建工作都需要將為人民服務作為終極目標,統(tǒng)籌全局,在促進經濟建設的同時促進精神文明發(fā)展,以高校學生為對象,不斷提高他們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網絡信息化業(yè)務水平,構建系統(tǒng)、完善的網絡黨建工作體系,確保其中心明確、具有過硬執(zhí)行力等。創(chuàng)設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新格局,將此項工作拓展至高校每個角落,為所有學生提供服務,促使該工作朝著信息化方向發(fā)展[2]。
2.3完善意識形態(tài)治理機制
構建高校黨建引領意識形態(tài)治理機制,核心是構建黨建對意識形態(tài)治理多維度、全方位的嵌入機制。一是構建主體嵌入機制。建立健全黨組織對意識形態(tài)治理的領導體系,將黨對意識形態(tài)治理的領導延伸到最基層、拓展到各方面、貫穿到全過程,實現全覆蓋。二是構建行動嵌入機制。健全和完善各層級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激發(fā)各級黨組織的內生動力,驅使其在意識形態(tài)治理中主動履職、有所作為。三是構建工具嵌入機制。把黨的意識形態(tài)治理理念和相關政策以及有效治理措施作為工具性治理手段,嵌入具體治理過程之中,確保治理取得實效。
2.4強化黨建品牌的頂層設計,加強制度建設
高校基層黨建品牌制度化建設是提高黨建品牌建設實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萃取先前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黨建品牌建設經驗升華為實用性、規(guī)范性和制度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一些基層組織存在著“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高校品牌建設的實踐路徑需要進行科學分析、深入研究、弄清癥結,結合先前的經驗總結,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標準的規(guī)范服務體系,同時實時動態(tài)管理,將制度化的剛性要求轉化為高?;鶎狱h建品牌實踐的實際效能。對于高?;鶎咏M織來說,健全配套制度,嵌入相關配套制度、機制和實施細則,順應新時代革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切實提高黨建工作水平,激發(fā)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這樣才能給高校基層黨建品牌實踐提供鞭策性、規(guī)范性和高標準的服務體系,使之形成制度化、常態(tài)化[3]。
2.5強化多元治理主體,實現治理體系現代化
在治理現代化過程中,治理主體起著引導、支配、推動治理現代化的功能作用。黨的建設建工作和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治理組織和治理者作為協同治理的主體,需要引導多元主體參與治理。在共建共治共理的誘導下,職能部門、政工干部、基層黨小組、社團群體、學科團隊等積極參與治理協同,提升治理水平和效能,強化黨的建設工作在協同治理的主導作用,充分挖掘多元治理主體潛力,創(chuàng)新組織形式,推進治理方式變革,引導和促進相關治理主體的現代化。其次,實現二者治理客體的現代化。現代治理主客體始終處于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互動關系中。黨建工作和學生思政工作治理客體現代化,不只是治理主體提出實現現代化的目標要求,更是治理客體自覺回應治理主體的現當代要求,自發(fā)提升自身治理現代化的內在訴求。
綜上所述,高校黨的制度建設是一個細致入微又著力整體的戰(zhàn)略工程,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考慮大學的組織特性,發(fā)揮高校日常活動優(yōu)勢,豐富黨建思政的工作內容,充分發(fā)揮黨建作用,推動高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禹宏.新時代高?;鶎狱h組織建設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9,11(01).
[2]黃小軍.新時代下高職院校改革發(fā)展的方向與路徑[J].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2(15).
[3]高虹.媒介融合視域下高校黨建的困境及其完善思路[J].改革與開放,2019(15).
作者簡介:劉月(1984.9-),女,滿族,遼寧撫順人,研究生,遼寧城市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基層黨建。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 遼寧沈陽 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