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捷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是當今教育領域中一個熱點課題,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不同內(nèi)涵,其中思維品質(zhì)屬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是新時期下教學的努力方向之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用思維品質(zhì)推開閱讀教學之門,促使學生高效閱讀,改善他們的英語能力水平。筆者針對如何用思維品質(zhì)推開英語閱讀之門作探討,并提出部分有效方法。
關鍵詞:思維品質(zhì);英語閱讀
基于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來看,思維品質(zhì)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推理、分析與判斷、理性表達,及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由于每個國家的歷史、秩序、社會和人文關系都存在差異,這就導致不同國家的思維方式也不同,高中英語教師用思維品質(zhì)推開閱讀大門,為學生提供多接觸英式思維的機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有助于他們學好英語語言。
一、營造良好閱讀情境,激活學生英語思維
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而言,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這門語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漢語和英語有著完全不同的特點與思維習慣,要想用思維品質(zhì)推開閱讀之門,首先需激活他們的思維,使其全身心的進入到英語學習狀態(tài)中。由于高中英語閱讀篇章較長,內(nèi)容還深奧難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結(jié)合圖片、視頻、動畫,并用語言藝術(shù)營造良好的閱讀情境,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使其主動運用英語互動和交流,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
例如,在進行《Travel journal》的《Journey down the Mekong》閱讀教學時,這是一篇介紹湄公河的文章,教師可事先通過圖書查閱或網(wǎng)絡渠道搜集資料,重點是展示湄公河沿岸的自然風光,包括:發(fā)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冰川之上,云南西部的深山峽谷,孔恩瀑布,湄公河平原,入??诘娜侵薜龋⒃诘貓D上標出整個干支流水系,整理后制成微課。課堂上,教師先播放微課視頻,借此營造生動形象的閱讀情境,帶領學生領略湄公河的美麗風景,講述:Enjoy a short video about the Mekong River and look at the map below,then list the countries that the Mekong River flows through。使其結(jié)合地圖指出湄公河流經(jīng)的國家,詢問:Do you want to travel to the Mekong River?他們將會說到“Yes,I do”,初步激活英語思維。接著教師指導學生對照視頻自主閱讀課文,搭配問題:What was Wang Kun and Wang Wei’s idea of a good trip?Who plan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W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Mekong River and which sea does it enter?What can you see when you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等,使其閱讀和思考行為更具針對性,進一步激活他們的英式思維。
二、發(fā)揮提問牽引功能,提升學生思維深度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與常用手段,備受師生雙方的共同關注,而且問題還是活化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能夠讓他們的大腦活躍起來,為其指明思考的方向。具體到高中英語閱教學中來說,為用思維品質(zhì)推開閱讀之門,教師要樹立問題意識,積極發(fā)揮提問的牽引功能,圍繞具體文本精心設計一系列提問,當作閱讀教學的主線,讓學生在問題引領下主動分析和解決,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與內(nèi)在潛能,使其通過深入思考提升思維深度。
在這里,以《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的《Elias’ Story》閱讀教學為例,課文主要介紹Elias的故事,他在Nelson Mandela帶領下參與反對種族隔離活動,追求黑人和白人平等的夢想。教師先出示一幅曼德拉的圖片,詢問:Who is he?What does he do?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引領學生結(jié)合歷史知識自由暢談這一現(xiàn)代英雄,追問:What qualities does a great person have?Is he a great man,too?使其討論偉人的品質(zhì),起到熱身的效果,讓他們對新課充滿期待。接著,教師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提出問題: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ela and Elias?What i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story?使其判斷文中兩個人物的關系,引領他們概括故事大意。之后,教師設置問題:Why did Elias need help?How did Mandela help Elias?How did Elias help Mandela?What unfair situation did black people in South Africa face?Why did Elias help Mandela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Why did Elias’ life change?讓學生在問題牽引下仔細閱讀課文,提升他們的思維深度。
三、借助思維導圖工具,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圖形思維工具,能用來表達發(fā)散性思維,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實用性極強。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通常感受知識瑣碎、零散和繁多,學習到的知識都是碎片化,很難系統(tǒng)的掌握,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將思維形象化的工具,引領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加工、轉(zhuǎn)化、擴展與遷移,將零碎、復雜的英語知識變得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不僅學習起來更為輕松,還能夠有效訓練他們的英語思維,使其高效完成閱讀任務。
比如,在實施《Women of achievement》的《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閱讀教學時,課文主要介紹Jane Goodall和同事一起觀察黑猩猩的方法,以及她在黑猩猩研究和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教師談話導入:Today we will learn a great women——Jane Goodall。First,let’s enjoy some pictures about Jane an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After looking at the pictures an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think abou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課件中同時展示一組關于她的圖片,主要是在非洲觀察黑猩猩,指導學生結(jié)合題目預測課文內(nèi)容,使其在研讀標題與分析圖片時,嘗試了解文章中更多人物、地點和情節(jié)等內(nèi)容,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預見性。接著,教師帶領學生通讀全文,一起繪制思維導圖,中心關鍵詞確定為“Jane Goodall And Chimps”,四個二級分支分別為:Jane’s way of studying chimps and her discoveries;A whole day in Gombe National park;Jane’s achievements;Jane’s attitude and feeling to animals,使其據(jù)此將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再慢慢補充和完善思維導圖,讓他們通過對文章每一段大意的理解,進而理解全文。
四、認真分析閱讀語篇,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思維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載體是語篇,不僅蘊含著大量的詞匯、短語、句式和句型等基礎性語言知識,也體現(xiàn)著英式思維,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謀篇布局、結(jié)構(gòu)安排與漢語文章相比均有所差異。高中英語教師在具體的閱讀教學實踐中,應當帶領學生認真分析整個語篇內(nèi)容,鍛煉梳理、整合與概括等四位,使其通過全面分析順利文本信息,了解文章走向,整合文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最終進行系統(tǒng)化的概括,助推他們形成系統(tǒng)性思維,推開閱讀之門。
舉個例子,在《Working the land》的《A pioneer for all people》閱讀教學中,本節(jié)閱讀課內(nèi)容涉及我國著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的貢獻,圍繞“農(nóng)業(yè)”這一中心話題進行讀、寫、聽、說各項訓練,文章難度適中,行文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清晰、詞量豐富,句式也不復雜。教師先在課件中展示一些水稻的圖片,詢問:Do you know these grains?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countryside?Can you use some words to describe farming?What does a farmer usually look like?引領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討論水稻、農(nóng)村、農(nóng)民等問題,然后講述:What is the main food in East Asian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If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o one thing to help end hunger in the world,what would you do?出示袁隆平的照片,簡單介紹他的生平經(jīng)歷,順利引出本課重要人物。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認真閱讀整篇課文,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和概括段落大意,即為:Para1——Dr Yuan and his achievements;Para2——His biography;Para3——His personality;Para4——His dreams,使其初步了解整篇內(nèi)容的大致分布,并分析課文的框架布局與邏輯結(jié)構(gòu),鍛煉他們的系統(tǒng)性思維。
結(jié)束語
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用思維品質(zhì)推開閱讀之門,是一個值得大力倡導的舉措,教師在閱讀環(huán)節(jié)應以思維品質(zhì)為導向,從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牽引、思維導圖和整體分析等方面切入,創(chuàng)新和改進英語閱讀教學,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改善他們的英語思維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黃歡.關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實踐與思考[J].英語廣場,2020(26):119-121.
[2]丁曉娟.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0(24):53-54.
[3]李進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20(23):63-69.
[4]鄭淑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2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