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水杰
摘要:為了滿足當下時代發(fā)展和課程改革教學政策的需求,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是文化課的基礎教育將會是關鍵點,而初中的眾多課程中獨數學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樣關鍵的課程教學中一定要學會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理念,積極引用和創(chuàng)新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和理論,其中結合實踐成果來說,一題多解的教學理念引申的教學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有效的改善了初中數學的教育現狀,促進初中數學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策略;一題多解;實踐探究
引言:一題多解的思想很早就出現了,但是將一題多解的思想理論應用到對學生的教學培養(yǎng)中是近些年才提出來的,合理的利用一題多解能夠適應不同階段的學生,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看待問題,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培養(yǎng)出舉一反三,由小見大的數學能力和素養(yǎng),這是提高中學生數學能力和有效改善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手段。
一、初中數學采用一題多解教學的意義
其一,利用一題多解在初中數學中開展教學能夠很好的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一題多解本身能夠對日常的解題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又不同于失敗的挫敗感,而是學生在已經能解的成就感下繼續(xù)學習,通過進一步的鉆研和探索,學生能夠逐漸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的變換和樂趣所在,而且找到新的解題方法的成就感是不斷更新一直存在的,這也會促使學生自發(fā)的進行解題和學習。
其二,利用一題多解在初中數學中開展教學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這是因為一旦對一個題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進行思考,就會改變對某一類題目的固有解法,甚至能夠改變老師的教學思路,這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結合自己學過的其他知識,綜合的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和知識,還能引導學生擴展自己的知識圈和眼界,在不斷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中體會數學的多樣性,并進一步塑造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其三,利用一題多解在初中數學中開展教學還能引導老師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方式。利用一題多解的模式,老師不必只圍繞一種解決辦法教授學生,這引導著老師能夠跳出傳統(tǒng)的解題方法和教育思維,通過學習和總結獲取更多的教學知識和內容,來提高自己的教學專業(yè)水平,給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學資源.
二、初中數學中采用一題多解教學的建議和策略
(一)、思維方式要靈活
一題多解的關鍵點就是拋開傳統(tǒng)的解題思路,擱置曾經的固化解題思維方式,利用其他的知識尋找其他解題思路。而我們老師也應該將這種敢于轉換自己思維方式的思想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開拓自己的思維方式,針對自己學習的同一知識,同一題目努力變換角度尋找其他的解法和思路。例如:已知某三角形的三邊比是3:4:5,三角形的周長為60cm,讓求三角形的各邊長度。解法一:我們設定三邊的長度單位為x,則三邊就是3x,4x,5x,通過和是60的條件解得x,即可得到三邊長度15,20,25。解法二:把三角形的兩邊設為x和y,再利用方程組的形式把x,y兩個未知數解出來,即可得到第三邊.解法三:把三角形三邊設為x,y,z三個未知量,利用比例和分數的知識解出三邊長度。這三種解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運用了未知數的知識,但是具體的解題思路和步驟又不盡相同,這能夠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通過不同的邏輯思維一題多解得到答案。
(二)、結合數學公式,進行一題多解練習
數學中大量的公式無疑是需要掌握的重要內容,同時所有公式由來的原理包括形成公式地思路,甚至是比較各公式之間的不同,都可能是成為學生在理解題目和解答題目時重要的入手點。因此我們在開展一題多解教學模式的時候,積極合理的利用數學公式來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并提高解題效率,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提高效率,還引導學生掌握了許多記憶解題方法。例如說:某冰箱正在促銷降價10%后的價錢是2340元,試求冰箱的原價?解法一:將冰箱原價設為x,通過列方程的方式解決,結合等量關系,每冰箱降低的價錢÷價格降低的百分數=每臺冰箱的原價格,寫出(x-2340)/10%=x,解得答案。解法二:我們將每臺冰箱的價錢設為x,同樣的等量關系,原價乘以加價后的價格占有原價的百分率=降價后的價格,打折問題公式不同,x-10%x=2340。解法三:同樣設冰箱原價x,利用打折后的價錢除原價=折扣百分率列出方程,x(1-10%)=2340,解得答案[1]。
(三)、合理組合和突出不同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適應不同學生的思維差異
我們老師應該通過不斷實踐去總結合作、講述、探究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對不同思維的學生的教學作用,觀察學生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合理的組合教學方式來適應不同的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在課堂上來講,教學方法不存在先進或者落后的說法,只有是否合適是否得宜的區(qū)別。在教育心理學中指出,人們或者說是學生對不同的信息處理方式和偏好隨著自己的認知方式而不同,就比如說“場獨立”型的學生就適合進行自主學習,一定要給他們留出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便于他們通過自己的認知方式接受知識;而“場依存”型的學生就比較依賴于有邏輯性和結構性的教學指導;“沖動型”學生則擁有敏捷的思維方式,容易自己事先得到答案,往往會忽視細節(jié),但能夠及時的抓住知識主體;“沉思型”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方式比較細致謹慎,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但錯誤會更少。因此我們在安排日常的學習中要合理的控制教學模式的變換,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給“場獨立”和“沖動型”的學生制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一定要預防“場依存”型的學生被動邊緣化。同時在大量采用講授方式教學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因此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由此我們應該繼續(xù)通過實踐觀察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應何種學生思維類型[2]。
結束語:初中數學中雖然已經大量接觸了一題多解的教學方法,但是單純的將學習方法結合到教學方法中勢必會出現許多問題,這阻礙了一題多解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而這需要我們教師在今后的不懈努力中不斷完善和改進,總結出完整的一題多解數學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卓勒德別克·熱合木.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題多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9):274-275.
[2]程華.從“一題多解”審思解題教學的思維培養(yǎng)[J].數學通報,2020,59(08):50-54.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第三中學 廣西南寧 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