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衛(wèi)
摘要:一篇文章,即使發(fā)表在報刊上,讀者看了覺得似曾相識,很快就沒了印象。雖然這篇文章并非抄襲誰的,但也是受了某篇的影響太多。從立意到篇章結(jié)構(gòu),再到文風,甚至題材也相似,這當然就寫不出個性了,要寫出個性,必須獨創(chuàng)。
關鍵詞:作文;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139
某位老師做過這樣的實驗,出一個題目,詳細講解,從審題立意到謀篇布局,連材料選擇都羅列好了,這時叫學生寫作文。結(jié)果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毫無個性。分析:講得過細就給了學生一個模式,學生的思維就懶了,按照老師講的去寫,既省事又省時,何必還要煞費苦心。大家都這么想,都這么寫,怎不千篇一律呢?這位老師又做第二次實驗。出一個題,一字不講,讓學生寫。這次學生沒了依賴,被逼上梁山了,只好各按各的思路去寫,寫好了,收起來一本本地看,無一雷同,都有其獨特的個性,雖然個個都不如前一次構(gòu)思得好,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多改。但他畢竟是自己獨立思考出來的,這就是個性。于是那位老師每次都一字不講,先讓學生寫放膽文,洋洋灑灑寫了再說。這樣就奠定了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了。教師瀏覽一遍后,發(fā)現(xiàn)本次作文存在共同問題就打這個問題作為講評重點。每次的重點不多,解決一個就夠了。這種寫法不可能內(nèi)容相同,即使題目局限了范圍,比如《我的父親》,但各人的父親的事實是不相同的。說共同問題,即是寫法上的問題。比如寫《我的父親》都把性格描寫忽視了,只寫了概括的一件或兩三件事。沒有細節(jié)來體現(xiàn)性格,那么這些事所有的父親都可以這樣做,就沒有個性了。要獨具個性,就要在性格描寫上下功夫。下面舉例說明,舉兩個學生的《我的父親》中的一件事進行比較,看看為什么性格不突出就不具個性。例文甲:《我的父親》?!啊鍪嘛L風火火,做得很快?;ㄉ氐牟蓍L起來了,需要鋤草了。他早早的吃了早飯,扛上鋤頭上山,趁太陽還沒出大,飛快地鋤,不一會就鋤完了二分地的草。這時太陽出大了,熱了,他扛起鋤頭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例文乙:《我的父親》?!啊业母赣H是個細心的人,做事十分仔細。不圖速度只圖質(zhì)量,所以做起事來比別人慢很多。就連母親都看不慣,常溪落他,但他還是以細心為榮,快不起來。有一次,媽媽告訴他冬瓜熟了,該摘下上街去賣,他把三輪電動車開到冬瓜地邊,細心地摘下一塊塊冬瓜,裝了一車,運到街上去了……”。這兩篇文章都是節(jié)選其父親做事的,從敘述的事情看,兩位父親確有不同,一個風風火火,一個慢條斯理,看來是獨具個性的作文。因為內(nèi)容不同嘛,但內(nèi)容是可以調(diào)換的。兩位同學的敘述風格幾乎完全相同,都是概述事實而沒有細節(jié)描寫,所以雖不能是兩篇一律,但文風的個性還是不突出。要培養(yǎng)文風個性,就要進一步指導,著眼點在細節(jié)描寫上,細節(jié)描寫有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在這三方面細化了,他二人的文風特色才能區(qū)別開來。經(jīng)過指導,他們作了補充和修改。重作后的文章如下。例文甲:《我的父親》?!啊赣H做事風風火火的。母親常說他只圖快不圖,但他任由母親說,只當耳旁風。有一次花生地里的草都長猛了,母親說再不鋤草就要防礙花的生長了。父親點燃一支香煙,慢條斯里的說,慌什么,只要我一動手,不要兩袋煙功夫就解決了。煙抽了,他扛起鋤頭趁太陽還沒升高,還不熱的時候迅速鋤草,當時我還小,只是跟著他上山去玩,看他怎么鋤草。只見他挽起褲腿,脫掉鞋往地上一丟,再脫掉外套往樹上一掛。吐點口水在手心里,雙手掌搓幾下,握著鋤把就鋤起草來。他鋤草還真是把好手,只見鋤頭銀光閃亮的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地鋤著,又快又準,只見草挪了位不見花生有絲毫的損傷。父親看過《朝陽溝》這部電影,他學著電影里那個老把子有腔調(diào)也唱了起來。“前腿要弓啦,后腿要蹬”。果然不一會,大約幾袋煙功夫,一個一二分地的花生草就給鋤完了……“。例文乙:“……父親是個慢性人。所謂慢性子,就是做事慢條斯理的那種性格,有個諷刺笑話里說,有個慢性子,有一次,烤火時,他看見一個人的衣服著火了,對那人說,你——你——你的衣服——,——著著——著火了。等他慢慢的說完,那人的衣服都燒了個大洞了。真是慢得誤事了。父親雖然還不至于這么典型,但也夠慢的。有一次,母親說,地里的冬瓜成熟了,該摘下運上街去賣了。父親說好,今天就辦。吃了早飯他就騎了輛電動三輪去到冬瓜地邊。把車息了電停穩(wěn),從車里拿了一把刀到冬瓜地里。他怕把冬瓜藤弄傷了,又怕冬瓜葉傷到眼睛,戴了頂草幅和一副通光眼鏡。把遮著冬瓜的葉子拂開。先用左手摟著冬瓜,再用左手用刀把冬瓜莖砍斷。馬上又用右手摟住。用雙手把冬瓜抱到車里放下。為了不讓冬瓜傷了皮不好賣。又把冬瓜抱出來,在地上扯了幾把草墊在車里,再把冬瓜放在草上面。摘了幾個冬瓜放上了,母親來了,說這么半天還沒摘好,等你運到街,場都散了,賣個鏟鏟。父親等了半天才說,做就得不好。再是風風火火的,把冬瓜弄傷了才賣個鏟鏟。今天遲了,明天就沒有天了嗎?說著還是慢條斯理摘他的冬瓜,就這樣,當他把一車冬瓜運回家,已近中午了……”評析:這兩篇重寫后的文章,因為有了細節(jié)描寫,其獨特性就顯示出來了。
參考文獻
《作文方法談》團結(jié)出版社(2002)。