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麗
摔跤運動屬于一項極度需要力量的項目,是由兩名運動員按照相應的規(guī)則,借助多種技能和手段,赤手相搏將對方摔倒的活動。在摔跤運動中,力量素質的優(yōu)劣是影響運動員能否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性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摔跤運動中,青少年運動員專項力量素質訓練的內涵特點,并提供了針對性的訓練措施等,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1 引言
摔跤運動對力量提出了較高要求,具備優(yōu)異的力量素質,是確保運動員在比賽中發(fā)揮高水準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摔跤專項訓練中,怎樣科學安排和提高力量素質毋庸置疑是訓練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運動員水平的發(fā)揮起著決定作用。為此,探尋一套合理的摔跤力量專項訓練措施,來推動訓練的高效性、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繼而使摔跤運動員的素質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 專項力量素質訓練的內涵
在開展摔跤運動的過程中,青少年除了需要使用一般力量,還需要專項力量的配合,共同完成運動要求的特定肢體動作,繼而能夠在摔跤競爭中贏得良好的成績。當身體受到外來力量的壓迫時,摔跤運動員為了對其抵擋而爆發(fā)出的力量,屬于一般力量。而專項力量則是需要建立在一般力量的基礎之上,與比賽所采取的戰(zhàn)術動作息息相關。運動員通過運用各種各樣的技術動作,動員身體全部的大約90%的肌肉參與進運動中,并且跟隨比賽的進行,使雙方重心不停發(fā)生變化,也使身體的姿勢持續(xù)產生改變,肌肉的收縮方式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2.1 專項力量素質訓練特點
首先,在摔跤比賽中,對手無法揣測的力量隨時可能發(fā)生突然襲擊,在此情況之下,青少年運動員需要學會隨時調節(jié)全身的肌群,來幫助身體抵抗多角度防不勝防的力量攻擊。為了有效應對此類力量上的沖擊,就需要運動員身體上每處肌群都應該具備極其強勁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使用身體全部肌群靈活抵抗對手發(fā)出的力量沖擊時,永遠保持主動進攻的地位。其次,在青少年摔跤比賽中,對手所發(fā)出的力量攻擊比較復雜且隨時變化,面對這種情況,運動員需要認識到自身各個肌群都應該具有優(yōu)秀的爆發(fā)力,還要會靈活應用身體肌群,將其力量跟隨比賽發(fā)生相應的更改,以便更好地承受對手的攻擊,并及時準確地回擊對手。
在傳統(tǒng)摔跤力量訓練中,主要偏重于整體肌肉的訓練,忽視了青少年專項力量素質的重要性,致使在比賽過程中,青少年運動員無法機敏應對外界的沖擊。對運動員展開專項力量的素質訓練,展現(xiàn)出靈敏多變的突出特征,可以幫助運動員適當賽場上對抗局勢的變化,對自身肌肉進行相應收縮。
2.2 在無氧運動中爆發(fā)力量
在日常訓練中,摔跤運動員經過專項力量的素質鍛煉之后,能夠讓自身處在無氧運動的狀態(tài)下,并將力量充分施展出來,直到可以發(fā)揮到極致,繼而可以在與競爭對手的角逐中將全身力量剎那間爆發(fā)出來。一則,從某個角度上講,青少年摔跤運動應該歸類到無氧運動的范疇內。無論是耐力,亦或是爆發(fā)力,無氧運動都對運動員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當運動員進行摔跤比賽時,由于處在了不斷地斗爭當中,體能的損耗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加,繼而使身體處在長時間的無氧狀態(tài)中。即使這樣,運動員也需要鍥而不舍地堅持下來,與對手在力量上展開頑強抵抗,并在連續(xù)不斷的對抗中使全身最大的力量充分發(fā)揮出來。所以,在與對手進行抵抗時,幫助運動員最大程度的施展出力量,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專項力量素質訓練。二則,在比賽過程中,有時會進入運動員和對手都按兵束甲的僵持時段。在這個時段里,彼此都會探尋有效控制對方的辦法,或者找尋避免對方控制自己的方式,這種狀態(tài)可能會維持很長時間,此時運動員需要沖破對手身體的平衡,尋找將其一舉擊破瞬間倒地的機會。所以,運動員如果可以抓住準確時機,控制好自己身體的協(xié)調與平衡性,將動作與爆發(fā)力有效結合起來,就有給對手制造威脅的可能性。所以,對于青少年摔跤運動員而言,對其強化瞬間的最大爆發(fā)力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
3 專項力量素質訓練的措施
3.1 應用克制法進行肌肉的訓練
首先,為了有效對肌肉進行最大力量的素質訓練,可以借助外界的力量,使運動員的專項力量在受到阻力的情況下逐漸增強。使用這種方法要特別注意,要以運動員自身所擁有力量最大負重的85%為標準,對運動員施加的負荷強度不能超過這個標準。每組負荷練習保持在大概4次為宜,每次在10組之內,時長維持在3分鐘之內。然后,針對肌肉爆發(fā)力的訓練,為了使爆發(fā)力可以得到有效發(fā)揮,可以使用合適的重量,促使運動員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按照規(guī)定迅速完成組數(shù)的訓練辦法。具體來說,如果使用80%的重量,則需設置6個以內練習的次數(shù);如果使用60的重量,則需設置4到6次練習。特別要注意,在運動員的練習過程中,應該提前安排好每組的練習時間,以及每次的時間,要制定合理的時間間隔,不能造成運動員疲勞過度的情況發(fā)生。最后,針對肌肉耐力素質的訓練方法,在訓練時,需要控制好負荷量。應該以運動員身體最大負重的30%至60%作為標準,供應的負荷要處在這個范圍之內,超過或者少于這個標準都不利于耐力的訓練。通常練習組數(shù)與重復次數(shù)設置為3至10次,要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確定組數(shù),需要以每組練習次數(shù)均可以完成為基礎。還要加以適當?shù)囟酱?,促使運動員長時間堅持練習。運動員練習的時間需要結合運動員實際情況來決定,在身體疲倦的情況下,若想讓運動員持續(xù)積存肌肉的耐力力量,需要合理調整休息時間,適當縮減每組練習之間的時間間隔,以此來讓運動員在體力還沒有恢復的狀態(tài)下繼續(xù)展開練習,這樣可以有效做到肌肉耐力力量的持續(xù)積攢。
3.2 采用退讓法提高肌肉爆發(fā)力
一則,所謂的退讓方法,就是以運動員訓練的力量為基礎,進行退讓收縮。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xiàn)運動員肌肉的充分拉伸,并為肌肉的休息提供適當?shù)木彌_時間,使肌肉得到一定時間的休息與恢復。通過對肌肉進行往復的退讓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使肌肉記住各種負荷的力度,繼而還能使肌肉纖維向心收縮。采用退讓法的練習方式,先要提前詳細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再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退讓法訓練的詳細方案。二則,還可以采用靜力訓練法。在具體訓練過程中,需要先明確運動員的最大負重,以運動員所能承受的最大負重的60%至80%為標準,對其施加的負荷重量通??刂圃谶@個范圍內,在練習時,為了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應將重復次數(shù)設置為8至12次,組數(shù)應該不超過8組即可。
3.3 運用循環(huán)力量法進行訓練
關于循環(huán)力量法,就是指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其自身對肌肉力量的需求來展開訓練。在訓練中,以純力量和綜合力量訓練法為主要方法,來對運動員展開多樣化的模塊訓練。其中,所謂純力量訓練,就是需要選取6至10項單一的訓練辦法,對運動員展開力量上的訓練,并確??梢园匆?guī)定數(shù)量完成任務,促使運動員的肌肉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拉伸。所謂綜合訓練法,就是考慮每位運動員的身體實際情況,結合力量以及耐力等不同方面的訓練,按照要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一般而言,這項訓練中各項訓練項目不可以超出8分鐘的重復時間,還要特別提醒運動員,必須完成所有訓練內容,并按照綜合訓練法所指定的的標準來進行練習。
4 結語
在實際訓練中,對青少年摔跤運動員而言,強化對其專項力量素質的訓練程度是保證其贏得良好成績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需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探索有效的訓練方法,并結合運動員實際身體素質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繼而提高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競賽水平。
(作者單位:定襄縣青少年業(yè)余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