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仙
摘要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管理者、組織者,在班級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要想提高班級整體素質,樹立良好的班風,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除了要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還應該掌握一定智慧和管理的技巧。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讓學生沐浴其中,長此以往讓受到熏陶感染;制定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有章可循,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意識;適時開展一定的活動,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讓學生找到班級的歸屬感;抓住一次教育契機,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向善,讓教育入腦入心。
關鍵詞 文化;制度;活動;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427
本人從事班主任工作20余載,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班級管理到底關注什么?是在校的幾年還是未來的幾十年?是學生暫時的生命拔節(jié)還是無限的生命成長?時間已經告訴我答案。班主任工作雖說是一項繁瑣的工作,但是用心做還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這些年,我一直秉持“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作對”的理念,踐行著班主任工作,為打造一支和諧、向上的班集體努力。
一、沐浴文化,熏陶感染
何為“集體”?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集體”是一種“精神共同體”,它不是人員的簡單組合,而是相互間的融合,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好比是“由成千上萬條溪流匯合成的江河”。這就是說,集體不是一般群體,集體一旦形成,具有比各個成員相加更大的力量。要使這個集體真正和諧,發(fā)揮其力量,首當其沖是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一)視覺文化入眼
每個學期伊始,班主任都會布置軟黑板和班級文化墻,時間在變,布置的宗旨不會變: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于是我就把文化墻和軟黑板進行了分類布置,軟黑板文化是孩子們每時每刻都要浸潤的,我就把這塊黑板設置為心愿墻,動態(tài)的魚承載著孩子們的心愿馳騁大海,放飛希望。走廊上的文化墻以作品展示為主,讓每一位孩子的作品上墻,讓每一位孩子充滿自信,透著陽光。沐浴書香,收獲文化;沐浴童真,收獲陽光。這是文化浸潤的力量。
(二)精神文化人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我們的學校一直在為孩子創(chuàng)設最好的人文環(huán)境。2014學年我們學校引進班級圖騰這一文化產物,每個班級的老師都為自己的班級量身定做了一套適合自己班級的圖騰。當時我教的是六年級孩子,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特點,和孩子們共同討論出:七彩.夢之隊。因為特別用心設計,特別修改,孩子們特別喜歡。等那批追夢的孩子畢業(yè)后我接任新的班級,延續(xù)使用了最初的夢想?,F(xiàn)在所帶的孩子特別喜歡畫畫,一下課就是畫,作業(yè)一寫玩就是畫畫,畫的時候天馬行空,我和孩子商議修改為“海之隊”。因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天地的大家庭自由馳騁。
二、制度管理,存同求異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約束了學生的言行,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競爭。一個班集體就是一個小型社會,班主任老師班級管理模式一成不變的話,孩子們勢必對我們產生抗體,失去興趣。我期盼著班級氛圍就像圍棋中“只要投一子,滿盤皆活”局面的出現(xiàn)。改變、創(chuàng)新是唯一出路。
(一)百花齊放,激活小組競爭
我嘗試在班級教育中引入小組合作競爭機制,以期激活班集體建設這“一大盤棋”。我將全班同學分為9各小組,孩子們自己選出9位實力相當?shù)慕M長,再將剩下的同學劃分為三個檔次,然后以雙向選擇的方式進入自己比較滿意的小組,最后根據(jù)班級各項檢查形成一個加減分的制度。每周進行一次統(tǒng)計,根據(jù)總分評選出前三名的小組,利用每周二的紅豆成長課進行反饋并進行獎勵。獎勵以后還根據(jù)小組的平均分兌換成尚學幣。
(二)一枝獨秀,鼓勵個人競爭
小組合作的競爭機制形成,一定意義上帶動一部分動作慢的、態(tài)度不端正的孩子。小組里的成員也感受自己的表現(xiàn)重要性,但是如果不加以刺激,又怕那些優(yōu)秀的孩子產生中庸的想法。這有些得不償失了,作為一個班主任,我不僅喜歡百花齊放的共性發(fā)展,更喜歡一枝獨放的個性發(fā)展。所以我又為孩子們量身定做了一套有關個人獎勵的方式。一個星期統(tǒng)計一次,憑借獲得的星星兌換尚學幣,最后兌換成獎品。雙管齊下的兩股制度,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百放齊放和一枝獨秀原來可以同時擁有。
三、實踐活動,助推班風
班級精神是一個強大的磁場,班級活動是打造積極向上班集體的力量。要使班級有凝聚力,須精心組織必要的特色活動,讓每個學生成為集體活動中的一員,并與集體榮譽聯(lián)系起來。因為它能使學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溫暖,使學生體會到他們所在的集體是幸福的集體、團結的集體、溫暖的集體。從而更加熱愛關心集體,以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達到親其師,樂其友,信其道的目的。
(一)用心組織好每一次校園活動
活動是孩子歷練的有效途徑。每一次的學校集體活動,我努力做到這三個部署:1.活動前鼓士氣。比賽來臨前,我經常會用這樣的話語激發(fā)孩子們的斗志:我們班的孩子最擅長的是在關鍵時刻展風采,現(xiàn)在表現(xiàn)的機會來了,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名。光說不練空靶子,從現(xiàn)在開始要加強練習了;2.準備過程勤跟蹤。同學間相互監(jiān)督,家長監(jiān)督,生活老師監(jiān)督,全員監(jiān)督。3.活動后獎勵要及時。每一次活動,我都和孩子約定:獲得比賽一等獎,有獎勵。獎勵小零食是他們的最愛。一次次的活動,我們的孩子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識:努力就會有收獲,收獲榮譽,還收獲一份代表著榮譽的小點心。
(二)根據(jù)學科特點舉行實踐活動
三年級是孩子習作練習的起始年級,也是孩子們觀察、探究最感興趣的年齡,為了突破寫作時的紙上談兵,我就抓住習作契機發(fā)動家長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直觀感受秋天帶給大地的變化,走進農村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樣孩子們在寫作的時候就水到渠成了。
活動激發(fā)斗志,活動培養(yǎng)自信,形成了積極向上的班風,也打造了一批堅不可摧的家長團隊。
四、契機教育,深入內心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說過這么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fā)威,行人為了抵御北風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春暖衣厚,始則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笑臉盈盈者不費吹灰之力就戰(zhàn)勝了大施淫威者,南風獲勝的原因顯然是抓住了契機,抓住了時節(jié)這一契機。十個手指有長短,35位孩子各有差異。在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中,關注個體是有效促進集體發(fā)展的手段。
(一)抓住家訪契機,重塑形象
2017年的暑假,教育系統(tǒng)發(fā)動了“千名教師訪萬家”的家訪活動。我班有一位叫徐銘茁的同學,今年上半個學期屢次犯錯,我好言相勸,疾言厲色,恐嚇都無濟于事。所以我乘著家訪的暖陽,去拜訪了他的父母。從楊林公園到他的家,他們一家人一路上表現(xiàn)的文明素質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到的,也就在那時我重新審視了這個孩子,為什么到了學校到了班級,他就換了一個人呢?是賞識教育的缺失?是缺少溝通?我做了深刻的反思。所以新本學期一開始,我就利用紅豆成長的課,分享了我的所見所想,新學期幫他重新樹立了新形象,變化是明顯的。
(二)抓住密談契機,培養(yǎng)自信
班里有個孩子姓廖,很活躍,但是學習上缺少自信。周末的聽寫作業(yè)我是這樣布置的:聽寫書上的詞語,學有余力的可以挑戰(zhàn)聽寫詞語手冊上的詞語。這個孩子覺得自己不是學有余力,只有像吳同學才是學有余力的,所以自己就不用聽寫詞語手冊上的詞語。她的媽媽卻想讓孩子嘗試挑戰(zhàn)一下,她私底下找到我,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希望通過我的鼓勵改變她女兒的想法,而且要不露聲色,要不然會起反作用的。我理解這位母親的良苦用心。一次我在批改周末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的聽寫作業(yè)和周記都認真清楚完成,就把她叫到了我的辦公室,表達了我的欣賞之情:你現(xiàn)在是和吳xx同一個小組的,你的位置離她很近,你的學習成績離她也越來越近了,我覺得你完全可以利用周末提高一下自己,我覺得詞語手冊上的詞語對你來說并不是很難,你可以挑戰(zhàn)一下。有些時候教育就來的這么簡單,從那個星期開始,只要我語文作業(yè)有挑戰(zhàn)的,她絕不會放棄,令人欣喜的是課堂上會思考又會積極發(fā)言,現(xiàn)在學習勢頭非常好。
(三)抓住懲罰契機,亮出精彩
有一段時間班里的男孩特別喜歡在課間玩一種小游戲——橡皮彈彈彈。有的同學下課彈,上課也悄悄地彈。為此打小報告的人很多,我本打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含糊過去,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無奈打小報告的人屢告屢敗、屢敗屢告,不放棄,看來我是不得不出面干涉了。沒收橡皮、大喝一聲,可能會取得暫時性的效應,直接導致的結果便是偷偷地玩。怎么辦呢?來一個冷處罰——寫作文。如果孩子寫的好我一不沒收二不批評三不告知家長,就當娛樂大家就行了。兩個機靈的孩子當天就把作文寫好交給我了,題目就是——橡皮大戰(zhàn)。批改著他們倆寫的作文,我一直在心中竊喜:這兩位孩子學以致用,把《矛與盾的集合》中的好詞好句運用自如,過程很精彩,語言很幽默,批改完以后,還把他倆的作文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孩子笑得前仰后合的。這時我順勢引導:以后玩游戲可以,只要玩出精彩并且把內容寫下來,我就原諒你了。其他幾位沒有及時上交的同學,心中有了思路,其中黃天澤同學聽完以后還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了修改,精彩連連。原來教育也可以來得這么有趣。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作為一個教育者,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要學會抓住教育契機賞識、愛護、體貼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把人性中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新時代要求班主任不僅要有豐厚的底蘊,還需破釜沉舟的堅持,更需要智慧管理,這樣才能引領學生、喚醒學生、感染學生、升華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汪明帥,劉宇,吳小貽,和優(yōu)秀教師一起讀蘇霍姆林斯基【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3
2.陳秋中,熊華生,做一個老練的班主任【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
3.王維審,發(fā)現(xiàn) 、喚醒、超越——生命成長觀下的班級管理之路【C】.2014.4
4.偉勝.班級管理新探索[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