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麗雅
摘要:新課改理念不斷深化,也滲透到了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教師開始逐漸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其中,提問和回答是教師主要的教學方式,而提問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更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導學是新課出現(xiàn)后,結合當前國內教學理念和實踐,經過創(chuàng)新和改良等提出來的。在現(xiàn)如今流行的開放式學習環(huán)境中,將問題導學引入到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問題導學;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問題導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切入點的教學方法,它主要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究,在興趣中提高數(shù)學學習能力。學生提問后,教師對于問題的解答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提問問題的能力是學習的基礎之一,對知識存在疑問,教師進行解答,學生才完成了知識的學習。數(shù)學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其中包含數(shù)學文化和邏輯思維,這對學生和教師雙方來講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正確使用導學方法,對學生教學指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
一、問題導學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引起學習興趣
問題導學是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有效途徑,它緊密聯(lián)系了學生和教師間的關系。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需要根據(jù)學生思維習慣,提出合適的問題,這種問題導學才能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投入到下一階段學習中。因為這種問題是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思維意識,所以難度不宜抬高,要以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中提升成功的滿足感為目標,引發(fā)學生適度思考。這種雙邊互動形式,能夠促進學生主體意識,使學生感受到掌握知識的樂趣,比教師單純講授的效果要強很多。
(二)強調教學重點
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十分豐富,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需要對很多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重點的迷失。應用問題設定的方式,能凸顯不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實踐中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教師在選擇或設計題目時,要準確抓住教學重點,設置的題目也要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這樣才能逐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三)促進師生交流
雖然教師是教學工作過程中的主體,但教師和學生之間,總覺得距離很遠,長久以來,教師和學生之間就會出現(xiàn)隔閡,如果師生間得不到一定的溝通,會影響教學工作開展。經過問題導學模式的應用,因為這些問題通常具有針對性,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過程中,了解了如何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理解力和學習程度得到一定認知,有利于教師后續(xù)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在此過程中,也加深了師生交流。
二、問題導學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使用科學思想
設計問題時,教師和學生間不會直接互動,所以要系統(tǒng)研究學習心理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于完成這一階段的研究,使學生提高對問題的興趣,強化設計的問題和學生心理變化間的適應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和學習。
學生在當今社會,也會受到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在學習知識過程中也易偏向于多媒體方法。學生通過與多媒體的互動,能夠更加專注思考學習內容。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多媒體教學法是打開新思想大門的鑰匙。在問題提出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在圖片和視頻等襯托提出問題的同時,向學生展示問題,有利于學生對問題有更好的認知。在問題提出過程階段,還要重視結合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感受生活中的萬紫千紅,加強對課堂知識的吸收。教師還要串聯(lián)不同階段的問題,理清問題脈絡,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本堂課重點知識的有效理解。
(二)應用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問題后,有必要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其中可應用合作學習法。在學習和探討過程中,學生對問題的認知將得到強化。因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個體差異,探究問題的深淺也會不同,所以在導學時要根據(jù)問題的難度,指導學生對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進行分析。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二次函數(shù)》一章中,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提出的問題比如:如何使用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簡單求解,二次函數(shù)解析圖像和值有哪些性質,如何根據(jù)函數(shù)解析式判斷拋物線的特征等。在小組間充分分析總結后,派出小組成員對小組探究過程進行講解。以小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共同對設計的問題進行研究和總結,本堂課重點知識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得以鞏固。在問題導學模式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能使問題導學的優(yōu)點得到充分發(fā)揮,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設置問題情境
在問題導學的應用中,問題情境的設計必不可少。當然,情境設置并不是簡單的情境和問題的結合,教師要使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主動學習,引起思維和問題的發(fā)散和碰撞;同時,讓學生帶著問題融入情境,從而自主地解決問題。上文提到過,問題的設計需要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使學生完成對這部分學習內容的感知,并通過問題獨立思考。所以,設置統(tǒng)一的問題情境,對問題系統(tǒng)構建,以及對學生的引導上,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下冊《銳角三角函數(shù)》一章時,在課程開始階段,教師就可以將生活中的示例帶入到導學中。比如,教師可以以學校旗桿高度為切入點設置問題,向學生提問:如何不通過測量的方式知道旗桿的高度。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思考,學生自由討論。最后,教師可以提示用正午十二點旗桿的影子作為解題思路中心。雖然實際演練也能得到同樣結果,但學生想要更好地理順解題思路,就要將數(shù)據(jù)化的思維應用到解題過程中才能完成任務。
結束語:
在初中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使用和選擇教學策略時,教師要對自我和學生的角色定位有一個很好地把握,使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始終都要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參與度。所以,中學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問題導學模式的應用策略,結合多樣化教學理念,豐富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保持教育工作的高效性,更好地發(fā)揮導學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新力,使我國教育行業(yè)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艾玉英.探究問題導學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和應用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03):87.
[2]王學軍.問題導學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和運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