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解析美國經(jīng)典小說《殺死一只知更鳥》中成人的世俗偏見與兒童本能的率直天真,并呼吁成人勿忘初心,回歸本性,擯除成見,實現(xiàn)種族平等。
關鍵詞:《殺死一只知更鳥》;成人;兒童;人性回歸
一、引言
《三字經(jīng)》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初入人世時,人的心智是一張白紙。在外界的影響下,人逐漸接受既定的習俗規(guī)范,形成與傳統(tǒng)社會相一致的價值觀。面對各種復雜的沖突,成人總是希望能將個人利益最大化,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催生出不公正的主觀判斷。相比之下,兒童的世界要簡單得多,他們從本心出發(fā),不帶任何世俗偏見地判斷正誤。
在《殺死一只知更鳥》中,哈珀·李重構了成人的精明睿智與兒童的天真無知。由于在烏煙瘴氣、顛倒是非的環(huán)境中浸染太久,許多成人丟失了做人的初心;而兒童卻通過他們與生俱來的天真直率發(fā)現(xiàn)了蒙蔽成人心智多時的內(nèi)在真相。正如小說扉頁上查爾斯·蘭姆的那句名言所述,“律師,我認為,也曾是孩子”(1)。這句話指針見血地指出相互爭斗的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是律師受到傳統(tǒng)習俗界定、規(guī)章化理性化的世界,旨在維持社會秩序和公平公正;另一個是兒童感性、天真的世界,里面占主導地位的是兒童通過本能直覺獲取的、未經(jīng)外界染指的是非觀。哈珀·李認為,成人只有徹底拋棄迷惑其本性、先入為主的偏見,帶著像孩子般純潔的赤子之心,才能看清事物的真?zhèn)?,做出明智裁判?/p>
二、成人的偽善及偏見
湯姆慘遭亂槍打死那天南方舊派淑女組成的傳道會正在斯庫特家中聚會。湯姆的慘死與茶話會的歡樂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烘托出白人社區(qū)的偽善。這群來自上層社會、打扮得光鮮亮麗、號稱南方最虔誠女士的淑女們在閑聊時提到湯姆一案,立即變得尖酸刻薄,用惡毒的言語冷嘲熱諷、含沙射影地攻擊阿蒂克斯。從她們身上,斯庫特第一次領悟到淑女們優(yōu)雅舉止之下暗藏的偽善,以及理性的批評和口蜜腹劍之間的區(qū)別。
另外,斯庫特的老師蓋茨小姐表里不一的態(tài)度也令她迷惑不解。蓋茨小姐一方面激烈地反對希特勒迫害猶太人,認為人類不應該迫害同類,所有迫害都是源自偏見。但另一方面,她卻對發(fā)生在她身邊、黑人受白人無端迫害事件視若無睹,甚至不辨善惡地認為是時候該教訓教訓黑人,好讓黑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公然支持陪審團判無辜的湯姆死刑。
這些白人淑女們的虛偽連小孩都能感覺得出來,而她們自己卻對此完全視而不見。她們關切著幾千里之外的貧困、黑暗、不道德事件,卻縱容著就發(fā)生在其身邊、白人迫害黑人的殘暴行徑,有些迫害正是她們親手所為。因此,斯庫特對于這些由所謂的南方淑女、典范紳士所構成的成人世界深感不解,對于自己長大后將進入這一世界不是滿懷向往,而是充滿排斥和恐懼。
三、與成人的世俗偏見相抗衡的童真直率
有時候,比起成人摻雜了自私自利之心及世俗偏見的判斷,小孩純潔的天性及不帶任何私心的客觀視角更能幫助他們看清事物的真相。哈珀·李在書中描述了迪兒、斯庫特、杰姆三個美國小孩從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到開始知曉成人世界的殘酷和不公的成長經(jīng)歷。小孩們無法感知大恨大惡,受其年齡心智所限,只能從身邊熟悉的人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感受悲傷,同時又以令人吃驚的韌性迅速恢復對未來的期望。小孩的單純直率幫助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丑陋,稚嫩天真的童言童語讓意圖向無辜黑人施暴的成人尷尬羞愧。小孩能真心誠意地同情受到不公待遇的黑人,他們是人類在污濁世界仍然保持善良本性的希望。
書中第一人稱敘述人斯庫特是一個活潑開朗、聰慧靈敏的假小子。審判事件發(fā)生時,她才年僅九歲。梅科姆居民對待黑人的方式在她眼中看起來既危險又神秘,大人對無辜湯姆的偏見和判決讓她完全無法理解。但是在阻止一群喝醉的白人對黑人濫用私刑那一場景中,小斯庫特開始領悟到她的力量。當時阿蒂克斯守在小鎮(zhèn)監(jiān)獄外防止一群白人暴徒對湯姆動私刑,但他無論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群偏激固執(zhí)的種族主義分子都不為所動,執(zhí)意要施暴。小斯庫特突然跳出來,滿懷童真地跟他們一一熱情打招呼,問候其家人。正是斯庫特的天真直率喚起了這群白人的良知。他們終于羞愧難當?shù)匾庾R到連小孩都可以看出他們的行為是不對的。阿蒂克斯后來跟杰姆和斯庫特解釋為什么說他們兩個小孩居然拯救了大人性命:小孩喚起了暴徒的良知,讓他們能夠換位思考片刻;鎮(zhèn)上需要一支由孩子們組成的警察隊伍,用孩子本能感知的善惡觀來制服暴徒。小說結尾,外表看起來是成人、但心智仍停留在小孩水平的怪人拉德利挺身而出,從惡貫滿盈的尤厄爾手中救出杰姆和斯庫特。這也彰顯出小孩不僅有力量可以自救,還可以糾正被成人的偏見世故扭曲了社會價值觀。
比斯庫特大四歲的杰姆的成長最能體現(xiàn)出兒童與成人兩個世界間的分歧與沖突。當時十二歲的杰姆正在經(jīng)歷從無憂無慮的童年到敏感、開始有社會公正意識的青春期的轉變。一方面,杰姆仍然只是一個天真淘氣的小孩。另一方面,因為成長,他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成人世界中顛倒黑白的丑陋不公現(xiàn)象。這與他想象中公平公正的成人世界大相徑庭,令他困惑不已。對于陪審團對無辜的湯姆做有罪判決,杰姆是三個小孩中心靈受傷最深的那一個,因為他年齡最大,已經(jīng)具備初步的是非觀。經(jīng)過漫長一天審判,當湯姆在證據(jù)顯然不成立的情況下依然被全是白人組成的陪審團按照世俗偏見定罪時,年紀尚幼的斯庫特睡眼惺忪、搞不清楚狀況;迪兒在審判途中就跑出法庭大聲哭泣,因為他尚未被成人社會腐蝕的本性讓他直覺感到白人這樣欺負黑人是不對的;杰姆則憤怒地邊哭邊吼“這不公平”,回家后哭了一整夜。經(jīng)過阿蒂克斯的解釋與開導,稱湯姆還有希望獲救,杰姆才稍稍恢復了,說他現(xiàn)在能理解怪人拉德利為什么總關在家中不出來,因為怪人想待在家中,外面成人的世界太過險惡、太過復雜。杰姆的心智已經(jīng)成熟到能理解成人世界中的惡意、偏見、不公,但他還太少,面對這些丑陋現(xiàn)象時不能不感到震驚。于是他開始阻止妹妹掐死一只小昆蟲,因為小昆蟲沒有對任何人造成傷害。顯然,湯姆無故含冤被槍殺一事讓杰姆重新思考人與其他生靈的關系:人不該隨便殺死一只沒有惡意的昆蟲,更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同類。有一個比喻稱成長就是把哭聲調成振動靜音的過程。經(jīng)歷了湯姆審判案,杰姆成長了,雖然妹妹偶爾提及該事仍然會引起杰姆歇斯底里的過激反應,杰姆已直覺感知兒童單純簡單的是非觀優(yōu)于在社會上造成種族隔離的成年人的偽善世故。
四、呼喚人性的回歸
通過對比成人的世俗成見和兒童本能感知的是非觀,哈珀·李強烈譴責了白人用看似披著合理外衣的社會道德來掩蓋其對黑人的不公審判、玷污兒童純真本性的令人發(fā)指的卑劣行徑。成人理所當然地將所有能幫助他們保存顏面的言行視為圭臬,不管這從道義上是否正確。相反,小孩天生不帶任何偏見、不計較得失的價值觀卻可以幫助他們一眼看出是非曲直、直抵事件真相。從這個角度看,哈珀·李推翻了成人的成熟見解優(yōu)于小孩本能直覺的傳統(tǒng)觀念,并呼吁人們應重拾做人的純潔初心,恢復正義合理的社會秩序。例如書中的阿蒂克斯和斯庫特都展現(xiàn)出了對人性回歸的堅定信念。
對湯姆的審判是一把雙刃刀。親眼目睹白人欺壓黑人的惡劣現(xiàn)象,阿蒂克斯一開始就知道在種族歧視深重的舊南方要打贏這場官司幾率渺茫。在敗訴后他雖難掩失望,但還是對感化小鎮(zhèn)居民抱有希望。在做結案陳詞時,阿蒂克斯?jié)M懷自信與尊嚴地向陪審團呼吁,要拋棄對黑人的成見,盡到法律賦予他們的神圣責任,聽從本心,公平、理性地重申證據(jù),放無罪的湯姆回家。在地方法庭敗訴后,阿蒂克斯仍心存希望向上一級法院申訴,因為他相信經(jīng)歷這次審判后,小鎮(zhèn)居民已經(jīng)開始慢慢覺醒,天性未泯的成人和道德上未受污染的孩子們是未來爭取種族平等的希望。正如莫迪小姐所言,“我們邁出了一步——雖然是一小步,但總算邁出去了”(289).
同樣,盡管親眼目睹了大人對湯姆的誤判,親身經(jīng)歷了白人敗類尤厄爾意圖對她兄妹兩行兇,斯庫特仍然保留著率直純真的品行,以及對小鎮(zhèn)鄰居的信心。小孩內(nèi)心的道德之光沒有因食古不化、偏激固執(zhí)的舊南方社會體系而溟滅。斯庫特吸取了父親的處世觀和同理心——要鉆進他人的皮膚,穿上他人的鞋,像他人一樣走來走去,從他人角度看問題,從而真正了解一個人,所以成人世界的偏見和仇恨不能玷污她的本性。小說結尾,斯庫特送救了她和杰姆性命的怪人拉德利回家,跟他近距離接觸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小鎮(zhèn)的看法發(fā)生了變化:梅科姆不再是那個充滿怪癖奇葩、暴徒惡棍、死氣沉沉的炎熱小鎮(zhèn);里面的居民不是惡毒的陌生人,而是因各種關系聯(lián)系在一起、相互守望扶持的鄰居。這個發(fā)現(xiàn)再一次加強了斯庫特早期的觀念,即“世界上只有一種人,就是人”(278)。斯庫特用一種全新的角度看待街坊鄰居,發(fā)現(xiàn)小鎮(zhèn)居民雖有缺點卻不失友愛。在這樣的世界,她感到很溫暖、很安全。
經(jīng)歷了邪惡、心靈受傷的成人和兒童最終被愛治愈,堅信人性的光輝永不泯滅,人類本性中的善最終會戰(zhàn)勝惡。正如阿蒂克斯在小說一頁最后所言,“當你最終了解他們時,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是好人”(346)。對于黑人所受的不公待遇,哈珀·李義憤填膺,但仍然對人性抱有希望,呼喚善良的回歸,重塑公平公正的新南方。
參考文獻:
[1]哈珀·李著.高紅梅譯.殺死一只知更鳥[M]. 譯林出版社,2016,(4).
[2]李玲.《殺死一只知更鳥》中二元對立的解構 [D].河北師范大學,2014,(5).
[3]楊穎.從《殺死一只知更鳥》審視美國種族文化沖突[J]. 電影文學,2010(11).
[4]袁英哲.論《殺死一只知更鳥》中兒童視角的敘事策略[J]. 當代文壇,2013(7).
[5]姜煜瑋.《殺死一只知更鳥》的新歷史主義解讀 [D].重慶大學,2017,(3).
作者簡介:李茜(1981-),女,研究生,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及英語職業(yè)教育研究。
(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