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榮
摘要:基于新課程的標準,所有的教學方法都要做出適當的調整。高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在新課改革中提出,要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們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這也就強調了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們才是教學的主體,因此課堂進行有效性的研究,對提高課堂的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數學;師生互動;教學方法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動態(tài)過程,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生們能夠成為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且富有個性的進行學習。
一、師生互動前提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高中能夠教數學的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邏輯思維一定都很強。但是由于高考的壓力,教師只能傳統的進行教學,按照課本上的內容,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難免機械化,這也導致了學生們對于這樣的學習根本沒有興趣,反而會對學習更加反感、討厭學習。
想要建立有效互動的師生關系,首先就是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主導就是教師,在與學生們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有著很重要的引導作用。如果想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要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注重和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們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法,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1]。要有趣味的進行講述課本上的內容,要多進行提問,多問問學生的想法,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入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學生就會慢慢的和教師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數學學習狀況的好壞,除了學生自己本身的用功努力之外,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占了相當大的部分?;诟咧袛祵W本身的難度性和抽象性,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學習數學,對于高中數學學習的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古代的《禮記.學記》當中給了很好的詮釋:“君子之教育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面弗達。道爾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爾弗達則思?!边@句話的意思是說,擅長進行教學的教師應該是以恰當的方式對學生們進行循循善誘,為學生們制造啟迪的思想。而不是一味的灌輸或者強行的逼迫學生們完成什么樣的學習任務。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以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為前提,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們對高中數學的興趣[2]。例如可以通過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讓教學的內容變得生活化、形象化,還可以在講課的過程精心設置提問的問題。這些互動的過程對于課堂的高效性教學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在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進行對話
對話,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在不同的交流對象,卻有著不同的難度。對于學生和教師之間來說,教師本來就是占有主導地位,大多數學生心里對教師還是敬畏的,因此交談起來也必然不會做到真正的平等和信任。而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就是師生之間要有對話的過程,想要有什么樣的課堂互動效果,就取決于這樣的對話是建立在什么樣的情景和語氣之中的。
教師和學生的對話,其實不應該僅限于課本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更應該是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甚至情感的交流,師生雙方通過對話進行信息的交流,從而建立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在師生對話中,老師要扮演好引導和傾聽的角色,要有一定的高度,學生也要敞開心扉,把教師當作朋友來傾訴自己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只有存在這樣的對話場景,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課善待課堂,意外捕捉互動,教學生長
課堂教學情境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學生提的一個問題疑惑都可以打亂預定的教學計劃。面對這些課堂的意外,教師們要把握住時機、掌握尺度。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們,使學生們的靈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中能夠得到發(fā)揮。如果斷然否定、置之不理,或搪塞過關,就有可能錯失了一個難得的教學契機,還會挫傷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3]。例如,學生提出;“老師可以用坐標法嗎?”這個解法雖然在教師的預想之外,但是教師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分別進行輔導,教師們要幫助學生們完成心愿,要讓學生們的求之欲望得到滿足,并且能夠獲得富有個性的學習感悟,也能夠使課堂因為意外而精彩,形成了新的互動教學生長點。
五、注重解題反思,促進學生主動生成
解題心理規(guī)律告訴我們,只聽著再進行解題決策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百思不解的情況發(fā)生,多次受阻之后又可能突然頓悟。此時的思維具有很強大的直覺性,可能顧及不到自己對思維過程進行分析整理。因此,解題后要通過自問的方式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重現。要對解題過程的實質和作用進行反復的思考,要對解題方法和解題中反映出數學思想進行概括。在對解題中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是要及時記錄,要整理和分析,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獲得規(guī)律性的認識。
六、在互相的教學模式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構建主義強調,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在以往的學習當中,學生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小到身邊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體的運行。從自然現象的社會生活,學生們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問題雖然學生們還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但是當問題一旦呈現在面前,學生們往往也可以基于自己有的相關的經驗,依靠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某種解釋。而且這種解釋并不是胡亂猜測,而是學生們的經驗背景出發(fā)而退出的合理邏輯假設。
結論:對于高中教師來說,學生能有一個理想的高考成績自然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進行一味灌輸知識的同時,也要講究教學方法的運用。在課堂上巧妙地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感情,讓枯燥的高中學習生活變得有一些生機和溫情,因此,高中教師應該在如何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方面多進行思考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孫雪竹."高中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教學方法分析."考試:新語文 .(2019),08(22):40.
[2]王東峰."高中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教學方法分析."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9),6(22):120.
[3]張林."高中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教學方法分析."新課程:教研版 .(2013),66(80):121-121.
(云南省普洱市景東縣銀生中學 云南省普洱市 67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