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仁閣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包含著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多個模塊的內容,但是在如今考試制度的影響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寫作并沒有受到該有的重視。小學時期的學習是學生今后各種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只有在這個時期讓學生形成好的寫作素養(yǎng),才能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更加順暢。據此,本文將分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并提出幾個具有可行性的寫作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
傳統(tǒng)的習作課堂上教師通過給出學生一定的寫作題目,課堂上關于寫作素材、寫作技巧等講解較少,所以學生的習作課練習經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生遇到寫作課甚至會抵抗,這樣會逐漸形成惡性循環(huán),讓學生對寫作,甚至語文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少,不利于語文課堂上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知識。教師有必要運用一定的手段,改變寫作課堂的指導模式,優(yōu)化寫作教學指導。
一、優(yōu)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
1.1學生素材積累有限,不會觀察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指導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學生對于寫作時的素材積累大多都是平時教師選擇人物事跡或者優(yōu)美段落進行背誦的,學生沒有在平時積累素材觀察身邊人和事的意識,也就無法真情實感的寫出好的作文。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提醒學生學會認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要注意點點滴滴發(fā)生的細節(jié),積累到自己腦海中作為素材,可以隨時拿出來運用。文章寫作過程中,對于真實細節(jié)的詳盡描述是最容易感動人的。
1.2寫作教學不受重視,趨于程序化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更重視能帶來分數差距好拿到分數的基礎知識的記憶和閱讀的訓練,對于寫作部分,由于其耗費時間長,得到的成效不夠顯著,不能明顯地拉開學生的分數成績,所以教師對其重視度會低于其他部分。教師必須改變這種觀念,改變一直以來的程序化寫作教學指導,不能讓學生按照模板填寫空洞的內容。教師理應引導學生在寫作學習中發(fā)散思維,抒發(fā)情感,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力。
二、優(yōu)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定期舉行習作比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時期的學生好奇心還很強,教師要考慮的一點就是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課程也不例外,教師要優(yōu)化寫作教學指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改變寫作課程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所以教師必須深入地了解學生,從各個渠道搜集現在學生喜歡的東西,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從學生喜歡做的事情出發(fā)去優(yōu)化寫作教學。教師了解學生之后,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主題,進行習作比賽或者游戲,形式可以改變,但是核心就是讓學生學會將自己的情感通過習作表達出來。
例如,在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中,第三單元的習作練習是《我來編童話》,教師讓學生在進行這一節(jié)的習作練習時就可以試著舉辦一次以“我喜愛的童話”為主題的比賽?!段襾砭幫挕愤@個主題范圍是很廣泛的,也可以充分地讓學生發(fā)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力,而且這種沒有限制的主題才會是學生心中的真實想法,也可能是學生的夢想,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增進師生感情。教師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為元素給學生一些思路,像芭比娃娃的冒險之旅、大海的哭泣等。通過創(chuàng)作,讓學生朗讀彼此的童話作品,大家公平投票評選出喜愛的幾篇童話。
2.2利用多媒體,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設備逐漸在中小學中普及,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設備進行寫作教學指導。因為在傳統(tǒng)的寫作指導下,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大多來源于教師讓學生死記硬背的人物事跡、名人名言等,所以學生的習作顯得呆板沒有生氣,且很容易重復,除了自己和自己的寫作重復,每個學生之間也容易素材重復,讓教師容易疲勞,在考試中也不能拿到高分。所以教師優(yōu)化寫作教學指導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素材積累庫,多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例如,在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第六單元的習作練習是《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這一單元的寫作練習之前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視頻,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更好的寫作。播放的視頻選擇范圍沒有限制,可以是人人敬仰的袁隆平爺爺,也可以是校園門口的保安叔叔,如果是貼近身邊的人,教師需要自己制作一些圖片或視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是多播放一些素材視頻,讓學生可以有選擇的余地,且播放的視頻一定要是正能量的,能給學生帶來正確的價值觀影響。
2.3將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相結合
在現在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無意識的教學方法就將語文分割成了幾個部分,閱讀和寫作原本密不可分,閱讀量的上升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會反過來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增強。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指導的優(yōu)化過程中,有必要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總結模仿,逐步掌握一些寫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書中,第一單元的習作練習為《推薦一個好地方》,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的寫作教學時,可以提前讓學生閱讀一些描寫地方和景色的文章。比如課本中的《觀潮》、《走月亮》等,當然也不局限于課本,教師可以選擇課外相關文章讓學生閱讀,學習一些描繪地方景色的詞匯或者手法,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部分,在之后可以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講解,讓學生對如何模仿寫作手法有一個更深入地學習,通過長久的積累學習,學生就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寫作思路,從而慢慢總結出自己的文風。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中寫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如今小學語文課堂上寫作教學指導的有效性勢在必行。教師要發(fā)揮寫作教學中的主心骨作用,通過寫作游戲、比賽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去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給學生講解一些具有寫作價值的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不再抗拒寫作課程。通過一系列的練習,旨在讓學生自己學會獨特的表達,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方式,從模仿開始,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
參考文獻:
[1]阿慶仁. 小學語文優(yōu)化寫作教學結構的策略分析[J]. 知識文庫,2020(03):92.
[2]葉瑜青. 激發(fā)寫作興趣 提升寫作能力——淺談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 報刊薈萃,2017(0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