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蔚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0-
360詞條對班主任的定義是“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lǐng)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xié)調(diào)者?!钡拇_,班主任工作的好壞不僅對一個班級,而且對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都有較大影響。而在班主任所有工作中,對新生入學教育可以說是直接影響到今后班級的走向的重大問題。那該如何引導新生適應(yīng)環(huán)境,認同班級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做足功課,強化第一印象
我們所接觸的新生往往來自于本轄區(qū)的小學,在他們報名之初,班主任就拿到了關(guān)于本班學生的信息冊。了解班上每個同學的基本信息,男女生的分布,這是在他們?nèi)胄G拔覀儽仨氁龅墓φn,其中還包括向熟悉的小學老師打聽他們在小學時的表現(xiàn)。當然,這只能是一個參考,不能盡信,要在今后的接觸中進一步了解。接下來就是師生的第一次見面,就像學生開學都會穿新衣服,我們班主任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給班級學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我們的著裝、發(fā)型、說話的語氣、表情等都會影響學生對我們的評價。尤其是剛上七年級的新生,從兒童期向青春期轉(zhuǎn)變,生理心理產(chǎn)生的巨大變化,往往使他們無法適應(yīng)。如果我們班主任和善一點、耐心一點,學生對陌生環(huán)境的排斥感就會少一點,對班主任的喜愛就會多一點,而我們的班級管理就會容易一點。
二、組建班委會,培養(yǎng)骨干力量
班主任的工作多而雜,如果事事我們都來抓,那班主任會累死。所以,在接手一個新班級時就要注意培養(yǎng)得力的班干部,為我們分憂解難,共同管理。班干部的選拔可以運用推薦、自薦、民主投票等方式,但不管哪種方式,班長的人選至關(guān)重要,作為班主任要特別注意。我認為,班委會成員不僅包括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等,還應(yīng)包括小組長和寢室長,后者不僅可以為其他班干部分擔任務(wù),還可以把班級學生更具體的進行了任務(wù)劃分:以小組為單位的4-6人小組由小組長負責,以寢室為單位的男女生有各寢室長負責,教學區(qū)和生活區(qū)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相合作、相互促進。所以,我們在挑選人選時,做到盡量不重復。下一步就是分批開會,明確職責,強化責任意識。七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從小學生的思維中跳出來,做事容易情緒化和沖動,教會他們?nèi)绾闻c新同學相處,掌握管理藝術(shù),這都需要班主任手把手的教,是不能偷懶的。對于班干部的工作成效,班主任可以引入競爭機制,適時的贊美和一些小獎勵更能激起他們的工作熱情。這樣我們新的班集體就算是有模有樣的運作起來了。
三、注重心理疏導,促進習慣養(yǎng)成
七年級新生所有的緊張、不安、害怕,基本上都來自于陌生的環(huán)境和人。這種情緒在開學之初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有偷偷躲在被窩里哭的;有裝病的;有不愿意來上學的;也有脾氣變的暴躁的……所以,班主任要充分運用班會、晨會、夕會等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事無巨細的關(guān)注到他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問題所在。這時,我們需要動員班干部去收集信息進行反饋,然后再分類進行指導?,F(xiàn)在的學生所看、所觸、所聞跟以前有較大不同,尤其是網(wǎng)絡(luò)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心理的早熟與脆弱并存,我們在進行思想工作時要特別注意方法與藝術(shù),站在學生的角度探究解決方法往往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只有學生的心理“通”了,我們對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才不會做無用功。習慣養(yǎng)成要分學習習慣、集體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等方面來抓,從早上幾點起床,晚上幾點睡覺,學習方法的指導,人際關(guān)系的處理到自習課的紀律、早操的要求、任課老師的喜好……都要一一進行指導。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能做的就是監(jiān)督和陪伴。陪著學生晨讀,陪著學生做操,陪著學生學習,陪著學生自習,只有我們自己做到了,我們才能要求學生做到,給學生做個好榜樣,從而也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班主任的認同,也能像班主任一樣嚴格要求自己。
四、運用網(wǎng)絡(luò)平臺,加強家校溝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師。作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家長這一資源來了解、管理學生?,F(xiàn)代社會網(wǎng)絡(luò)發(fā)達,在報名之初就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家長通過二維碼掃碼進群,這樣讓即使是遠在外地的家長也能及時了解學生動向。對于班級群的管理要規(guī)范,規(guī)范家長的言行:如不在群里發(fā)紅包、打廣告,語言文明等,及時更新班級動態(tài),不要讓群形同虛設(shè)。農(nóng)村中學都是寄宿制,很多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入學后的適應(yīng)問題,作為班主任可以把孩子們一天的學習、做操、整理內(nèi)務(wù)、自習時的情況用手機記錄下來,傳到群中讓家長放心,同時也突出了班主任工作的細心。就像班級需要得力的班干部一樣,如果班上能有幾個得力的家長,會使家校聯(lián)系的工作更好開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都應(yīng)該首先向家長了解情況,班主任不是萬能的,家長就是我們班級管理的強大后盾。
另外,良好的班風、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以及加強班主任自身修養(yǎng)等也是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要注意的問題。農(nóng)村孩子大多屬于留守兒童,如果我們班主任能多用點心,付出多一點愛心和耐心,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愛班如家,視師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